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的u名言u警句有哪些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15
关于曾国藩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1: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 有其功,必有其效。
3: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4: 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6: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7: 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8: 好谈己长只是浅。
9: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0: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1: 思与学不可偏废。
12: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3: 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4: 广其识则天下大。
15: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7: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8: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9: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0: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1: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2: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3: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4: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25: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6: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7: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8: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9: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30: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1: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2: 知足天地宽。
33: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4: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5: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6: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37: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38: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9: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40: 无好小利。
41: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42: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43: 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4: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5: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46: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7: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8: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49: 须先立坚卓之志。
50: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 有其功,必有其效。
3: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4: 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6: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7: 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8: 好谈己长只是浅。
9: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0: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1: 思与学不可偏废。
12: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3: 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4: 广其识则天下大。
15: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7: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8: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9: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0: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1: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2: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3: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4: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25: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6: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7: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8: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9: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30: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1: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2: 知足天地宽。
33: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4: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5: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6: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37: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38: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9: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40: 无好小利。
41: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42: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43: 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4: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5: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46: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7: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48: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49: 须先立坚卓之志。
50: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51: 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52: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53: 凡事豫则立。
54: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55: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6: 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57: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8: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59: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60: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61: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62: 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3: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64: 处事宜决断。
65: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66: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67: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68: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69: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70: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71: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72: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73: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曾国藩100句励志名言
74: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75: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76: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77: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8: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79: 人以气为主。
80: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81: 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82: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83: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84: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85: 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86: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87: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88: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9: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90: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91: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92: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93: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94: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95: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96: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97: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98: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99: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00: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