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执念放下哈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2-02-06
夜读 | 执念放下,境界高了,心就宽了
名家画廊 苏新平,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心富足,眼开阔,看一切都顺了。
非常赞同络上热传的一句话:
是的,优秀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是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之处,谁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谁必须和别人一样。
懂得尊重不同,欣赏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心智的成熟。
而是西雷阿的做法。佛罗伦萨对尤文联赛中双方爆发口角 成熟不关乎年龄,在于心态。
心态好,看什么都好。把一颗心修好了,看什么都顺眼。
不久前,某地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群年轻人在夜市争吵,后来呢,演变为互殴。经过警察询问,这起群殴事件,起因竟然是因为看人不顺眼!
一个小伙子说:“我们出来玩,觉得对方有个人长得太丑,让人看着不顺眼。长得丑本不该出来丢人现眼,可他不知收敛,竟然理了一个流行发型,跑来夜市瘆人,还不接受教育,你说该打不该打?”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些人幼稚可笑。
生活中,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尺子衡量别人。符合他们的尺寸,就是对的,不符合他们的尺寸,就是错的,就得接受他们的批评。 看别人不顺眼,觉得别人说话不对,做事不好,都是用自己的标准在要求别人。
可是,这世上谁也没有义务,必须要按照你的标准行事。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别人之上,也不会因别人的所为让自己不痛快。他内心淡然,谦逊平和,宽待众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放下执念,心顺了,看一切都顺了。
名家画廊 苏新平《晨》套色木刻,1984年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
他们两人性格迥异,又是政敌,在庙堂之上,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
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的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天天听到有人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皇帝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然而司马光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
名家画廊 苏新平《草地景色》石版画,1989年
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因为认同人品,不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我尊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的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这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则。
生活中,人人都不同。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
真正成熟的人,对于别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染污自己的心灵。
真正成熟的人,心中充满的是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好的东西,眼里看到的也都是美好的事物,再也没有那些恼人的是是非非。
修行,最终修的是心。心,只有一颗,多了固执己见,就窄了若谷的胸怀;以自我为中心,就看不见身旁的风景。
放下成见,心态知足,快乐自来。
致读者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贵阳哪家白癜风好宁波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福州治疗包皮包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