月光再游青云谱记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06

青云谱,是南昌市南的一处道观,并作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留名于世,我曾于多年前游览过这。此次再到南昌,听说其经过重建,面积扩大数倍,面貌已焕然一新。于是,秋日的一个下午,我又开始了重游。

青云谱位于定山路侧,梅湖之畔。据说,其始建于西汉,初称“梅仙祠”,后改“天宁观”,再改“太极观”、“大乙观”、“天宁观”等。1644年明朝灭亡时,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朱耷,其时内心极度忧郁、悲愤,遂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到1661年三十六岁时,他为了“觅一个自在场头”以逃避清王朝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便来到了天宁观。他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将其改建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二字,系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脱胎而来,也有“青高如云”之意。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这一名观改称为“青云谱”至今。朱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作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他将天宁观改为青云圃,毫无疑问就是青云圃的开山祖师。他曾在青云谱度过二十多年的岁月,这里自然也成了他的故居。南昌市将它建为“八大山人纪念馆”,倒也合情合理。

从定山路向东拐过一截街道,穿过墨香小院,青云谱便赫然在目。站在高阶之上,近处,有湖水倒映蓝天白云,微风吹过,湖畔垂柳轻轻摆动,给人一种恬静悠然的感觉。湖对岸便是那一片绿树掩映的黛瓦粉墙。走下台阶便是领票处。原来我以为参观青云谱要收费,谁知只需提供一下身份证,便可领到“八大山人纪念馆免费参观券”。沿着湖堤走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扇门上,朱红色的门楣上镌刻有青蓝色的“青云谱”三个大字,楷中有行,端庄大气。继续前行,便是参观必经的大门,门上“八大山人纪念馆”七字行书在西照的阳光中格外醒目。跨进门内,绿阴浓郁,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树阴下,素衣斗笠的朱耷塑像表示着他曾是这里的主人。穿过浓阴,那古建的门楣上有白底蓝色的“无上玄门”四个字,默默地告诉着游客这里曾是一所道观。走进观内,有前、中、后三殿。据说,前殿祀关羽,中殿祀吕洞宾,后殿祀许逊。但从每室一一走过,所见的却多是八大山人的画作摩本。整个园内古树参天,曲径幽回,亭台玲珑,闹中取静。而尤为令人赞赏的是后殿院中有一株桂树。据解说员介绍,这里原先的桂树曾为唐时栽植,每至仲秋,桂香四溢,十分清幽,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竟然被一场雨灾淹死了。现在这株在原位置补植的桂树经几十年风雨洗礼,俨然已参天有致。与桂树相对的楼檐上,是“高山仰止”四个大字,寄托着书画后进者对一代宗师的崇拜。

走出道观,后面便是新建的“八大山人纪念馆”。馆有两层,里面陈列的是八大山人的真迹。随着解说员的介绍,我们再一一细细品味,倒也别有一番感悟。朱耷擅长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形象夸张。由于他居住在青云谱的时候已是清初,作为明室宗亲,他把心中的那种忧郁、悲愤之情充分地体现在了画作之中。看他画的禽鸟,无不是眼珠翻白,冷眼旁观之态。而其落款“八大山人”四个字,更是以“哭之笑之”为世人所知。因为八大山人在心情好或激愤之时,“八大山人”便俨然是“笑之”二字;如果是心中忧郁,“八大山人”四个字便是“哭之”二字了。其书法学的是王献之,风格自成一家,用解说员之语则是“八大山人体”。他的字画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近代的众多书画家对其无不推崇备至。纪念馆中展出的是八大山人的作品真迹,但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展出,作为一般游客不得而知。但据说这些藏品对于研究清代的绘画艺术,具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作为一个对书画不甚了解的门外汉,能够再次欣赏八大山人的部分真迹,也是三生有幸了。

走出纪念馆,我不由地回想起了第一次来参观游览的情景。对比之下才蓦然觉得,原来的纪念馆场地仅限于道观而已,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都是陈列在“青云谱”的古建筑中,而现在却是陈列在新建的现代化建筑中。这无疑更为有利于保护八大山人的书画真迹!走出新建的纪念馆,右侧则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据介绍这里是纪念馆的书画研究中心,是专门用于书画家们研究交流之用的。我想,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古为今用吧,作为一个纪念馆,不仅仅是要让游客们能够充分领略八大山人的书画风采,也是为了更好地普及书画艺术知识,提高国人的艺术欣赏水平吧。

青云谱建为新的八大山人纪念馆,细细思量之下,其实不仅仅是建了新的馆舍,而是以原有的道观作为中心,原样保留那片古建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站在湖边的桥上,回首看过去,一观一馆一中心,坐落在湖水荡漾之中,全无原先仅有那片古建筑的局促之感。而更为可观的是在纪念馆东南面,又新扩了一个“梅湖风景区”。风景区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河畔建有书画展览馆,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楼阁。阁高三层,圆形,形似北京的天坛。信步走进林中,道路迂回,长廊曲折。长廊逶迤在浓阴之中,虽然秋阳高悬,但也有微风频频送凉,让人倍感惬意。驻足长廊之中我不由得遐思:如果在细雨蒙蒙的春日,静坐这长廊之下听雨声滴答,看花开草长,倒是颇富禅意。或者在秋意浓浓之际,面对满山红叶,邀书画同道来此碳笔写生,也会别有一番领悟。而如果在冬雪飘飘之时,携两壶老酒,随三五好友在此饮酒吟诗,更应该是妙趣横生吧。可惜的是,不知南昌冬天是否会下那么大的雪……打住,思绪飘逸得太远了,不由得自己先笑了起来。不过,依托着八大山人纪念馆而建的梅湖风景区,确实是宜书宜画亦宜诗啊。

共 221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朱耷......为逃避清王朝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便来到了天宁观。天宁观,也就成为了一段历史;观内古树参天,曲径幽回,亭台玲珑,闹中取静。特别是:是以“哭之笑之”为世人所知。因为八大山人在心情好或激愤之时,“八大山人”便俨然是“笑之”二字;如果是心中忧郁,“八大山人”四个字便是“哭之”二字了。于严肃中带笑,颇带妙趣横生。更于“细雨蒙蒙的春日,静坐这长廊之下听雨声滴答,看花开草长,倒是颇富禅意。或者在秋意浓浓之际,面对满山红叶,邀书画同道来此碳笔写生,也会别有一番领悟。而如果在冬雪飘飘之时,携两壶老酒,随三五好友在此饮酒吟诗,更应该是妙趣横生吧。”作者的联想,也把读者带进了那优静而文化古韵十足的观内。但最后作者面对现实:不知南昌冬天是否会下那么大的雪……而对这宜书宜画亦宜诗的梅湖风景区,读者亦心往神驰了。学习了!【雨霖】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6:07:25 欣赏长淮老师厚重的文字,向您学习!

2楼文友: 16:2 :51 感谢赐文,共享月光!

回复 楼文友: 18: 2:18 谢谢。期待江山有更多的精品绝品。

4楼文友: 1 :21:01 融景物描写与个人感悟为一体,动静结合,笔力老道,行云流水,实乃一篇游记有文佳作!

回复4楼文友: 18: :24 感谢美评。还要继续努力,写出不愧于时代的作品。

5楼文友: 18: 1: 5 谢谢雨霖的辛勤。

健康减肥

首荟通便哪类人能吃

首荟通便有什么作用

阴部潮湿长疙瘩怎么办
急性肾炎的症状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