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好李学举社会救助体系存在城乡和区域不平衡问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9-23
李学举:社会救助体系存在城乡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3月9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发布厅举行招待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副部长孙宝树,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就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答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请问民政部两位部长,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另外,这个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有那些不足和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下一步的举措是什么? [10:09]
[李学举]:我首先可以阐明这样一个观点,古今中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所以,政府和社会对这部分困难群众进行救助,既是一种,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10:13]
[李学举]:温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宣布,在我国给你最强悍的打击操作和最刺激的巅峰PK。独创的幻神系统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这个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概括起来可以这样来表述,这就是:它是一个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紧急救济制度、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制度相配套,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救助这样一种制度。 [10:13]
[李学举]:下面,我可以回顾一下这五年来有些重点制度进展的情况: [10:14]
[李学举]:第一,社会救助体系有了制度保证。目前已经建立了九项制度,这九项制度包括: [10:14]
[李学举]:一,城乡低保制度;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三,灾害应急救济制度;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五,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六,临时救济制度;七,住房救助制度;八,教育救助制度;九,司法援助制度。 [10:15]
[李学举]:可以这样讲,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在在城市,对困难群众符合低保标准的,已经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农村已经实现了困难群众制度性的保障。五保供养是实现了制度性的转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从无到有。所以,这九项制度已经成为解决困难群众的一种长效机制。 [10:17]
[1][2][3]下一页
韶关专治白癜风医院
湘潭牛皮癣医院那个好
2岁小孩积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