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聆听箫声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16

我一直在扑捉和聆听一种声音。这是一种源于远古,灵魂穿透岁月的风雨,只有用心灵沿着历史逆流而上虔诚地去触摸,神传亘久才抵达你生命这端的声音。

每当风雨穿透竹林,一切都自然得如同生命的呼吸悄然滑过尘世的薄雾轻烟,纷杂和迷离变得悠远空灵时,我才确信扑捉到了这种声音。这声音婆娑着我的心田,氤氲着我的灵魂。我的心绪变得如此的悠静平和,才敢靠近和触摸他,感受他。竹“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源于自然的无尽意蕴,固然是我称赞和欣赏的。而那削竹而成无丝毫雕琢,简单到返璞归真的一管竹箫,他行云在天空飘荡、流水在大地盘绕,充满东方的神秘色彩的“大音稀声”,才是我一直在扑捉和聆听的声音。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以竹子制成的最自然最简单的乐器,要人体的肺腑之气通过一根小小的竹管从十指间流出而成曲调。我经常地想象,洞箫的六、七孔,间或八孔,是不是寓意着人在世间的七情六欲。也许,只有肺腑之气才能使这个极富个人情感的乐器表现出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聆听着箫声的寻觅和思索。

秋风萧瑟,梧桐又兼细雨,一行行秋雁掠过,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上心头。痛彻心扉若有所思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已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这箫声是雨声、是悲鸣、是心碎,是李清照吟唱着的悲苦人生。箫声幻化成极具女性化的色彩,思索着离别和生命的真谛。

箫声从遥远的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传来,那是屈原问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极端气愤;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弘博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低沉悠远的箫声叠震着升入云端,吟咏天人合一的颂歌。在这颂歌中,我的灵魂虔诚地匍伏在大地,钝迟地向上升腾,在时空中去探索人类生命内涵的超卓意境。

我聆听到了箫声的悲怆和坚毅。

箫声颤滑,追溯着遥远的两千三百多年前的西伯利亚,人迹罕见积雪冰封的贝加尔湖。漫天飞雪之中的苏武,手持旌节,饮雪吞膻,神色悲怆和挺拔。北风引出孤寂的箫声,苍凉的箫音道出了苏武历十九年而忠心不改的坚贞。而那一下晴天霹雳式的震颤声响,犹如流放北国的圣旨,冷峻而无情;那高吭啸叫的箫音,更是苏武对天的指控。

这凄婉摄魄的箫声,牵引我徘徊在历史的时间方阵中。当历史的沧桑感与心灵不期而至,那悲凉无助的洞萧,分明为那些千古悲剧英雄如歌如泣的诉说。在我眼前上演着蔡文姬别乡思亲的岁月之叹,时光之慨,命运之述;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的“浩然之怨”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身成仁的正气之歌;岳飞仰天长啸天日昭昭的悲愤呐喊,精忠报国的撼岳壮怀;当袁崇焕磔刑处死,百姓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早我眼前出现,那种委屈无奈的箫声已如万箭穿心;二十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的辛弃疾的英雄豪壮和“可怜白发生”壮歌未彻,宋词的悲壮和箫声的低沉婉转重生为令人惊栗震动的悲怆之歌。

此时,凄然之气在我的肺腑之间通过一根瘦挺的洞箫流淌着,我沉浸在古与今、悲与愤的境界之中。

我还聆听到了箫声的至真至美至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婉约清新淡雅的箫声是晚风、是夕阳、是远山,是心底的情真意挚,凄美柔婉。那痴情,那哀怨,那眷恋,是梦中的画意诗情、和谐欢愉,优美的旋律氤氲着至美至真。

当满天凉月菊花淡、曲水流觞,又是谁将妆台秋思,凝霜成妆,寄引乡愁淡淡在宁静悠远的箫声中。哀怨凄楚至善的情怀,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旋律,令我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是一曲《平湖秋月》与我牵手,在月光下悠扬的散步。凭临湖水,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西湖的浩淼,洗涤烦躁的心境。流畅如歌,音调婉转的箫声在幽幽的月光下熠熠闪动,我的思绪飘逸在美和幻的境界中。

与牵手伊人凌霜傲寒的严冬,踏雪寻梅。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效梅妻鹤子,持一管竹箫,奏梅花三弄,陶醉于梅花的高洁安详和不畏严寒迎风摇曳,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令我松弛现代生活中绷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思绪升华为纯洁的绝美享受。

在箫声中我经常忘记自我,忘记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沉浸于古和今、真与幻的境界。犹如在梦中与古人交谈,灵魂在自然中滑翔。

从箫声中我还聆听到了英雄的笑傲江湖,侠骨柔情;征人的关山明月,万里戎机;游子的窗前明月,今乡故乡;逸士的平沙落雁,鸿鸪远志;红楼的一纸辛酸,人间痴情。也曾经陶醉于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竹喧浣女……

我更享受在漆黑的旷野之间,聆听似冥似玄的箫声。当风云缥缈悠远空灵的冥想,弥漫在天地山水之间。箫声也许是一个先知先觉的智者在向人们解释着大千世界,也许是深邃夜空下的芸芸众生在超度自己的灵魂。无需置疑的是,我知道那渺渺的箫音,需要我们永远的去扑捉和聆听,用灵魂去思索。

共 19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竹林风荡,横笛短吹,箫声婉转,那是人间绝美的佳境,是世间最美的清音。在竹林中沉淀心海,在箫声中体悟,“秋风萧瑟,梧桐又兼细雨”的空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孤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沉重,全是生活宝贵的馈赠。一路聆听到箫声的寻觅与思索、悲怆与坚毅,还有至真至美至幻,那芳草碧连天的清新优雅、满天凉月菊花淡的哀怨凄婉、踏雪寻梅的纯朴悠然、笑傲江湖的侠骨柔情,让人忘了时空、忘了自我,灵魂归于自然纯净。广袤天地,尘世渺渺,那一管心灵深处的箫音,需要用灵魂去扑捉、聆听、思索。文章语言精致优美,意境诗友意幽远,心灵追求淡雅与澄澈的主旨始终贯穿全文,读来极具美感,浮躁的心灵得以沉静与超脱。美文拜读,推荐赏阅!【:简希】

1楼文友:201 - 18:19:51 欣赏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与广博的知识面,学习问好!祝创作愉快!

腹泻分类及其特点

整肠生可以常温保存吗

整肠生需要放在冰箱里吗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怎么知道自己缺钙呢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的成分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