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对话的中国文化符号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26

光明郭超 专家谈中国文化名人如何 走出去

中国传记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传播出去,是我们的一份文化。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中国传记文学 走出去 论坛暨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丛书第六辑首发式上这样表示。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要 走出去 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如何将汉语文学作品准确地翻译成外语,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白生提出了新的翻译模式。一个中国人跟一个外国人一起翻译,两个人在翻译中互相切磋。 比如翻译荀子相关书籍时,有很多古文,外国翻译不一定懂,中国翻译可以告诉他,中国翻译译后,外国翻译进行润色。平时翻译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假期可以见面互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夏露是东南亚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丽华是韩语老师。她们认为,韩国和东南亚作为我们的邻居,历史上就受到中国文化重要影响。丛书中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影响中国,对我国周边国家影响也非常大。

今天,越南还在主动翻译我们的四书五经,我们的络小说在他们那里受到读者追捧。 如果有计划地在丛书中抽出10~20本翻译成越南文、泰国语、缅甸文等,对中国文化的 走出去 大有裨益。 夏露说。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宋丽丽认为,将林则徐等近代文化名人的故事翻译出去非常有必要。这学期她为外国学生上一门中国社会文化的课,有一个苏格兰学生做展示的时候,专门展示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在展示之前他说的一段话让宋丽丽很震撼。 他说,在上我的课之前他压根不知道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我们的历史文化名人 走出去 ,可以让世界了解历史的真相。

宋丽丽认为,展现我们真实的自己,不是将史实硬邦邦地塞给别人,而是要放到海外读者想要了解的故事当中。在授课中,她将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和园林文化结合起来,传授给外国学生。 把他们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的 走出去 也许更好。

我们现在的 走出去 不是清朝晚期被动的 走出去 。我们可以把文化比作非常漂亮的项链,这些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曾经是中国文化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现在要打磨好这些珍珠并把它们加入全球文化项链当中,使之依然璀璨夺目,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宋丽丽说。

(本报 郭超)

汉森四磨汤怎么服用

剖宫产术后怎么防止腹胀便秘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宝宝咳嗽老是不好怎么办
宝宝发烧怎么办
奥利司他胶囊可以减多少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