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王文忠老班长来西安体系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3-20

欢喜冤家闹洞房|原创

在我老家陇东有一种习俗,男女结婚时,同辈份的人可以大闹洞房。在这一天任意与新郎新娘开玩笑,搞恶作剧,亲朋好友要在洞房内用语言和行动戏谑新婚夫妇,称为闹洞房。

新郎新婚房何以叫洞房,我无从考证。闹洞房的习俗却古来有之,算得上我们的国粹。

近期,看了一场闹洞房,然而却感觉不尽兴,不如小时候看的闹洞房热闹亲切。

那时候故乡谁家娶媳妇,人们头半个月便巴望着闹洞房的时刻,那份期盼远比如今等待一场隆重的庆典更急切。洞房像块巨大的磁石,小村到处都弥漫着令人着魔的神秘气息,孩子、大人,年轻的、年长的,男的、女的都活跃起来,个个都心里装满喜事似的,没法安睡。

小叔们早早地准备了好多闹剧,孩子们惦记着新娘发喜糖,姑娘们早结了伴儿想去看新嫁妆,学点女红。其实,她们来看新嫁妆只是借口,也没人在这个时候请教女红,她们着意看新装束打扮,暗地里评判,也往深里想一下自己出阁时的样子,一闪念间,脸上已飞红一片了。她们来看闹洞房,瞧热闹在其次,学点本领是真。每个女人一生就经这么一场闹洞房,也只有闹洞房时以自己为主角,倘到时扮演不好,出尽洋相,岂不遗憾?

闹洞房也是对新娘性格、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检验,能在闹洞房时给老老少少留下好印象,日后与大家相处也比较容易。所以,她们的心情与新娘较接近,小伙子们荤的素的啥牙碜话都敢来,她们也同新娘一样脸红一阵白一阵,身上一阵阵发烧了。

闹洞房的晚上,不等天擦黑儿,人们就三三两两地堵到窗外了,弄得吃晚饭的客人抄巴火地扒拉饭,填饱了肚子好撤桌腾地方。小叔们不等闹洞房的酒菜上桌,便纷纷坐到新郎的炕上,享受那份即将闹洞房的时刻。

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后,闹洞房正式开始了。

乡下闹洞房,也就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要要喜糖,去闹洞房的人倒是不少,也是一拨一拨的,大都是闹着玩着要喜糖的,有时一间洞房里挤挤挨挨的,满满当当,都齐声对新娘子叫喊着:拿糖、拿糖。新娘见人多了,应接不暇,不知分糖给谁才好,嘴里喊着吃喜糖喽就抓起一把喜糖抛到人群中,这时人群中就轰的一声乱了,一齐弯腰低头抢拾喜糖,人挤的时候连腰也弯不下去,有人就抢不到喜糖,连声吆喝着:再拿糖,我这里还没有,再拿糖。新娘或伴娘只好再抓起一把把糖抛到人群中,掀起一次又一次抢要喜糖的高潮,拿糖、拿糖的叫喊声、吃喜糖喽的吆喝声、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从喜主家慢慢升腾,回荡在乡村的夜空,好不热闹。

七八十年代人思想比较保守,没有过分的行为。印象中的闹洞房,新娘躲在柜角,越是羞羞答答,他们越逗得来劲。不一会,一帮一帮的孩子争先恐后地上炕,个头小的往前站,个头大的往后站,把炕当间儿留出个放饭桌的地方。站在地下往炕上一瞧,密密麻麻、参差错落的全是孩子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姑娘们则围在新娘左右,在地下站着。爱凑热闹的婶子大娘也拖儿携女挤坐在炕沿边上。后生们说她们老有少心,她们一点也不在乎,自管围绕着闹洞房说古道今,大谈我们那会儿…孩子们的注意力早被她们吸引了去。闹洞房的小叔们听一会儿觉着不对味儿,仿佛她们抢了自己的戏,忙喝令她们刹闸揪出柜角的新娘子操演正剧。

乡村闹洞房也有严格的规矩:绝不许男性长辈和大伯哥参加。桌上的酒菜则没啥讲究,四碟即可,不过是胡萝卜丝儿、凉粉条儿、土豆丝儿之类。酒呢,自酿的散白酒足矣。

洞房的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老家有一习俗:新婚三天,村里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辈分长幼都可以来看新娘,说上几句笑话,做出几个滑稽的动作,都不算过分。这叫不过三天没大小因为主人家图的是喜庆、吉祥,越热闹就预示着以后的日子越红火。

洞房里的新娘长得如花似玉,宛如天仙下凡,只是今天有些羞郝,低着头,红着脸,一言不发。来耍新媳妇的都是同村的年轻后生,他们有的是奇招损招,变着花样让新娘新郎表演节目,新颖别致,每一个都让大家捧腹大笑。

第一个节目是开火车”新郎新娘同骑在一条板凳上,新浪搂着美纤纤腰枝,发出火车启动时的轰鸣声:乌----哐噔哐噔!”这个动作要求俩人要步调一致地向前移动板凳,随着火车速度的加快,新人移动板凳的速度也要加快,同时,还要模仿火车行进时的声音发出粗犷的吼声,并且要绕着八仙桌转上三圈,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才算过了第一道关。

紧接着是第二个节目金钱换银钱”闪亮开场。调皮的后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枚铜钱丢进新娘下身的衣裤里,由新郎把铜钱找出来;再拿另一枚铜钱丢进新郎下身的衣裤里,由新娘把它找出来,最后,俩人互换铜钱,这就是金钱换银钱儿,明年生小孩儿。”我想,这个似乎不文明的节目诠释了新婚的本质和意义。男女互相触摸对方最隐秘最神圣的地方,从这一刻起,这对新人就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相亲相爱,同床共枕,生儿育女,共同撑起家的这片蓝天。

第三个节目是吃苹果一个年轻后生站在木凳上,手里拎着一个用红绒绳系着的苹果,悬在这对新人中间的上方,他们不能用手帮助,只能仰着脸,踮着脚尖啃苹果。新娘一口,新郎一口,需要同时用力,否则永远也难以吃着。有时候,新香唇刚触到苹果,主持人故意把红绳往上一提,结果吃了个空,就这样吃也吃不住,不吃又不中,有人出主意,有人还出手相助,但注意是馊主意,帮助是帮倒忙,洞房里的气氛在这样的嬉闹中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这对新人终于把苹果吃完,这场游戏才算结束。

闹洞房这夜,最不安分的当属那些光棍儿了。那时村里穷,过了二十五六岁娶不上媳妇就自然进入光棍儿之列了,闹洞房成为他们没有希望的梦,他们走进了洞房就凑上前去,挨着新娘坐到了炕上,要新郎、新娘表演过分的节目,满足不了要求就拧新大腿,对新娘做些过分的动作,新娘被拧的直告饶,新郎过来制止不下,大喜的日子又不好恼怒,有人看不过眼去了,就叫进了新公婆打圆场:闹房,闹闹就行了他们也绝不敢长时间停留,瞅瞅没人注意赶紧溜之大吉,免得日后遭人奚落。也有正看得来劲,被出入的人撞上的,留下了笑柄。

那些闹洞房的也有使啥法都不灵的时候—那便是遇上颇为泼辣的新娘。都说闹洞房不许恼,这位新娘可不听那一套。一位油嘴滑舌的小叔逗趣太荤,被她拎着耳朵从炕沿上揪下来,把小叔弄得非常尴尬,洞房里一片沸腾—这算得上是闹洞房史上的特大新闻了。

最有趣一次闹洞房,是我的一个堂结婚时,为了闹洞房我们早早就到了堂哥家。新嫂子见我们表情怪怪地又回来了,预感不妙,赶紧再次拿糖给我们。我们并不接糖,一脸坏笑地往她身上凑。她欲跑不能,便小声道:别胡来,小心秋后算帐。”语气里明显地带有请求的味道。我们几个立即一哄而上,抱腿的抱腿,拽胳膊的拽胳膊,扑通扑通先打起了她的夯,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让她毫无喘息的机会,甚至连喊都喊不出声来。打夯打累了,我们又开始挠她的痒痒,挠得她在床上乱滚一气,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矜持。变着法子闹腾到深夜时分,我们才罢手。可怜的嫂子早已大汗淋漓,软得如同面条。见我们要走,她有气无力地吓唬我们:等下次,一定收拾你们一下,看你们还有没有闲工夫来闹腾…”话未说完铁蛋就接了腔:哼!想的倒美,你还想再做一次新娘啊!”嫂子顿觉刚才的话不妥,掩面而笑,嗔骂道:一群小人精!”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嫂子每次见到我们都表现的有点不好意思,好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被人发现了一样。这种状况直到她有了小孩后才有所改变。其实,我们那时没有那么复杂,除了瞎闹腾,还能知道什么呢?

现在的农村,闹洞房早己脱离了低级趣味,那等野蛮的行为早已销声匿迹,和谐文明的新一代,讲究的是文雅的乐趣。于是,闹洞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温情浪漫:有对着嘴啃咬剥好的糖果、苹果和喝交杯酒等节目。一些年轻人更是兴致盎然的缠着新郎新娘道出相识相爱的秘密。人们在新房里对着崭新偌大的电视纵情高歌,流行歌曲一首接一首,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默默地祝福新人,同享这难忘而喜庆的甜蜜婚庆。

洞房花烛,良辰美景,自古以来,令多少少男少女心醉神往!

田文华,男,庄浪万泉人,曾毕业于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现供职于某省直机关,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自娱自乐,有百余篇小说、散文等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编入《读者》《神州魂》等书籍,先后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出版书籍2部,多次获各类新闻、文学奖。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做法是先由小姑送灯,早早抱学生。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在新房中,祝贺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过去宾客闹房时,中扮花脸,或足着手,说笑后,逗俗兴的多,以哄堂一笑为足,意义不大。无论如何喧闹,主人不得恼怒,愈闹愈发,喜可加倍。1950年后闹洞房,多是向新娘提各种难题,让其回答,文明礼貌,妙趣横生。也有的对新娘戏弄,伴娘常代新娘受一半,为抵制戏弄,常以糖果抛撒闹房人。

痛经最有效的缓解方法宝宝口臭吃什么调理益气养阴的人吃些什么药

小便黄赤怎么治疗
痛经快速的止疼办法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