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区健全监管体制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2-01-26

平安区健全监管体制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我发奖发的是敬意 2018年,平安区紧紧围绕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防线,加大基层规范化建设,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为打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结合工作实际,设置了三合、小峡、平安、市场4个基层监管所,通过抽调业务骨、分配大学生干部等方式,进一步夯实基层监管队伍,切实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确保基础组织监管职责落到实处。按照“一乡两名协管员、一村一名信息员”的要求,在各乡镇配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16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121名,形成了区、乡、村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同时,扩大监督渠道,形成监管合力,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38名,发挥社会监督员的群众优势、社交优势和信息优势,改进监管方式,确保守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负责,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食品安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在全区建立健全了以食安委为平台的协调机制、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载体的监管机制、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的诚信机制、以法律法规教育为切入点的宣传机制,进一步靠实了政府的主导、部门的监管、企业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

。同时,全面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九有一公开三承诺”主体公示制度,明晰并落实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主体、第一人和质量负责人制度,建立常态化的企业自查机制,健全完善企业自查工作档案,倒逼企业落实质量管理规范。全区19家食品生产企业、74家药品经营企业、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主体得到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综合监管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食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牢固食药安全防线。抓住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生产经营等关键领域,强化全过程风险隐患排查。完成19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评定工作(其中R1级0家,R2级17家,R3级2家),排查生产企业风险隐患19处,已全部整改。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强化监督性抽检。制定了20个食品大类66个食品品种497批次的抽检计划,分阶段按步骤重点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米、面、粮、油、蛋、禽、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进行了抽检。共抽检食用农产品233个批次、三小行业124个批次、化妆品抽检3个批次,配合完成了国家、省市抽检196个批次,累计抽检食用农产品556个批次,达到了千人5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7%,并对16个批次的抽检不合格食品进行了核查处置。

-----着力治理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依法严管、重点治乱,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针对元旦、春节、春季开学等重要节庆时段,开展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检查各类食品药品经营户4947户次、学校(托幼机构)食堂30家,打造阳光厨房579家,阳光厨房建设率为91%,量化分级管理评定337家,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率为57%。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整治与示范引领同步推进的原则,打造农村食品经营样板户50户,创建农村食品示范村6个,示范乡镇2个。

济南治疗卵巢炎费用多少钱
成都治疗白癜风哪好
杭州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