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口慎言和快嘴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07

“祸从口出”“谨言慎行”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古训,也是我从上了小学就知道的一种经人处世的良方,然而至今我依然没有做到。我知道,我遭不少人的否定,坏就坏在我的这张嘴上,看来,“嘴”让我吃了一辈子的亏是一准的了。

能够管住自己的嘴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看到了问题所在,而偏偏大家伙的纷纷议论中却没有人能够说得到。眼看着自己如果不说出来,事情就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此时我会憋得心里发慌,直到说出来心里才会舒坦。可是说出来就会得罪很多与问题利益相关或者根本就不相关的人。说过之后,心里舒坦了那么一小会儿之后,紧接着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后悔之中,然后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说了。可是,一到这样的关键处,悲剧在我的身上将再次重演,我会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责、后悔之中。在我的人生中,悲剧就这样一次次地上演着,我是一个没救的人。

别人有了一些不足,或者一个群体中存在着某种群体性的缺陷,只要能够弥补这种不足或缺陷,这个人或者这个群体就会获得长足进步。然而他自己或者这个群体里的人对自己的不足或缺陷是浑然不知的,需要有人替他指出来,但没有人指出来,他或他们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原地踏步走。我常常觉得自己很高明,看见了他人的不足、群体的缺陷,就会马上毫不留情地给鲜明地指出来,且会感觉给别人做了大好事似的很自得。其实啊,旁观的别人不是没有看出来,而是看出来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说而已。实际上,我并不比别人高明,不但不高明反而是特别的愚蠢——嘴快,说了出来,落下他人的白眼是一种活该。

护短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喜欢天天有人给他指出缺点,除非李世民级的人物,天下有几个李世民呢?有,我哪里又碰得到呢?所以,当我指出他的或他们的不足之时,获得的不是别人的肯定而是气恼——这就是我不受待见、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我的天性中有点霸道,总是希望我的话如同圣旨,听者必须听进脑子里去,记住并且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把我的话立刻转换为一种现实。然而,我不是皇帝,我的话在别人那里也就不可能被奉为圣旨。那么,怎么办呢?为了达到我的目的,说话时,态度就特别的严肃、冷峻,声音就特别的高,语气也就特别的重,语调也就特别的硬,话意也就特别的尖刻,句句砸人,句句刻心。话,别人是听了,但,人也被我伤了——天下有几人喜欢听我这类熊样的话语的呢?

在群体中,少说为佳,尽可能的不说,这叫“紧口”;到了非说不可时,说前也要左右掂量,有选择性地说,这叫“慎言”,这样说出来的话得体,耐听;能够做到这个层面的人大多都会得到拥护、赞扬和爱戴——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话一开口,就竹筒子里倒豆子,一个不留,留一点都会觉得不舒服,我太喜欢表现自己了,这是天性,天性难改,人成为一出悲剧也就在做难免了。

活着的幸福指标有很多,其一就是“痛快”“淋漓尽致”。“紧口”“慎言”就是“闷着”“憋着”——有话也不说,知道也不说;说了也不说完,说了也不说彻底。看来“闷着”“憋着”是“痛快”的反义词。“嘴快”是有了就说,一刻也不“憋”;说了还要说彻底,一点也不“闷”,这就是“痛快”,这就是“淋漓尽致”。嘴快的人在失去了“获得拥戴”的幸福感之后获得的是一种“痛快”一种“淋漓尽致”的幸福感;“紧口”“慎言”获得了“别人拥戴”之后失去的是“痛快”“淋漓尽致”的幸福感。

事物都是辩证的,总是有得就有失,选择“紧口”“慎言”,还是选择“快嘴”,一方面跟人的天性有关,另一方面要看每个人对幸福观的选择。

我是一个没救的人。

共 14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谨言慎行,沉默是金,这在做人处世方面,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祸从口出,话不中听得罪人,闲侃瞎扯惹人嫌。紧口是种修养,快嘴要强亦不见得是好事儿。文中,作者立足于生活中,体会话说不好时的种种不愉快与不便之处,给人感触与思索,富有一定的生活道理,欣赏! 【:冰煌雪舞】

1楼文友: 19:00:50 文字富有一定为人处世之理,读来给人教益,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下尿路结石怎么治疗方法

小便异味难闻怎么治疗

小便有异味什么症状

小儿复方氨酚烷胺颗粒禁忌
宝宝便秘了怎么办
月经后期吃什么排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