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什么样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20
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
所以,我们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
学历这东西,比较唬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
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教养。
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有文化的人。
因为古代人,基础教育,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典,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
虽然,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
但是,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怎么做人的起码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人格不健全。长歪了,人格成型后就是歪的,那么后面,也会越长越歪。对他人和社会的性也会越来越大。
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
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
一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
气不和的人,不弄点儿事出来,不折腾折腾别人,就是浑身的不舒坦。
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机,不仅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型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一种侵凌之感,不舒服,这就是盛气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厌。
气度。
这就是比教养提升了一个境界的特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浩然正气,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卓尔不群,等等。
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一个有文化的人,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的。
有了笃定而内敛的和气。继续升华,继续积淀。
这团气,甚至可以透过身体,散发出神采和光芒。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个人,气度非凡。
这个特质,不是装能装出来的,也不是能演出来的。只能是日日的积淀,修养出来的。
现代的人,不怎么注重修养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专注于社会属性,而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属性。
太过于专注社会属性,就会认为气度就是你开的车比别人好,吃的穿的比别人好,什么条件都比别人好,这就是气度非凡。
其实弄反了。
外在的装饰越繁复,则内在的气度越廉价:没有任何文化上的积淀,社会属性上的显贵,和一个人的精神属性,有时候是负相关关系。
庄子说过,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关怀。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古君子之风。就是形容的这种人。
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当然,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一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正气充体,他必然的会表现出这样的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
您推送/版权属于原作。
者/部分文章及作品推。
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
示深深的敬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文化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对文化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上一篇:小年前夕玉沙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