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地坛呢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1-12-10

《我与地坛》感动千万读者

1951年,史铁生出生在北京,21岁时双腿瘫痪, 0岁那年患上严重的肾病,从1998年开始做透析。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但史铁生却用笔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我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大量优秀作品,尤其是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更是名列中国当代文学史,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当年编发《我与地坛》一文的《上海文学》姚育明昨天接受采访时说,她很庆幸自己能成为《我与地坛》的第一个读者。那是1980年代末,姚育明去北京看望史铁生,史铁生约她一起去了地坛。“没想到的是,我回上海不久,接到一封厚厚的书信,打开一看竟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15000字,这是一个被命运打倒最终又站立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记得当时读这篇散文时的心情,真是万分激动,我冲到副主编办公室,用近乎喊叫的声音对着周介人说:‘史铁生来稿了!写得实在太好了!’”她的读后感是——史铁生超越了自己的痛苦,升华了自己的生命,走向了光明的无尽的解脱之境。

1991年1月号《上海文学》发表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许多人说,史铁生的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灵魂,一些受病痛折磨和烦恼困惑的人由此得到慰藉。

之前很多人讲一个城市对于创业有很大的影响 没能等到60岁生日

陈村是史铁生的文坛好友。昨日,他难过地拒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要求,他说自己不想说任何话。一大早,他就在自己担任版主的“小众菜园”上贴出了史铁生逝世的讣告;随后,又贴了一篇自己的旧作《去找史铁生——史铁生和陈村的对话》,表达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他还贴出了一张史铁生过50岁生日时的老照片。陈村说,史铁生的生日是1月4日,但他没能等到新年,没能庆祝自己60岁的生日。

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得知史铁生逝世的消息后,感到错愕、震惊,“我也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一直相信他的病情会稳定,但没想到走得那么突然……史铁生的作品我读得很多,他的《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是我最喜欢的几篇。”

雷达说,史铁生总是比别人多一些神性的东西,他的小说、散文中有对生命本体的追求、对人生存在的追求,像宗教式的笃定和深刻。“中国不缺作家,但唯独缺乏史铁生这类形而上的、甚至具有神性的作家。”

他的写作超越文学本身

《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曾多次去北京探望史铁生,还吃过他父亲下的面条。她说,史铁生是一个纯粹的作家,“病痛并没有阻止他思想的强大和敏锐,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多年,却仍然一直从他身上感受到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史铁生是对王安忆影响最大的当代作家,两人也是多年的好友。她说,当年他们的交往多是她上门,“我是非常勤快地往史铁生家去的,我觉得与他个人魅力很有关系。那时候冬天,史铁生的家里没有暖气,他穿得挺单薄的,我回到上海就给他织了件毛衣。他父亲连我叫什么名字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我是上海来的,给史铁生织毛衣的。”

王安忆说,史铁生的魅力在于他是那种思想很有光彩的人,在她看来,“史铁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有的时候你和他在一起会觉得他很健康,觉得他很健全,不觉得他有什么缺陷,他有一种可以不断激发人的力量”。

评论家吴亮感叹,史铁生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史铁生去了,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文坛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我感谢铁生。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透彻的思考,关于生死、关于生命、关于生活。史铁生是不可替代的,他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实习:杨晔昶)

他汀类降血脂药有哪些价格
白山哪家医院治疗牛皮癣好
广州盆腔炎治疗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