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多地曝公职人员吃空饷学者吁追究主管领导责kisi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7-27
日前,浙江省永康市向社会公示当地机关事业单位 吃空饷 人员的自查结果,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 吃空饷 为何成为我国不少地方人事管理的一个顽疾?解决 吃空饷 到底需要下何猛药?就此进行了相关调查。
小小县级市,近200人 吃空饷
永康是浙江金华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5月 日,永康市按照已定的程序,在当地《永康》上如实公布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此前自检自查上报的 在编不在岗 人员名单和不在岗原因及时间,名单共计192人,涉及长期病事假、超假不归以及停薪留职人员等8大类。
此次公示结果显示,192名 在编不在岗 人员中长期病事假或超假不归的有69人,有57人至今仍领着工资;停薪留职人员有46人;借用、借调、抽调人员有2 人; 上班不够正常 的中层正职退二线人员有9人;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有7人;在家待岗人员有8人;未办理辞职擅自离岗的有10人; 其他情形不在岗的人员 有20人。
公示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百度搜索 浙江永康 吃空饷 关键词,目前相关帖多达 0余万条。永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蓝群英说,公布名单的《永康》被当地民众抢购一空。
在对永康的做法表示支持的同时,更多的声音开始发出疑问:公职人员 在编不在岗 吃空饷 的现象为什么能长期存在?
人事管理混乱, 吃空饷 不吃白不吃
永康曝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192名 吃空饷 人员集中在当地交通局、公安局、城市管理执法局、教育局、卫生局或其下属单位,其中教育系统是 重灾区 ,占88名。
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较为混乱,尤其是一些学校在人员编制上虚报虚领工资是造成 吃空饷 现象的主要原因。比如,此次查出的人员中有一位50岁的初中教师,他27岁时因病请假,一请就是2 年,多年来财政却一直给他发工资。相关学校负责人接受采访解释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发文鼓励学校办工厂,以勤工俭学方式从事实业。这名教师离开原有的岗位,自办企业去了,但身份没有进行规范清理,而学校却一直以该教师名义领工资, 这些工资由学校统筹用于教学工作 。
一些群众私下表示:既然 吃空饷 没人管,个人不吃亏、单位不吃亏,只有国家财政吃亏,那干嘛不去吃?不吃白不吃!
永康有关方面也承认,查处 吃空饷 难度非常大, 永康之前也曾搞过几次 在编不在岗 问题治理,但工作缺少透明度,结果都不彻底。此次向社会公示自查名单,只是希望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核实已公示人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引导群众监督举报 漏之鱼 ,以体现这次清查工作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让群众能够信服。 蓝群英说。
她表示,下一步将对公布的人员名单进行分门别类处理,对于以病事假为借口,长期占着编制领薪水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要辞退或开除。
药方:追究主管领导 公开公职人员编制和工资
近年来,多地被曝出公职人员 吃空饷 。山西省有关方面正在对媒体披露吕梁市一女副县长 吃空饷 丑闻展开调查,而媒体5月2日又曝出 山西侯马市国土资源局一职工连续9年 吃空饷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认为, 吃空饷 必须好好整治, 吃空饷 不仅极大地伤害了纳税人的感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也极大地挫伤了在岗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助长了某些公职人员的腐败。
对于 吃空饷 ,该如何治理?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律师方志华认为,所在单位 吃空饷 情节严重的主管领导,涉嫌玩忽职守和渎职,应追究他们的并加大对他们的惩处力度。现在出现的 吃空饷 行为,要么是主管领导明明知道而故意不追究,要么就是稀里糊涂,根本不了解岗位情况。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公职人员 吃空饷 只是表相,实际是公职人员招聘、选拔、考核、管理等多个管理环节问题的叠加,暴露了各地涉及公职人员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都是人事或财政部门的一些规范性文件,而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得外部没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渠道。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查处 吃空饷 还应该在公职人员管理的各个环节推行公开化、阳光化,政务公开特别是公务员或公职人员的编制以及工资开支公开非常重要。 杨建华曾学忠透露说。(谢云挺、商意盈、涂超)
换锁公司电话配汽车钥匙上门开锁换锁公司电话配汽车钥匙上门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