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陕军挥师再征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11

摘要:【核心提示】陕西文化与文学陕西分别作为陕西省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坐标,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作为凝结作家力量激发创作智慧的团体,陕西省作家协会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如何引领陕西作家再出发,打造文学强省,全力推进陕西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成为省作家协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至关重要的目标任务。 201 年5月10日,古都西安,清风徐徐,繁花似锦,绿荫如海,天空一片晴朗,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陕西省作家协会也刚刚换届,笔者应约,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

新岗位:扛犁不回头永做孺子牛

“文学也是我孩子时代最迷人的梦想,缘自与文化的情结,在长达41年的工作生涯中,17岁参加工作,17年文化厅副厅长, 8年履职文化厅。”蒋惠莉深情地说:“履职文化厅到现在的作协,一切都缘自文化的情结。”

蒋惠莉回忆说,1972年高中毕业,“工农兵学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宠儿,品学兼优的她想继续深造学习的梦想破灭了,她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抉择,先被分配到省文化厅下属单位工作。

当时,蒋惠莉的梦想就是当好一名文化工作者,也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一路走着。蒋惠莉不停地学,工作两年后,被调到省文化厅工作。从一名职员到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厅长、党组成员一路走来,41年的工作生涯中,在职学习不停脚步,不仅让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获得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毕业,以及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研究生学历,而且为她孩提时最迷人的梦想瞄准了方向。

多年来,蒋惠莉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进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她欣慰地告诉笔者,陕西文化建设目前驶入快车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络覆盖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和普惠性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接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观念和主动性空前增强,文化已成为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风向标。广大基层群众可以免费读书、看报、上、听讲座,免费参加公共文化活动。201 年2月,省委决定,她由省文化厅任副厅长转任为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岗位。

“我认为文学是艺术创作的母体,在到作协工作这段时间,我深刻地感觉到作协应该是党和政府设立的联系作家、文学家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上的调整是工作的第一步。”在位于西安市建国路8 号的陕西省作家协会,蒋惠莉上任埋下头,扑下身,一直忙于作协工作,每天8点准时到办公室,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行。

她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因为陕西是一个文学大省,历史文化蕴含丰富,革命文化影响深远,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文化、文学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对读书的选择成为了生活的必然需要。为了便于广大读者读好书,让更多的读者知道陕西作家有好书,陕西有好作家,有必要通过宣传文学陕军,展示文学陕军的创作成就,推出名人新作和新人新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蒋惠莉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事情也很繁杂,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备忘录,密密麻麻记载着每天的工作。

“作协工作的职能实际上就是六个字:协调、联络、服务。所以我想,今后也就围绕这六个字做好工作,积极拓展各个领域,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再次挥旗建设有追求、有实力、有成就的‘文学陕军’,全力推进陕西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建设文化强省、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挥师再征!”

“我原来一直在省文化厅工作,做得更多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非遗保护,现在到作协来,虽说都是文化单位,可我工作面对的群体就不一样了。”蒋惠莉高兴地说。“来到作协后,缘自对文化的情结,对于作协的工作与以前还是有很多不一样。之前我和读者一样,只是看到了作家们的作品,并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很多故事。来到作协后,作家们对文学的执着和认真让我非常震撼,就像有的作家过得很清贫,不是因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一份有着很不错的收入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学的创作中去。”

“扛犁不回头,永做孺子牛。我会继续去向作家们学习,等我积累够素材了,我也想写一本关于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把作家艰辛创作的另一面展现给世人,我认为非常有意义。”蒋惠莉谈到这里,铿锵有力地说道,“文学陕军”新长征刚刚开始!她决心,更有信心在文学的春天,为推动陕西文学新的发展尽力。

新气象:创作成果丰沿着脚印走

蒋惠莉告诉笔者,在5月7日召开的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陕西省委书记 面对400多名陕西作家代表说:“他坚信,陕西的厚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路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要实现‘陕西梦’,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希望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人民同梦想、与时代同奋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再立新功。”

“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省作协工作的关怀重视,社会各界在转型时期对文学事业的担当和有力支持,是陕西文学事业繁荣兴旺、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和坚实基础。”在5月7召开的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蒋惠莉向大会报告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取得成绩的经验和体会。

“五年来,省作协积极实施文学精品战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注重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密切关注时代变化,潜心生活体验和艺术探索,创作出大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在蒋惠莉这位省作协新掌门人的眼底心中,全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创作出大量弘扬民族精神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伟大时代精神又关注个体心灵世界的优秀作品,最令她欣慰的是作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全省文学创作呈现出活跃繁荣的全新气象。

199 年,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京夫和程海的5部长篇小说同时亮相,这一“陕军东征”现象震动文坛,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被誉为“东征三驾马车”,加上京夫和程海被人们称为“东征五虎将”,这一现象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全国的长篇小说创作由此走向高潮,成为陕西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值得记录的辉煌。

“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冯积岐、莫伸、王蓬、冷梦、红柯等为代表的主力军团创作欲望依然强烈,新作不断。”蒋惠莉说,女作家群体和络文学创作队伍异军突起、渐成气候。目前,省市两级作协的会员已达6000余人,其中省作协会员2766人,中国作协会员271人。“现在的文学陕军正在形成以作协会员为骨干、实力强大、接力均匀、梯队分明、结构合理的格局。”根据省作协的统计数字,5年来陕西作家出版各类文学专著千余部,其中近百部(篇)在国家级、省级文学评奖活动中荣获大奖,1 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其中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陕西文艺奖、第四届华语传媒文学奖,《高兴》荣获新中国建国60周年征文大奖和陕西省文艺奖,《古炉》先后荣获“施耐庵文学奖”、“中国十大文学好书奖”,今年初他又获“法国文学艺术金棕榈骑士勋章”;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荣获《小说选刊》首届小说双年奖;雷涛、陈孝英荣获俄罗斯城市作家协会颁发的“契诃夫文学奖”;白阿莹的剧本《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国家文华大奖和曹禺文学剧本奖;高建群的长篇小说《大平原》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荣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红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生命树》连续入围第七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分别获第一、二届陕西省文艺奖;吴克敬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商子雍的《不能还原历史真实是文明之耻》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杂文大赛特等奖”;孙皓辉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入选2008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另外先后有20多位作家分别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等。

在丰厚的创作成果之外,陕西文坛掀起原创热潮,2009年启动的“西风烈”项目计划为陕西百名作家出版百部原创作品。如今这个计划已完成过半,出版了60多部原创作品,其中不乏极具影响力的名家新作,如高建群的《统万城》、莫伸的《一号文件》、冷梦的《西榴城》、冯积岐的《逃离》等。耿翔、阎安、伊沙、秦巴子、第广龙、李小洛、成路等一大批陕西中青年实力诗人,始终活跃于国内诗歌创作的前沿,作品及其创作活动持续受到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诗歌研讨与交流活动的关注。张怀帆、横行胭脂、王琪、梦野、花语、陈仓等先后出席中国作协诗刊社“青春诗会”活动,步入全国青年实力诗人行列。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中陕西省老、中、青、少几代诗人共计出版诗集168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累计发表原创诗歌12700余首。诗歌创作的空前繁荣,彰显了文学陕军强大的原创意识和深层次活力。

“文学陕军”一个震惊文坛的辉煌。20年了,谁能接大旗、扛大旗?成为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热门话题。

“省作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要高度重视作家队伍建设,保证陕西文学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尽管在采访中没有涉及到此话题,直言直语的蒋惠莉还是与笔者聊了起来。蒋惠莉说,陕西文学整个发展形势是可喜的,省委书记 在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敬重、善待和呵护“文学陕军”,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爱。作家要履行好作家的社会,坚持正确的立场、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思维,不断为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进生活深处挖掘素材、捕捉灵感,使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坚守作家应有的精神追求,孜孜不倦地追寻艺术梦想,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

“省委政府重视关心支持作家和作协工作,作协也将建大队伍,开门办协会作为今天工作的重点。”蒋惠莉如是说。

201 年,又是一个“文学陕军”明媚的春天。蒋惠莉告诉笔者,“这条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新举措:陕西有好书更有好作家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最终要看精品、看代表作。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创作的高地,有好书更有好作家。”蒋惠莉说,在三秦大地的陕西,不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镇,不论是在乡间犁地还是在厂矿上班,不论是在职公务人员还是创业的农民工……文学陕军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神圣信念的执着坚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从采访中得知,过去的五年,省作协不断创新深入生活的形式,作家深入生活常态化。深入生活,贴近现实,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热切关注时代,反映人民心声,是陕西文学的优良传统。五年来,省作协积极探索作家深入生活的新形式,精心组织各种文学活动,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先后组织了22次重大主题采风活动。陕西省作家采风活动足迹遍布陕西11地市,形成了近200万字采风成果,出版了采风专著5部,文学专刊7期。

积极推动文学思想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健康发展。2008年,为推动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和长篇小说创作,联合多所知名高校举办了“首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全国 0多位学术期刊主编参加了此次会议;组织了陕西首届女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陕西女作家创作进行点评和梳理;召开了陕西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请贾平凹、李星等在内的20余名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对遴选出的10名青年作家,采取“二对一”方式面对面把脉会诊、评论剖析。五年来,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举办了陈忠实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陕西文学 0年研讨会、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古炉》研讨会,叶广芩长篇小说《青木川》研讨会,榆林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安康诗歌创作研讨会,渭南合阳农民诗人创作研讨会等。五年中,先后为全省100余名作家和业余作者召开了作品研讨会,营造了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双翼齐飞的可喜局面。

精心组织文学评奖活动,激发和挖掘创作的深层次活力。先后组织实施了总共三届“柳青文学奖”评奖颁奖活动,评出优秀长篇小说奖1 部、优秀中篇小说奖4部、优秀短篇小说奖5部、优秀散文奖10部、优秀诗歌奖7部、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6个、荣誉奖11个、文学新人奖19个。省作协所属的11个文学专业委员会也面向全省作家组织实施了各门类文学评奖活动,有效地激励了创作。省作协文学院为鼓励签约作家创作,改革“津贴制”为“奖励制”,制定了《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作品奖励办法》,根据作品发表和获奖情况实行不断对应奖励的办法,大大激发了签约作家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共 8 1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语言文字很朴实,可是读着却让人感动,让人精神振奋。文章介绍了陕西新任作协书记蒋惠莉到任后的打算和工作情况,介绍了陕西文学大军曾经取得的辉煌成绩,介绍了以陕西省委书记为首的陕西省省委和省政府对文学的重视,介绍了陕西省政府和作协在推动陕西省文学优势形成过程中已经做了的具体工作,写了陕西作家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有这样的文学环境,对陕西作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春雨阳光】

1楼文友:201 - 19:49:20 看到文章展现的辉煌成绩,政府采取的措施,心情就是激动。 语文教师

2楼文友:201 - 11:11:46 文章中的很多话,都让我觉得很有同感。这篇文章,将一个人物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作者的笔力。

老年人腹泻原因

哪些草药治疗便秘

哪些食物是治疗便秘的

痛经小腹痛有血块
热淋清颗粒的成份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