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青春生命奇迹报告文学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29
摘要:早在17年前,长达70多天的一场生命大营救,令人终身难忘。提心吊胆的抢救过程,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不堪回首,但结果圆满,欣喜万分,感天动地,乃人间奇迹。 早在17年前,长达70多天的一场生命大营救,令人终身难忘。提心吊胆的抢救过程,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不堪回首,但结果圆满,欣喜万分,感天动地,乃人间奇迹。
——题记
2000年11月9日下午,天色阴沉,微风徐徐。正在办公室忙碌的我接到不幸的,侄儿启胜乘坐别人的摩托车摔得人事不省,需及时抢救,不然有生命危险。当时,有点吓懵的我容不得多想,赶紧跟单位请假,火速赶往家乡的县医院,联系好抢救事宜。
一、县城抢救
出发前,我给二哥打怎么也打不通,好在给吉文兄一打就接了,这或许是上帝的安排。在迫不及待讲明缘由后,我几乎是下命令:“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抢救。”说完,还叮嘱他,既要用最快的速度,又要注意安全!挂断,各自快速行动。吉文很快找到一辆吉普车,仅用2个多小时就把伤者火速送到了县医院。平常,需要4个小时。我和同事、老乡小红从单位赶到县医院他哥哥家只需两个多小时,泡的茶还没来得及喝,就接到吉文的,说快到了,让医院做好CT检查的准备工作。当时,着实把我吓坏了,因为按时间推算不可能这么快,担心人不行了,心里特别紧张和害怕。之所以叫上小红,是因为需要他哥哥帮忙联系好进院检查事宜。大约七点多,启胜一到医院,焦急等待的我没能多看一眼,医生直接把他推进了检查室,没耽误一分钟时间。经检查,他属于脑干大出血,压迫神经,而导致的重度昏迷,身上也没有外伤。
据医生介绍,此处的淤血动手术抽有生命危险,只能靠自身慢慢消化吸收。待检查完,医院便将其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当时,闻讯赶来的还有在县城上班的西乔哥,见他时还气喘吁吁的。忙完后,我才过细打量吉文兄。只见他左胳膊夹着一条已抽过几包的红塔山烟,用于打点司机和帮忙的人。他一身的酒气,不看脸,就知道喝了酒。安排好启胜,总算松了口气,虽然没醒,但颅内的血止住了,暂无生命危险。毕竟在医院,心里也踏实多了。随后,便召集吉文等人吃便餐。说实话,没心情喝酒,但是必须敬大家,都是启胜的救命恩人。吃完饭,我和吉文、明安兄三人,找个宾馆,有点心不在焉地与他们吹牛、聊天。大多数时间是他们说我听。因为,虽然我人在那儿,可是心却在医院,时刻都在想着昏迷中的侄儿和照看他的家人。由于三兄弟难得一见,总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已到后半夜。最后,还是我催了几次,总算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天就亮了。次日一早,我们三人迎着丝丝寒风来到医院,和二哥向医院问明情况。医院说,启胜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的希望活过来。当时,脑子又一下子懵了。寡言的二哥直直地盯着我。等我缓过神来后,心想: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百分之百的救。
于是,急忙跟医院表态,钱不是问题,用最好的药。医院吃了定心丸,救治得更积极了。虽然我们跟院方交了底,但是启胜糟糕的真实状况不敢跟大嫂子说啊!要知道,大哥才走一年多,而现在启胜又这样,嫂子能经受得住打击吗?若不说,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无法向嫂子交代,真是太纠结了。此事,我跟明安、吉文兄讲时,他们都劝我要跟嫂子说实话,一是她有权知道;二是做好最坏的打算;三是你也承担不起这个。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采纳了建议。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大嫂叫到一边,将医生的原话说给她听,还说了些苍白无力的安慰话,只见嫂子原本沉闷的脸,一下变得乌黑了,眼圈有些泛红,她赶紧低下头掩饰着。她平复心情后,一字一句地说:“燕子是他一妈所生的姐姐,要及时通知她来看一眼。”
当时,侄女在市卫校读书。嫂子的话,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无言以对。这是在安排后事啊!心想,嫂子的命咋这么苦啊!万一抢救不过来,她还咋活?当时,身上打了个冷颤,不敢继续想下去。但转念又想,启胜一定会醒过来的,这是我一直的信念。假如,启胜真的醒不来,真是太可惜了。他才18岁,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会,绝对不会的,上帝不会如此绝情。我在心里无数次地默默祈祷。住院期间,父亲、大嫂、二哥嫂们轮流把侄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只是辛苦了自己。而我和妻子,因工作没空护理,实属无奈。后来,听说宗梅嫂子还特意照看过启胜一夜,在困难时刻,还是亲人们好啊!
二、转往市院
由于县医院治疗技术有限,在启胜的病情趋于稳定后,该院建议转院,正好,我们也有此意。谁知,医院不安排医生护送,也就是说不负责途中病人的安全。这一做法遭到我们坚决反对。当时,我十分气愤地跟医院说:“假如医院不派人护送,出了问题要负责,护送费用一分不少。”掷地有声的话,将了医院一军,才派了一名女医生护送。由于启胜输液不能停,是由政宣哥和我轮流托举着吊瓶抵达宜昌。举的时间久了,胳膊发酸,除了换手,就是换人,没更好办法。那个紧张而又感人的场面,至今刻印在我脑海里。或许,一行的其他人也不曾忘记。由于救护车不能开快,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才送往市中心医院。刚进医院,才知道人满为患,根本没有空余床位,就连走廊里也摆满了床铺。怎么办?紧急关头,也只好动用我父亲的老同事艾教授帮忙了。
通过艾教授打招呼,启胜很快暂住进了高级领导干部享受的病房。听说,一张床就得一万多块,也只按普通病房标准收费。记得,不知是谁,坐了一下床,被护士吼起来了,气得我差点跟她理论。当时,主要由大嫂、二哥嫂、父亲和燕子等人轮流在医院照顾侄儿,每天就是输液,无法服药。我和妻子上班,只能休息时去看望。可以想象,照看启胜的日子十分难熬。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洗不好,开支大不说,还心急如焚,每天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没办法,遇上这样的事,只能慢慢熬。在度日如年的10多天时间里,男人变得胡子拉碴,女人变得寡言少语,彼此之间变得木讷,无表情,每个人都有些憔悴了。而我虽在单位上班,但成天想的是侄儿的病情。而那个时候,很少,联系不便,心里更加急躁不安。住院期间,许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前去看望,给予了全家人莫大的安慰和温暖。
三、回家治疗
由于在市医院费用高,且很不方便,加之,启胜的恢复不是十天、半月就能醒过来的,更主要的是治疗很简单,用药也不多。假如,继续住下去,多花钱不说,所有护理人也会被拖垮,家里也照管不到,付出的代价太大。尤其担心年迈的老父亲身体支撑不住,劝他离开肯定无济于事。为此,住了10来天后,我有了个大胆而又冒险的想法,即想劝嫂子将启胜接回家继续治疗。我知道,这一决定似乎有些残忍。但是为了既少花钱,又方便,还能治好病,我忍不住还得充当“恶人”。于是,我便鼓起勇气,把想法跟大嫂说了,没想到她很配合,居然同意了。对此,我特别感谢嫂子的通情达理,更佩服她的冷静和坚强。大嫂的胆识和智慧,总能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来。这是侄儿和家人的福分。此事,仅跟大嫂说还不行,我又分别跟父亲和二哥嫂商量,尤其还让二哥留意医院的用药,以免回家后效仿着继续使用。一家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就算定下来了。
然而,我们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最终还得过医院这关。于是,我们又跟医院负责人协商,在讲明想法和继续治疗方案后,院方表示理解,并经过专家同意后,不仅答应了请求,还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太好了,家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时,我作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父亲和二哥都是医生,具备继续治病条件,而且父亲退休后,在家开了一个小药店,治疗方便;二是只要做通家人的工作,就能挡住亲戚朋友及左领右舍们的风言风语。对于“医院治不好了,放弃了才弄回家”“人都弄回来了,可能没救了”等等之类的说法,我们事先都预想过,也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自己不放弃治疗就行。
在接启胜回家时,也颇费周折。首先是借用政宣哥单位的救护车,仅付了油费和过路费,多亏了他的大力支援。由于该车底盘低,车只能开到离家6公里多的地方。后来,又请巴士车,采用接力的方式,沿着凹凸不平、弯弯曲曲的泥巴路,艰难而又小小翼翼地将启胜安全的接回家。只等到家的那一刻,大家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当时,巴士司机一分钱没收。据说,他跟大哥关系好。最后,他只接受了硬塞的两包烟。在我们临近家门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幕让我眼眶湿润。只见大嫂房前站满了关心的人,有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当将伤者抬进屋时,自然腾出了一条通道,无数双手在护送,无数双眼在关切,无数情感在传递,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屋内,启胜像熟睡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人们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就像蜜蜂采蜜时的声音;屋外,闻讯赶来看望的客人接连不断,浓浓的人气抵寒冷,张张的笑容暖人心。
启胜在家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在回家后不着急。由于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每次不是他爷爷,就是他二爹给他输液,都必须有人守在旁边。这一守,就是两个月时间。期间,据他爷爷讲,只花了5000多元医药费。而爷爷出药费的事只字未提。他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坚持每天日夜守候治疗,真是功不可没。假若,一直在市医院治疗,极不方便不说,花5万多元恐怕都不够。当然,只要人能活过来,花再多的钱也值得。只是,这样的选择更好。在家治疗时,看望侄儿的乡亲们可谓是络绎不绝,有的还留下来照顾他,熬更守夜,不离不弃,温暖人心。令家人十分感动和感谢。
四、出现奇迹
启胜在经过70多天与死神搏斗后,终于醒了过来,全家人及所有的亲戚朋友们日夜盼望的奇迹出现了,高兴、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此时此刻,大家感到付出再多,都觉得值。只是这个奇迹姗姗来迟,考验着我们的耐心。直到这时,我才长吁了一口气,不仅没有成为家里的罪人,还庆幸自己“决策英明”。这个奇迹,是信念坚定、不离不弃的结果,是家里家外、社会各界好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大哥九泉之下保佑的结果,更是启胜体质好、恢复快的结果,真是欣喜万分,扬眉吐气,可歌可泣。大嫂看到宝贝儿子终于活过来了,躲着嚎啕大哭了一场,压抑数月的痛苦折磨,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这是摆脱痛苦的释放,更是喜极而泣的热泪。释放吧!大嫂,为你,也为我们。
治疗期间,曾有专家断言:“即便醒了也是植物人。”言下之意是让我们放弃或不抱多大希望。启胜,好样的,你打破了不变的神话。事实胜于雄辩,无论你难以置信也好,不可思议也罢,总之,伤者奇迹般的好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时想,启胜,你一定要通过努力来印证这句话。尤其是启胜在后来慢慢苏醒阶段,身体会不由自主地乱蹬乱弹,不听招呼。排尿管,因不停地动弹,难以正常排泄,到最后,差点连管子都取不出来,直累得父亲和二哥满头大汗。两个多月未解的大便,更是难以排除,直痛得他大喊怪叫。心疼得大嫂偷偷抹眼泪。每次输液时,必须一两个人使劲按住才能完成。
有时,累得家人和跟前临近帮忙的人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这种费劲的护理,持续了将近一周。启胜,你恐怕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当时的情形吧!若是,建议你详细询问你大婶和爷爷们,更要好好孝敬他们。这件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件,不仅对于侄儿,就连医学界来说,也是个奇迹,以至于时隔多年,在当地仍然传为佳话。当时,我单位领导和同事以及好朋友们得知好消息后,都为之感到无比高兴。说实话,自从在县城看见启程的那刻起,我一直认为他会醒过来、好起来的。正是有了坚定信念的支撑,才使我和家人一道,共同努力度过了难关。这是全家人不幸中的万幸,是上帝的恩惠。特别感谢大家鼎力相助!这份恩情,永世难忘。
五、恢复正常
自从启胜苏醒过来后,一天比一天好,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年轻,不然,不会这么快。一开始,由于他身体虚弱,不能说太多的话,也不便多交流。然而,家人最想知道的是,他的记忆是否能恢复?或恢复得怎么样?等等疑问,都不得而知。一个月、两个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启胜也慢慢好起来了,家人的心情,随着他的不断好转,多云转晴了,尤其是大嫂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通过与启胜聊天,让他回忆过去的事情,以及是如何摔伤的等,得知他的记忆还是丢失了不少。对过去的事,有的记得,有的不记得,摔伤一事更不知道,或许是怕责怪他的缘故吧!半年、一年以后,启胜大有好转,基本能记起过去的事情,并且可以打花牌了,更难得的是,他幺妈出的初中数学题,也能做对,这足以说明脑伤对他的大脑影响不大。这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信号。当时,我暗喜“启胜,你找得到媳妇了!”现实是最好的见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记得,直到启胜苏醒后,我才有心思和精力弄清楚他究竟是怎么摔伤的。通过了解,他坐的是亲舅舅骑的车,行驶在乡村公路的“回头线”转弯处,由于车速较快,直接驰入三米多高的坎下,重重地摔在树林里,当场不省人事。好在他舅舅无大碍,否则,连抢救的人都没有,后果不堪设想。此路,是我回老家的必经之路。自出事以后,每次经过时,都会敲响警钟,亦是好事。
共 625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生命是宝贝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胡乱妄为,否则将会给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亲人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文章详细描写了启胜出了事故之后的一系列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从前往医院的途中,到医院里进行抢救,还有转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后续回家护理、奇迹的出现,到最后的恢复正常,此间,令所有人心惊肉跳,甚至不敢呼吸,就怕耽误了启胜恢复正常的时机。在启胜陷入昏迷以及抢救的全过程中,亲人的关怀与不安洋溢于字里行间,令读者时而欣慰,时而难过。所幸的是,启胜从死神里逃了出来,而且渐渐恢复正常,大家都放下憋在心里长达几个月的大石头。文章一方面弘扬了人世间的亲情,另外意在晓谕世人懂得珍惜生命的道理。文章语言朴实而厚重,情节细腻而传神,故事的发展扣人心弦,最终的结局令人欣慰,蕴含的哲理值得深思。力荐赏析。【丁香:樱雪】
1楼文友: 11:08:46 文章以启胜的遭遇为主线,弘扬了亲情的伟大,也揭示了生命的宝贝,还有亲人的关怀。写意非常好,正能量十足,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楼文友: 11:18:52 感谢关注和评论。
2楼文友: 11:10:08 这篇报告文学,干脆利落,情节详略得当,将抢救过程中的紧张气氛完美地展现出来,另外亲人的众多心理活动也为文章增添色彩。很棒。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楼文友: 11:19: 7 感谢关注、鼓励,向大家学习!
楼文友: 11:11:16 珍爱生命。切勿随意对待自己最宝贝的东西。这是文章留给读者的内涵,也是大家都必须懂得切要铭记的道理。欣赏好文,感谢老师支持丁香。期待更多好文。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 楼文友: 11:20:25 感谢关注、肯定!客气了。
回复4楼文友: 11:21:19 谢谢!向大家学习。
5楼文友: 11:14: 2 人间自有真情在,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都要加倍珍惜。问好友友,祝文章取得好成绩。
回复5楼文友: 11:22:06 谢谢文友!期待您的佳作。
6楼文友: 11:18:20 作者好文笔,好思想,故事深刻,耐人寻味。
回复6楼文友: 11:2 :10 谢谢老师鞭策和鼓励!祝创作愉快!
7楼文友: 11:19:15 世界上最感人的故事莫过亲情,好文章,欣赏佳作,问好文友。
8楼文友: 11: 7:49 惊心动魄的大营救,体现出亲情的伟大。一篇感人的作品,感谢老师入驻丁香,期待更多佳作分享给喜爱您的读者,加油!
回复8楼文友: 11:51: 感谢关注、评论和鼓励!祝佳作不断!
9楼文友: 11: 9:21 文笔厚重,情节描写生动感人,辛苦了老师,祝您创作愉快,预祝这篇作品取得好成绩,敬茶!祝冬安!
10楼文友: 11:59:22 一篇好文,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紧凑,扣人心弦,百折千回,用语朴实自然,好文共欣赏。 诗骑人生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灯盏花制剂怎么样
灯盏花产业怎么样
小便黄有什么症状小孩积食用什么药好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上一篇:荷塘PK大奖赛阿宝的眼泪小说
上一篇:天涯散文在崇明赏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