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亲骨肉小说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14

【一】

据说,她的怀孕完全出于一次偶然。月经停止的那个月,她甚至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她从没想过要一个孩子。他也从没向她提起过。所以,他和她的生殖器,都是隔着一层奶黄色的橡胶制品摩擦的。可是到了第二个月,她呕吐起来,她就有些惊慌了,她还以为自己病了,就到医院去做检查。检查的结果是她怀孕了。

这简直是一个噩耗:一个孩子,从肚子里生出一个孩子,多疼呀,只要想一想就让人毛骨悚然;苗条的腰身,娇美的容颜,将彻底毁了; 干瘪,屁股下垂,胯部变得松松垮垮,一切都要被他(她)毁了……再联想到孩子又哭又闹,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拉尿,一会儿饿了,一会儿又病了,谁有时间和精力来管他(她)呀……她越想越害怕,跌跌撞撞地回了家,感到头晕脑胀,六神无主,人也一下子衰老了。

晚上,他回到家,见屋里没有亮灯,还以为她出去了。以往她总是等他回来一起到楼下饭馆吃晚饭的。卧室里也没有。床铺很乱,好像哭过一场。他于是在屋里叫唤起来。可是没有反应。她到哪儿去了呢?他打开了卫生间的门,果然,她在里面呆着。只见她披头散发,一动不动地坐在马桶上。突然的见光也没有使她有所动弹。

“你怎么啦?病了吗?”他焦急地问。而她,在一阵沉默之后哭了起来。一阵委屈的泪水就像窗外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她的大腿上。妻子的异常表现吓了他一身冷汗:“你到底怎么啦,谁欺负你啦?”没想到她哭得更响了,像拧到了头的音响:“都是你干的好事,都是你干的好事,你这个不要脸的!”“我?得罪你啦?”“就是你干的!你是故意的!你只想着自己快活!你什么时候把它们偷偷放跑了?”“什么……放跑了?”可怜他听得一头雾水,愣在卫生间门口了……

一整个晚上他们都没有睡觉。他们怎么也回忆不起哪一次忘了带套,或者哪一次用力过猛将 破了。混乱的记忆偶尔也让他们相互猜疑,但到了最后,他们一致为要不要这个孩子感到为难。她无疑是不要孩子的,他也在这个主张上犹豫。但问题是双方的父母在这之前一直催他们要一个孩子。他的父亲在不久前还托人写来一封信,在信中,就差跪下来求他,他说:“我的儿,钱是挣不够的,我求你无论如何要抽出时间来,和媳妇要一个孩子,一次不成,就求你再辛苦一次,只要你肯用功,总会让她怀上的……”因为在农村,没有孩子也就意味着断子绝孙,他老人家已经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她的父母呢?虽然是城里人,但传统的思想却根深蒂固。一直记得母亲对她说的话,大意是:男人的心是天上的云,孩子是婚姻的纽带,人生最好的作品。于是他们在一番叹息之后,甚至已经决定要为双方父母生下这一个后代。可是不行,他们还是感到害怕。害怕有了孩子,像现在这样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要知道,孩子一出生,得需要多少钱来培养他(她)呀。得上全托幼儿园,得上贵族学校,得吃,得穿,得消费,得出国留学,天哪,那得需要多少钱!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要是将来孩子没出息,完了之后还得为他(她)买房子,准备结婚的钱。呸,等到那时候,累也累老了。可是不行,孩子又该添孙子了,那肉团又开始新一轮的又哭又闹,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拉尿,一会儿饿了,一会儿病了,完完全全成了自作自受的奴仆……累死了,操心 了……万一生下一个痴呆儿,那就一辈子玩完!什么指望都没了。他妈的,不要人活了!

他于是决定,一到礼拜天,就陪她去堕胎。可是偏偏在第二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必须到长辈那儿去过的。所以在这一天,他提早下了班,到超市买了月饼,偕同妻子赶在晚餐之前到达教授夫妇家。教授夫妇呢,得知女儿女婿要来过中秋节,从下午就忙开了,为的是将这一顿和好的团圆饭做得既丰盛又可口。因为教授夫妇当初反对女婿辞去讲师职位,已经后悔了很长时间,早想着与女婿和好了。谁不愿意看到女儿女婿活得更有滋有味呢。

天很快黑了。

一轮圆月不知挂在北京城的哪一个方向。站在阳台上找了半天,也没有找见月亮。于是只好把家里的一盏沾满苍蝇屎的吊灯作为月亮了。他们吃了起来,吃的津津有味。等到他们吃月饼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不想吃东西了。但教授说,必须吃,中秋节不吃月饼算什么中秋节。说完这番话,他还莫名其妙地来了一阵乡愁,他的眼睛一圈圈地红了——在如此的大背景之下,他只好拿了一块月饼,硬着头皮将它吃下去了。而她却说什么也不吃,不但不吃,还捂住嘴,跑到卫生间,蹲在洗脸盆上呕呕作吐。“你这是怎么啦?”她的母亲问她。她不作答,一味呕呕作吐。什么也没吐出来。她的父亲也急了,还以为是食物中毒了。可是,没有买死虾死蟹回家啊!

礼拜天到医院堕胎的事就这样搁浅了。早孕的反应如此明显,你能瞒过谁呢?教授夫妇这下总算找到他们要做的事情了:他们要逼女儿为女婿生一个大胖儿子。在他们看来,一个男人活在世上没有比第一次做父亲更幸福、更惬意的事了。他们将女儿留在家里,并且像照顾国宝大熊猫一般精心照顾起来了。面对岳父岳母的好意,他不知该怎么办好,支支吾吾着,有苦难言。但有时候又觉得妻子给自己生个大胖儿子,或许能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涨点面子吧,就像当初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北京来一样。于是他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了。

可她依然哭哭啼啼,说死也不要这个孩子,要过像云一样无拘无束的生活,并用恶毒的话骂她的父母是将她往火炕里推,似乎这种对生育的恐惧(或者说对孩子的排斥)与生俱来。但教授夫妇总能用巧妙的话将她堵得无言以对。她在疲惫不堪中,感到厌烦,感到郁闷,但终于妥协了。

很快的,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以前的衣服扔了一床,但没有一件适合她。她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更坏。她终日躺着,要么看会电视,要么听点音乐,但大部分时间守在机旁,逐一打听她的女同学在生完孩子之后身体恢复得是否好,有时候她会因为得知某个同学产后恢复得很好而感到莫大的安慰,有时候又会因为得知相反的案例而忧心忡忡。她开始变得坐立不安,整天抱着一堆教人怎样恢复身材的书。从书中,她学到了许多,但与此同时,她的肚子又大了许多。

一天,她竟然发现她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这可把她吓坏了。一种类似被窝里发现了蛇的恐惧占据了她。她想逃跑,她想脱身,她想甩掉肚子里的赘物……但她又发现自己在恐惧之后产生了一丝惊喜,她不明白这是不是母爱。总之,自从有了第一次胎动以后,她就老把手放在肚皮上,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期待,或者两者兼有?……

孩子是剖腹产的。因为她从那堆书中得知,剖腹产能更好地保持她的身段,特别是预防胯骨横向张开。当然,为了保持身材,母乳是绝对不能喂养的,那样子会使 变得大而无当,像两只布袋。只是,手术后难免要留下伤口,伤口会使她的小腹失去光彩。好在现在有人发明了一种拉链,这种拉链黏附在伤口两端,只要将拉链轻轻拉上,就等于将伤口拉上了。没有针线的伤害,由穿针引线造成的歪歪曲曲的疤痕也就无从谈起了。

一个礼拜后,她的体力渐渐恢复了,医生揭掉了伤口上的拉链,都说,没有比这愈合得更好的伤口了。这时候的她还不能弯腰,于是让母亲找来一面镜子,她于是看见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像一条纤细的蚯蚓爬在她的肚皮上。她当即就哭起来了,仿佛一个艺术家发现维纳斯雕像的下腹裂成了两半。医生们吓坏了。病房里乱成一团。大伙怎么劝她,都无法使她安静下来。直到这时,她才强烈地感到自己受骗了。被父母骗了。被医院骗了。被同学骗了。被那堆书骗了。甚至,被刚刚出生的孩子骗了。

他们在医院一共住了十天。回到家,她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呆在卫生间的镜子前,忧伤得像一个不愿远嫁的新娘。她一直以为,孕期无限膨胀的下腹随着孩子的降生会很快恢复它原来的样子的,就像气球里的气被释放了一样,可是现在她发现自己太乐观了。在她的一生中,她第一次发现自己丑了,认为自己丑了。她感到心灰意懒,说不清到底哪儿缺少了美丽,怎么看,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下巴,甚至牙齿,总是让她感到不满意,很不满意。她于是发了疯似的在镜子前寻找起化妆品来,就像一个瘾君子寻找他的毒品。她是那么迫不及待,一遍遍地涂抹自己,又一遍遍地将脸上的脂粉擦去……

她不明白,生完孩子的女人为什么会变得这样丑陋!面目狰狞!而她又是一个如此自恋、自命不凡的女人,骨子里讨厌平庸,没有光彩。她又一次为自己当初的妥协感到痛心。她于是哭出了声,一面哭,一面捶打镜中的自己……她感到自己是一个牺牲品,被无情的世界玩弄了。她已不再是她,一面旗帜即将倒下。他们于是拍门,喊叫,劝阻,讲道理,简直把世上所有能够用来劝阻一个女人轻生的话全部从门缝里塞了进去。可是这些七零八碎的话除了稀释掉一部分空气,效果并不如意。

【二】

很显然,我们的小说现在已经多了一个人。她刚出生的时候,长得很小,很安静,湿漉漉的,耳朵很大,头发很黑,脸及皮肤紫红紫红的,乍一看上去,有点像动物内脏似的。可教授夫妇很喜欢她,自她降临人世的那刻起,就忙得不亦乐乎,喂她奶水,更换尿片,当她扯起嗓子呜哇呜哇哭的时候,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总担心这一哭就哭出毛病来。而她却有点烦她,当孩子在深更半夜哭起来,而她又困得要命,她就会发起火来,大意是:“炒死我了,把孩子抱到外面哭去!”老教授夫妇一听这话,心都凉了。

他对孩子也不冷不热的。在她住院到出院的十天里,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开车送他们去医院,一次是开车接他们回家。他的确忙得要命。所以有许多同事为了工作,是不要孩子的。在他们这个圈子里,谁要了孩子,就意味着没有事业心。他们的时间是用秒来计算的。分秒必争,不差秋毫。有时候他们的确会花上许多时间去郊游、打高尔夫球、保龄球、开PARTY、泡酒吧,但这跟他们讲话时爱夹几句半生不熟的英文一样,也是他们这个阶层的游戏规则之一。他们这个阶层的游戏规则是很多的。

好在这个后来被命名为“剪兰”的新生儿,在得不到母亲乳汁滋养的情况下,在得不到父爱精心呵护的环境里,同样茁壮成长了。在她满月的时候,教授夫妇将她抱到门口的小卖部里称了一下,呵,已长到了九斤八。并且,比刚出生时长得漂亮多了。她虽然长得有点像爸爸,皮肤比较黑,脑门比较大,但眼睛、鼻子长得像妈妈,一副机灵的样子。并且,她还特别爱笑,只要教授夫妇用手指轻轻碰一碰她的下巴,或者俯在她的跟前扮个鬼脸,她就会笑起来。笑得老两口心花怒放,仿佛忘掉了人世间一切烦恼。

一年一年,孩子在老教授夫妇家从九斤八长到了十九斤八,从十九斤八长到了二十九斤八,这时候,她已经快三岁了。早在一岁半的时候,她就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现在已经不怎么让人操心了。老教授夫妇退休在家多年,自从有了外孙女,累虽然累点,但比起老两口坐在暮色苍茫中寂寞地苦熬日子,总是要充实、有趣得多。孩子一天天地大起来,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看着她,哄着她,抱着她,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认为这孩子聪明,漂亮,将来比谁都有出息。这种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的想法,恐怕在其他孩子的父母那里同样产生过。现在他们早已忘记他们是孩子的姥姥、姥爷了。至少有时候,他们会误以为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现在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孩子的胆子要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小。尤其害怕见生人。这或许是这孩子一直在屋里呆着,与生人接触的少,或者生性就是如此。老教授夫妇为了克服孩子的怕生心理,曾顾不得住房高(5楼),隔三差五抱她到孩子多的地方玩,比如公园、游乐场。但她害怕,一见生人就害怕,总想回家。而这种怕生人的表现,在她的亲生父母到来之际,达到顶点。应该说,他们并没有忘记她,从来没有忘记过。在每一个周末,只要没有应酬,他们总是提着大包小包来看望她的。可她呢,一见他们就躲。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将姥爷当马骑,将姥姥当牛赶,唱着一首刚刚学会的五十年代的儿歌,他们一来,就换了个人似的,躲在里屋,面色苍白,惊恐不安。这时候,你想尽世上一切能想的办法,她也不会高兴不会活泼了。他和她只好远远地看着她,看了很久,看得孩子更加害怕。之后,才站起来回家去了。

【三】

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在那一年的初冬。北京开始冷了,一些小区开始供暖。老教授夫妇家的暖气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热了卧室里的。他们等了一个礼拜,盼着客厅里的暖气也能暖起来。却没有。负责修理的锅炉工对前去反映的老教授说:“暖气管热不起来是因为里面存有空气,你只要用板手拧开螺帽一会儿,或者用榔头敲一敲管子,堵在中间的空气跑了,自然就热乎了。”老教授回来之后就这么做了。但他拧不动螺帽,拧了半宿也没拧开。他就试着用榔头当当当地猛敲,敲得教授夫人向他宣布:“我的头都要被你敲炸了。”

共 14798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看完这篇小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说这小说的真实太过残忍,还是说有些东西能让人反省?残忍是真的,反省,很难啊。现代人讲究独立、个性,这本没有错。但这些貌似和人类最初的希望不能完全重合。这些不能重合的部分,会不会把我们带入歧途?孩子,多么充满希望的词汇!曾几何时,他是我们继续活着的动力。但是现在,对很多人来说,成阻碍了。当然,其中表面的原因很多,最容易拿来当借口的,莫过于生存的压力。生存是很难,但不比原始人的环境更艰难吧。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人无能、胆小。自己都养不活,生孩子?多恐怖!这说法已经不是奇谈怪论了。当然,大部分人不会承认,借口没玩够等等等等的。这都是托词,来源于不敢承认自己的自私无能。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现在得改口了——养不教,爷爷奶奶之过。好笑么?难过!小说扣住了现代人的弱点——冷漠、自私、无承担精神,用一对夫妇、一个家庭发生的惨剧,反应出了整个社会的一种心理状态。很深刻的小说。推荐共讨!:紫墨青函 【江山部·精品推荐1 】

1楼文友:201 - 1 :02:41 问好作者,欢迎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佳作频频! 天地繁复,大道至简!

宝宝晚上睡觉咳嗽厉害怎么办

宝宝晚上睡觉咳嗽怎么回事

孩子晚上睡觉咳嗽厉害怎么办

一岁宝宝流鼻血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
小儿厌食怎样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