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征文陈亚芳抗战救护女将军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13
陈亚芳在抗战时期曾任第一战区兵站总监部卫生处督察长,领少将军衔,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从事伤兵救护及灾民赈济工作。直到199 年才从台湾军界退役,不仅是民国时期第一任女将军,也是在民国时期担任时间最长的女将军。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家世和教育
陈亚芳于1915年12月9日生于十里洋场的上海。父亲陈镇汉为早期的华侨,出生在英国,14岁才回到中国读书,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又赴欧美留学,回国后在上海执业建筑师,盖了几座新式洋楼,很受建筑界瞩目。在上海,陈镇汉目睹外国洋人欺侮中国人,心怀愤怒,加入了上海租界的民间组织“万国商团”,这是一个自发性的民间保安团体,陈镇汉后来一直负责组织“万国商团”的领导事宜。
1914年袁世凯复僻称帝,陈镇汉在上海发动讨袁,支持护法革命。当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时,陈镇汉又出钱出力,满腔热忱地支援北伐军。北伐成功后,为了发达实业,振兴经济,陈镇汉开始经营“陈氏五金行”,由于他善于经营,有独到的眼光,生意十分兴隆。
陈亚芳的母亲胡壁人,出身宁波望族,外祖父胡吉相系前清进士,饱读诗书;陈母幼承庭训,知书达礼,故对女儿的教育十分重视,亲自教导读书。陈亚芳七岁时先由知书的老祖母启蒙,握笔习临,临九宫格、摹柳公权。八岁时祖父从杭州请来了一位饱读书的金先生为她开蒙读书。她在不解其意的情况下,以惊人的记忆力一天之内把一册书背完,使得金先生大为惊叹。而且陈亚芳的数学成绩也特别好,经常得满分。
陈亚芳的母亲乳名莲英,喜欢莲花,更希望自己的女儿出落得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一名贞静多才的大家闺秀。所以从开始对女儿授课便严格要求。从口授《女儿经》、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开始,培养女儿的国学基础。后来又给她讲“精忠报国”、“木兰从军”、“苏武牧羊”、“梁红玉击鼓”、“费娥刺虎”等忠烈故事,来培养女儿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无不隐含着愿女儿和莲藕一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朽、香远益清、亭亭玉立”的期许。这些儿时的教育对陈亚芳来说,真是刻骨铭心。
1924年,9岁的陈亚芳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上海天主教崇德学校。她在学校非常用功,上课用心听讲,从不与邻座同学闲谈,平时考试国文与数学经常得满分,深得老师们喜爱。在4年多的小学学习中,几乎年年都获奖学金,而且她在小学4年中所用的书籍文具都是因为成绩优异由学校奖励的。陈亚芳1 岁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学校推荐考入道中中学初中部。入学第一年,就获得该校奖学金,可当她发现班上有同学家境贫寒时,便决定把奖学金让给她,以便她能完成学业。1929年,陈亚芳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教会启秀女校高中部(后又转入新亚女校),继续完成学业。
二、从小就有从军报国志
1925年5月,10岁的小学生陈亚芳亲身经历了“五卅惨案”,亲眼目睹了华人劳工受外国工头的鞭打,那痛苦的呻吟在她幼小的心灵烙上痛苦的烙印。当日、英、法各国租界的军队竟公然以机枪、大刀、铁棍追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市民及青年学生,爱国者的鲜血染红了街道和黄浦江水,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面对这一场景,陈亚芳无比愤慨,她除了一边积极参与抵制洋货的爱国学生运动,同时,暗中下决心从此以后决不购买洋货,尤其是日货。她还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以便投身军旅,亲临前线,杀敌救国,使祖国强大起来,不受外国人的奴役和压迫,这也是她后来从军报国的诱因。
当19 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的侵略野心暴露无遗,上海地区欣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上海组成了抗日救国联合会,三万五千多位码头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大罢工。当时尚是中学生的陈亚芳也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抗日爱国运动中,并且成了积极分子,她协助抗日组织——上海妇女大同盟从事宣传工作,出版抗日快报,分发抗日传单,上街从事抗日演讲;她还加入了上海抗日义勇军救护队,接受严格的战地救护训练,准备一旦形势恶化,立即赴前线从事救护工作。
东北沦陷后,东北义勇军奋起杀敌,抗日烽火遍及白山黑水间。为了支援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陈亚芳怀着“杀敌不只男儿事,也把热血写中国”的豪迈加入了东北援马(马占山将军领导的东北义勇军)抗日团,准备奔赴东北前线杀敌,当时要赴东北的义勇军团的三百余人中,仅她一人为女性。队伍出发的时候,送行的道中女校校长教育家崔坚吾、老师、同学、朋友多达千余人,她们都痛哭流涕地劝阻陈亚芳北上,认为一个年轻的弱女子,远赴冰天雪地的东北,非常危险。但陈亚芳却不听劝阻,执意北上,当时上海、南京的报纸都纷纷报导了她的这种豪情壮志。虽然后来,华北的局势恶化,京沪铁路被日本飞机炸毁,交通中断,列车无法北上而折回,但陈亚芳那抗日的壮志未灭,她暗中在心中抉择,此生不上前线杀敌,也要嫁给热血报国的军人,用妻子全部的爱鼓励丈夫为国家向日本侵略者雪耻,为民族向日本侵略者复仇。
三、因报国志而结识军界
19 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淞沪战役,十九路军奋勇抗敌,陈亚芳立即组成中学生救护队,投入到前线救护伤员,同时又抽空在上海名流牛惠霖组织的红十字会“伤兵412医院”及上海绅士所创办的“上海难民医院”做义务工作。由于陈亚芳在救护伤员中勤奋工作,她获得了由上海市政府及公捕局颁发的“急公好义”、“巾帼英雄”等金奖奖章多枚。
“淞沪战役”后,陈亚芳回到“新亚启秀女校”,完成中学学业。19 4年秋,19岁的陈亚芳考上了上海“大厦大学”。大学里校园景色如画,建筑宏传,名师如云,藏书丰富,把陈亚芳引入一个多彩多姿的知识世界,就在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时,因在“淞沪战役”时从事救护工作太劳累,进入大学后又用功过度,她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日夜难眠。经医生诊断,认为她系身体虚弱所致,建议她的父母亲促她辍学静养。于是她的双亲强令她退学,择地养病,并给她配了一位奶妈和一名侍女,要她在庐山、杭州、青岛任择一地养病。结果她选择了南京,并辞退了奶妈和侍女,决定摆脱闺阁娇弱的生活,训练自己独立自立。
在南京养病期间,陈亚芳从报上看到一则聘请家庭教师的广告,她决定一试,写了份应聘信寄去,不久就接到了回函。接到回函的第二天,请家教的主人朱其清先生即登门拜访,原来他是位电机工程博士,在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任委员。当他得知陈亚芳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后,决定聘她任教,每天为他的女儿朱吟秋授课一小时。朱其清博士对陈亚芳十分礼遇,雇了一名侍女照料她的生活起居,使她生活得十分愉快,失眠症也就不治而愈了。
朱其清的家位于南京四条巷良友里,与陆军中将张谅卿接邻,陈亚芳也就结识了张中将及其夫人岑仲珍女士。岑仲珍经过和陈亚芳接触后,对陈亚芳十分喜爱,要收她为义女,陈亚芳经不住她的热情,只有应允下来。自此,张中将夫妇对她视为己出,爱护有加,带她出席许多公私场合。
在和张将军一家的交往中,她曾不经意地透露出想找一个爱国军人为婿的想法,不久,张谅卿就将自己的得意门生陆军少将张谞行,介绍做她的男朋友。
四、喜结良缘
19 5年农历正月初三,陈亚芳在义父家中首次遇见身材魁梧、风度翩翩的青年将军张谞行。张谞行系保定军校九期出身,当年才三十岁左右。张谞行和陈亚芳初相识时,有一次一起去看电影,当看到电影里一对情侣在战火中相遇激动得泪流满面时,张谞行不经意地说道: 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哭哭啼啼!没想到这句话引起了陈亚芳的反感,认为他不近人情、自负,有大男人的倾向,一度对他冷淡。但张谞行却一往情深,紧追不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陈亚芳发现张谞行不但才华出众,而且为人诚恳正直,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张谞行具有极强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陈亚芳虽已倾心于张张谞行了,但为了考验他求婚的真诚,有意提出,希望他能嫁到陈家并改姓陈,一方面可提介男女平等的新思想,另一方面检查他是否有大男子主义的思想,谁知张谞行竟然满口应允下来。
19 6年2月20日,陈亚芳与张谞行在南京湖北饭店举行了订婚仪式,证婚人是陆军大学教育长杨杰和林蔚将军;介绍人是张谅卿和侯腾两位将军,陈亚芳的父母也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了订婚礼。订婚后,张谞行因忙于军务,聚少离多,曾发生一段小插曲。有一天,张谞行保定的同学,当时驻防苏州的87师师长钱铁佛将军到南京来看望陈亚芳,谈话间,他向陈亚芳开了个玩笑,说在苏州曾见张谞行携一漂亮 同游虎丘山。陈亚芳听了后认了真,决定中止婚约。可怜的张谞行还蒙在鼓里,数月未接到未婚妻的书信不说,回南京探望陈亚芳又连吃闭门羹,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幸亏钱铁佛将军闻讯赶到南京,向陈亚芳道歉认错,一场误会才最终解除。
19 6年的双十节,陈亚芳和张谞行在南京举行了婚礼。那天早晨,张谞行穿着笔挺的少将军服到陈亚芳的住处,他大声地响陈亚芳报道:“夫人,你早,末将向你请安报到,从今以后,愿听你的指挥,以示男女平等,并力行改姓陈姓之前诺。”
下午三点许,婚礼在南京中央饭店举行。在悠扬的西洋乐伴奏中和来宾欢声笑语的祝福声里,林蔚和杨杰两将军主持了婚礼,双方亲友、陆大同学等数百人参加了婚礼。张谞行在新婚之夜的日记中写道:亚芳如此多才多艺,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美慧贤能的新女性,外柔中慧,聪明可人,她的思想见识远在我之上,令人肃然起敬。要怎么样才能对得起她呢?她如此能干,真愧煞鲁男子也。我对亚芳起初是爱慕,如今变成了敬爱了,以后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认真地向她学习,不能给她留下任何不良印象……
婚后,俩人携手到西湖度蜜月,泛舟清流,看艳桃流莺,垂柳红花,俩人触景生情,共同谱写了一曲《蝶恋花醉》:月似眉,星如棋,露透沾花衣;在这夜里,我俩相互依;月儿消沉在甜吻里,吻罢相睨昵语蔷薇底,那时候花香影动如云起,将我俩引得心神都沉醉迷。
婚后不久,张谞行即奔赴前线,抗日救国。
五、冒死赴抗日前线
19 7年冬,华北沦陷,南京失守,日寇到处杀人放火,仅南京一城,被日寇杀戳达 0万余人。当时在九江产后疗养的陈亚芳闻讯后热血沸腾,义愤填膺,又激起了报国的豪情,她在安顿好母亲及幼妹后,立即赶至武汉,驱车前往河南彰德府,准备渡过黄河,奔赴张谞行任职的石家庄前线,与丈夫并肩作战。她乘的火车开到彰德府丰乐车站就无法前行,派人打听后得知前方战事吃紧,黄河铁桥已遭敌机轰炸,火车无法通行。陈亚芳抱着“不过黄河不死心”的决心与火车站站长一再交涉,乘座一辆火车头,在敌军飞机的低空轰炸中强行驶至渡口,面对渡口岸边军民阻塞,车头无法前行的情况下,陈亚芳到附近的村中与百姓交涉,用重金购买羊皮筏子两只,又亲自驾舟,在敌人的炮火和冲天的巨浪中强行渡过黄河。
抵达黄河对岸后,陈亚芳遇到工兵总指挥马崇元将军,请他将自己送到石家庄行营。当时由于守军缺少炮火,日军的飞机频繁轰炸,华北铁路完全瘫患,只有一列装满修桥石子的铁蓬货车升火待发。陈亚芳不听马崇元将军的劝阻,爬上货车用一件雨衣裹住全身,冒着天寒地冻的弥漫风沙,倦缩在石子之中,熬了三天三夜,终于奇迹般地抵达了石家庄前线。当张谞行闻讯赶来后,夫妻俩久别重逢,又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重逢,真是百感交激。
在石家庄前线,陈亚芳很快就投身到伤兵救护的工作,由于她日夜劳累,不久就积劳成疾。在林蔚将军的反复劝说下,她只有返回武汉养病。在养病的日子里,陈亚芳仍然坚持每天从汉口乘船到武昌城中的后方伤兵医院义务服务,为此武汉警备司令部专门嘉奖她的表现,并颁发了奖章和奖状,这是她抗战以来获得的第一枚奖章,以后在郑州、洛阳、湖北的老河口、随县,她又为抢救伤员,救治难民获得奖章多枚。
六、父亲丈夫抗日殉国
抗战开始后,陈亚芳的父亲陈镇汉怀着爱国报国志弃商从军,因为他有土木工程建筑的专长,军方安排他在军政部。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他担任军政部城塞组少将组长,在上海市郊的罗河前线,他亲冒炮火指挥士兵赶筑防御工事,结果遭敌机轰炸,他壮烈地牺牲在前线。
19 8年春,张谞行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参谋长,在徐州策划作战。此时,陈亚芳身体稍有恢复,也赶到徐州前线担任救护队队长。台儿庄战役后,陈亚芳又随丈夫移驻洛阳,参与“黄河大阵”计划。黄河决堤后,陈亚芳组织妇女工作队,赴灾区赈灾,慰抚灾民。
19 9年初,张谞行升任天水行营中奖副参谋长,驻守西安。 月7日这一天,日寇派出大批轰炸机轰炸西安,一颗炸弹正好落在张谞行躲避的防空洞中,他壮烈殉国,年仅 6岁。而此时的陈亚芳正怀有身孕,她强忍悲痛,在生产后,为了抗日复仇,即赴洛阳第一战区,出任兵站总监部卫生处少将督察长,率领妇女展开伤兵救护工作。
1942年,陈亚芳经香港辗转回到上海,看望寄居在表姐家中的幼儿,恰遇太平洋战争爆发,汪精卫的伪政权得知陈亚芳在上海,以高官厚禄引诱她出任伪职,陈亚芳深恶痛绝地拒之,汪伪政权恼羞成怒,派兵来搜捕她,她只有在除夕之夜弃子逃亡,流落四方。
七、再婚仍为抗日
194 年春,陈亚芳辗转来到成都,为纪念丈夫张谞行,而计划筹办“春笙纪念农场”(张谞行字春笙)。在筹办农场过程中,她认识了成都师管区司令王士俊将军。当她了解到王士俊将军也是位有心抗国的将军,也就结纳了王士俊的追求,于1944年9月再婚。
1945年 月,王士俊率部来到湖北老河口,和日军血战十四昼夜,在老河口的战斗中,陈亚芳又置身前线,领导妇女救助伤员。老河口战役后,为了安置伤残战士,陈亚芳又在湖北随县创办“亚西伤残救济农场”,收容了数百名伤残士兵,使他们在生活上有了保证。
抗战胜利后,陈亚芳又来到成都,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在全国发展“春笙农场”的同时,成立了“春笙农工学院”、“芳江平民医院”、“华西织布厂”,还创办了“幼儿园”、“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1949年,陈亚芳去了台湾。
八、晚年关心和平统一
陈亚芳去台湾后仍然热心于“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曾在台北设立“春笙纪念奖学金”,还创办“幼儿园”,专门扶持贫困学生和孤苦无助的流浪儿童。
1982年大陆和台湾两岸开始开放交流后,一直关心两岸和平统一的陈亚芳十分兴奋,立即起身回到大陆,游历旧地,并专程到西安祭扫张谞行的墓。1984年,大陆有关部门追认张谞行为革命烈士,并迁葬于杭州西湖边。在抗战胜利四十年之际,陈亚芳专程赶到杭州,主持张谞行烈士墓园落成。自此,年迈的陈亚芳经常奔波大陆和台湾之间,她关心和平统一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共 575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陈亚芳,这个名字我们不是很熟悉。但翻开抗战的历史,这个名字就熠熠生辉起来。作者从陈亚芳的父辈写起,其父就是博学激进正直热血之人士,留学回国后矢志报国。父亲的种种义举陈亚芳从小耳濡目染也矢志报国从军。怎奈身为女儿身,从军不成就积极加入救助组织,以致体力透支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伤。亚芳直接报国不成不得不求其次两嫁军人亲赴前线和丈夫一起抗战报国,尽管参与的都是救助工作,但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干什么工作都有随时牺牲的危险。亚芳从来没有畏惧过,以“杀敌不只男儿事,也把热血写中国”的巾帼不让须眉之志一直参加伤病员等救助工作直至抗战结束,这期间,亚芳第一任丈夫和父亲不幸在抗战前沿战场上壮烈牺牲,亚芳强忍悲痛仍旧不留余力参与到抗战救助当中。这是怎样刚强的女子啊,她身上的民族大义是有根可寻的,她在知书达理又明大义的家庭里长大,身处乱世,矢志报效国家。尽管后来去了台湾,可仍旧不忘公益和民族的统一。作者这篇传记般的文字详解了抗战救护女将军陈亚芳,向我们全面解读了抗战女将军的不平凡的一生,文字重点当然在抗战这块,尤其为了抗战亚芳两次嫁军人,读罢不禁肃然起敬。向传奇的抗战救助女将军致敬!也向作者细致生动的文字点赞!。:梁争【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1:25: 9 良好的家风家教再加上从小刻苦学习,我们看到陈亚芳成长成抗战救助将军并非偶然和一时的热血。抗战之所以胜利,是离不开这些矢志报国的热血志士英雄的,在抗战历史上他们将被永久的铭记!
2楼文友: 12:4 :40 女中豪杰,巾帼英雄,陈亚芳救护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亲人们为国抗日,父亲和丈夫都是在战场为国捐躯。更让人感动的是女将军为了抗战两度嫁给抗战将领。70年后依旧为英勇牺牲的第一任丈夫修墓,并建立以他的名字而立的奖学金。她的一生堪称伟大、平凡的传奇一生。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也要纪念这位经过抗日女英雄!向陈亚方将军致敬!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楼文友: 2 :26: 8 一位传奇的女将军,她的一生憾天地,泣鬼神,波澜壮阔,看的人心灵震撼。一位巾帼英雄,矢志报国,一生正气,她的事迹,感人至深,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向陈亚方将军致敬!
4楼文友: 01:1 :51 杀敌不只男儿事,也把热血写中国。 好一个巾帼英雄的男儿情怀!
真要感谢这次征文活动,不然,我们哪里知道这样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陈亚芳,女将军,我们记住了您的名字,我们以中华民族有您这样的女中豪杰而骄傲!
不知有没有人以她的原型拍过电视剧?素材真的很丰富啊!
拍出来也会很好看,振奋民族精神。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5楼文友: 11:59:58 非常敬佩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爱国仁人志仕。永远不要忘记。 日月如梭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哪些症状
小儿肠痉挛腹痛症状有哪些
小儿肠痉挛腹痛症状有什么
热淋清颗粒女人可以吃吗吃什么东西能排毒
灯盏花龙头企业有哪些产品
上一篇:麻阳传统民间戏曲贺新春
- [经典语句]意甲:博洛尼亚 vs 国际米兰 国米争冠在即,博洛尼亚是否会当成拦路虎?
- [经典语句]浙江男篮官宣应运而生两名美籍训练师 并已签下一名小外援
- [经典语句]把女朋友当女儿养的男生也比较聪明 女孩子本来就是你越宠爱 她越可爱的 你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保护 她也
- [经典语句]凯特穿白色西服清新又减龄,之前还穿过同款粉色,这品位太奇特了
- [经典语句];大里有毒!阿婆种的菜致1死3中毒,;大壤污染谁之过?
- [经典语句]想你实在太累,曾独自为你喝酒
- [经典语句]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交叉神经导管可能成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新选择
- [经典语句]物理学会用这四个方法拒绝领导,领导不仅不批评你,甚至还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