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天理与人欲杂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9-05

摘要:饿了想要吃,是不是人欲?渴了想要喝,是不是人欲?思念父母是不是人欲?情窦初开是不是人欲?爱美之心是不是人欲?渴望自由平等,是不是人欲?……人欲,即是人性,人性即是“道”,即是“天理”。违背人性的“理”是不可能长存的。 《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一大早起来,便与先生探讨起“天理”与“人欲”的话题。怎么回事呢?

先生最近在学国学,每天早早起来,像个小学生一样伏在桌子上啃书本。

这不,正吃着早餐呢,他却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他刚读到的一篇南怀瑾大师的文章,其中谈到了“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之间的传承关系与思想对比。

我随即找来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他爱读“正书”,我常迷恋“杂书”)书中有一段专门描写王阳明先生格物寻道最终顿悟创立“心学”的过程,作者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非常生动幽默,读来脍炙人口。

在那一章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

‘理’在心中。

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

天人本是一体,天理即是人欲!多么亲切多么令人振奋的话呀!为什么一定要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呢?天人合一,人不是天(宇宙万物)的一部分吗?

那个统治了中国文化上千年、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了上千年的“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在朱熹看来,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现代人反感传统文化,反感儒学,甚至“迁怒”到反感孔子!如果儒家思想的核心不是“仁爱”不是“忠恕”,而是封建统治阶级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也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饿了想要吃,是不是人欲?渴了想要喝,是不是人欲?思念父母是不是人欲?情窦初开是不是人欲?爱美之心是不是人欲?渴望自由平等,是不是人欲?……人欲,即是人性,人性即是“道”,即是“天理”。违背人性的“理”是不可能长存的。

《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用白话文翻译就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我更愿意相信程朱等人在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时指的这个“人欲”是“私欲”,比如悖逆诈伪、淫泆作乱等等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欲望,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

然而,什么样的“人欲”是正当合理的,什么样的“人欲”是不正当不合理的?朱子并没有明确地回答,只是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天理人欲,其间甚微。于其发处,仔细认取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

这就难为普通老百姓了,说了半天,一头雾水,天理与人欲之间仍然没有一条清晰明确的界线,却又硬生生把“天理”与“人欲”对立了起来,“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如此一来,“存天理,灭人欲”,便很自然地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奴驭人民的绝佳工具——既然天理和人欲没有明确的界线,那么好,我说这是天理便是天理,我说这是人欲便是人欲!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没有“天理”!

关于这一点,王阳明的心学也没有挑明。直到清代,终于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戴震,他大胆地提出了“伪理学”“以理杀人”的说法,认为程朱之“理”早已成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杀之具”!他愤愤不平地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旗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还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欲望的适当满足就是“理”,即“理者,存乎欲者也。”他十分注重人的血气心知,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惟有欲有情而又有知,然后欲得遂也,情得达也。”欲、情、知是天赋的人性,天赋人以“心”,即理性思维来调节作为感性存在的人。换言之,人欲并不可怕,也不是邪恶的,追求人欲的满足是正当的人性要求。欲、情、知三者条畅通达,才是人生的理想状态。

真想为戴震喝彩!说得太好了!“人欲”如水,堵是堵不住的,只有靠“疏”和“导”,大禹治水时,不就是靠的“疏”、“导”吗?

由此想起了教育与政治: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遵循人性的政治,才是明智的政治。

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的梦。

人欲即天理。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大部分人的正常需求,就是天理。

看来,“中国梦”是“存人欲”的梦!是传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梦!为这样的“中国梦”喝彩!

再说说教育。现在的教育界存在两种极端的教育:一种是强抓“天理”,小小的孩子被逼着长时间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室里写字读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活泼可爱的孩子,被训练成一副少年老成、畏怯老实的样子,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闰土”。实在是违背儿童的天性。与其这说是在教育儿童,不如说是在残害儿童!我很渴望并支持“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但同时也特别害怕某些教育者或教育机构打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旗号,却走偏方向,走到“理学”专制主义的时代!那将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瑰宝的再一次沉重亵渎!

另一种就是完全放纵“人欲”的“伪民主教育”。一切顺着孩子的个性来,由着他去“好逸恶劳、顶撞父母、骄横霸道”,完全没有规矩,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沦为孩子的奴隶。这样的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可想而知!而很多可怜的父母却还沉醉在民主平等教育的美梦之中呢!什么是民主?只有父母给孩子“民主”,孩子从不让父母“民主”,这是真正的民主吗?什么是平等?把孩子的地位提升到可以在父母头上作威作福,这是真正的平等吗?

看来,这天理和人欲还真是不能脱离开来,只有合一共存达到平衡,才是最佳状态。无论是用于政治还是教育,这个分寸要拿捏得好,也确实不容易!

共 25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天理人欲,“天理”和“人欲”的合称,简称“理欲”,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哲学问题:《礼记·乐记》明确把天理与人欲作为一对伦理道德范畴提出。宋明理学家融合儒家的理欲观,强调“明天理,灭人欲”。对于这个抹杀人性的论点,作者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她以一个阳光教育者的独特视角,以亲身的体验,以犀利的笔法,引用大量的史料,解读了天理与人欲的涵义,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派不同观点的考察,诠释了如何正确处理天理和人欲的辩证关系,得出了“人欲即天理,天理与人欲相统一”的结论。该篇杂文立意积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论合乎人性,令人信服给人启示!一篇透析深刻、充满睿智的精彩杂文,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天龙】

1楼文友: 12:46:42 感谢阳光作家潇竹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14:16:46 喜欢荷塘,朵朵盛开香满塘!

2楼文友: 12:51:09 该篇杂文立意积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论合乎人性,令人信服给人启示!!

回复2楼文友: 14:15:47 谢谢天龙社长!

楼文友: 12:56: 1 祝潇竹老师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 楼文友: 14:15:25 谢谢!

4楼文友: 1 :00:16 谢谢天龙社长精彩的编者按! 灵性现实主义写作

5楼文友: 1 :17: 1 赞赏作者有关 人欲即天理,天理与人欲相统一 的观点,对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及严谨的为文态度,表示钦佩!!!学习欣赏!!!

回复5楼文友: 1 :18:18 谢谢鱼在游!你的文写得好,向你学习!

6楼文友: 1 :25:44 老师的文章又唤起我心中从前青春时光的热血记忆,那时的我也期望能用文字一吐心中的意见呢

回复6楼文友: 14:15:05 若磐,你一定可以的!我支持你!

7楼文友: 06:56:49 这天理和人欲还真是不能脱离开来,只有合一共存达到平衡,才是最佳状态。无论是用于政治还是教育,这个分寸要拿捏得好,也确实不容易!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小便结束有刺痛感啥原因

女孩小便有异味是何原因

热淋清颗粒怎样服用

灯盏花素功效与作用
哪些是云南省特色植物药
宝宝咳嗽了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