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文艺创作的度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27

光明夏锦文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对文艺创作进行精确的价值定位,并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来实现这样的目标。纵观中外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与特色,但综合起来考察都能够做到把握有 度 。

首先,境界要有高度。这个境界就是思想的境界、道德的境界、精神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境界高低,是评判文艺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优秀文艺作品一定是书写和记录人民伟大实践、时代进步要求的大气之作,一定是占据精神高地、彰显信仰之美的高尚之作。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境界的高度还体现在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上。努力攀登 高峰 ,决不因为获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求教,常怀赤子之心。艺术家只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受到人民的喜爱。

其次,内涵要有温度。文艺要繁荣发展,要成为唱响时代精神的号角,需要文艺工作者对作品注入情感温度。这个温度,就是对人民有感情、对鲜活的现实生活有真情、对文艺创作有 ,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植根于现实生活、脱胎于人民实践,能使群众产生心灵共鸣,能让群众感受到温暖情感。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柳青创作《创业史》,表明生活是 艺术富矿 ,人民群众是 检验标准 。

再次,品质要有精度。古今中外,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这个精度,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现在,要高度警惕文艺界存在的浮躁心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自觉抵制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的行为,大力倡导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艺术家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旷达之心,以 十年磨一剑 的定力,以 望尽天涯路 的胸怀,守住初心、潜心耕耘,不断打磨,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评判的精良之作。

最后,传播要有美誉度。用文艺形式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更容易让人接受。所谓美誉度,就是让名作、名家和文艺品牌更多涌现,让中国形象、中国声音通过文艺作品走向海外。当人们看到孔子像,就会联想到中国文化;当人们阅读《安徒生童话》,就会联想到丹麦;当人们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就会联想到巴黎。文艺品牌的塑造和传播,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我以为,上述涉及的四个 度 ,既有实践层面的 作为 ,更有精神层面的 修为 。伟大的艺术创造必然是博大胸怀与神圣使命的结合。

小孩上火怎么办

儿童咽喉肿痛

小孩中暑

老人得老年痴呆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有哪些禁忌
清理肠胃排毒的食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