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和智能控制方式四贸易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12-23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机器人当属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成熟完善的一种机器人,而工业机器人能得到广泛应用,得益于它拥有有多种控制方式,按作业任务的不同,可主要分为点位控制方式、连续轨迹控制方式、力(力矩)控制方式和智能控制方式四种控制方式,下边详细说明这几种控制方式的功能要点。
1.点位控制方式(PTP)
这种控制方式只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某些规定的离散点上的位姿进行控制。在控制时,只要求工业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相邻各点之间运动,对达到目标点的运动轨迹则不作任何规定。定位精度和运动所需的时间是这种控制方式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实现容易、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因此,常被应用在上下料、搬运、点焊和在电路板上安插元件等只要求目标点处保持末端执行器位姿准确的作业中。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要达到 2~ um 的定位精度是相当困难的。
2.连续轨迹控制方式(CP)
这种控制方式是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的位姿进行连续的控制,要求其严格按照预定的轨迹和速度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运动,而且速度可控,轨迹光滑,运动平稳,以完成作业任务。工业机器人各关节连续、同步地进行相应的运动,其末端执行器即可形成连续的轨迹。这种控制方式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 姿的轨迹跟踪精度及平稳性,通常弧焊、喷漆、去毛边和检测作业机器人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力(力矩)控制方式
在进行装配、抓放物体等工作时,除了要求准确定位之外,还要求所使用的力或力矩必须合适,这时必须要使用(力矩)伺服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原理与位置伺服控制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输入量和反馈量不是位置信号,而是力(力矩)信号,所以该系统中必须有力(力矩)传感器。有时也利用接近、滑动等传感功能进行自适应式控制
4.智能控制方式
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是通过传感器获得周围环境的知识,并根据自身内部的知识库作出相应的决策。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使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自学习能力。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有赖于近年来人工神经络、基因算法、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许这种控制方式模式,工业机器人才真正有点“人工智能”的落地味道,不过也是最难控制得好的,除了算法外,也严重依赖于元件的精度。
从控制本质来看,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处于比较底层的空间定位控制阶段,没有太多智能含量,可以说只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机械臂,离“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遵义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石家庄白癜风哪好
邯郸白癜风医院排名
上一篇:人机协作与虚拟生产贸易
- [爱情诗句]何时拔除您的 Android 缓存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 [爱情诗句]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爱情诗句]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爱情诗句]六安四位中学老师写的高考作文,问你来“阅卷”……
- [爱情诗句]TVB一日量减少三位艺人,余德丞受力捧仍离巢,女主播在节目中告别
- [爱情诗句]助听器为什么总是需调?
- [爱情诗句]中远海控(601919.SH)发预盈 广深铁路保持高位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47.16亿元 同比增约
- [爱情诗句]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