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师与教师批评权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19
过第一个教师节时,我在念初中。记得当时我的老师喜不自胜,奔走相告,教师终于有自己的节日了。我不明白何以至此,但老师们那舒展的眉梢和激动的声音记忆犹新。过第十个教师节时,我刚成为一名教师。那天,友人专门从异乡发来了庆贺电报,一早接到,注目良久,一天里都是温暖和幸福,而更多的是对做一名好教师的展望和憧憬。
韩愈给教师职责界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著名学者、首都师大中文系教授毛志成先生把教师分为五个层次: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教人误人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人皆可为;而要成为大教师,就个人而言,没有宽广深厚的底蕴和海纳百川的学养,没有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求索品质,成为大教师何从谈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
南开大学9 岁高龄的中科院资深院士申泮文教授,69年没有离开讲台,9 岁高龄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改论文,从不拒绝给新生开讲座。他说:“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 申泮文教授身教言教并重,砥砺书笔,胼胝教育,今年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是真正的大教师,令人高山仰止。
令人高山仰止的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说法。在道德殿堂里和意识形态功劳簿上,教师显然是挂满了勋章的群体,而在现实社会,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又有什么本质不同呢?不过自己孩子的老师而已,必定是背负盛名之下,更难再负重任,步履艰难;除了普通工薪族所羡慕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以外,教师在很多人眼里依旧还是弱势的,甚至一些教师的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每当师生之间发生纠纷,教师总会被置于舆论的炉火上,是既不神圣更无神权,既不光辉也与灵魂无关,因而络上流传教育十大谎言的说法,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而社会有时对教师的苛责远甚于其他群体,因为教师身系孩子的将来,兼之爱子心切,急功近利,于是合理不合理的纷至沓来。就连高山仰止如孔子也逃不掉,上有人说“孔子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非法办学。教弟子三千,竟无一个后来能超过自己老师的,这执教水平就太那个了。”以今非古,目标又是先人,目光独到,号脉精准,真是太有才了,然而怎么看都像是蜀犬吠日之举,其沾沾自喜哗众取宠自鸣得意的跳梁丑态昭然若揭。孔子确实没有资格证,办的是私学,学生也确实不及孔子,但学生不出色恰恰证明孔子太出色了,伟大的人物总是让人难以超越的,有良心有见识的中国人谁会这样说呢?谁不知道孔子是中国教师的祖师,就连眼睛向天的美国人都很尊敬,立之于对世界最有影响力名人之列,还要塑像祭祀纪念,号召其国民学习。孔子待遇尚且如此,芸芸我等人物,又怎能不受物议呢?
近来又出教育批评权热议。本来教育部“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是正面解说批评权,但没想到的是,友热议中大多数对该项规定质疑和批评,甚至用“滑稽、雷人、疯掉”等形容。有人认为教育部小题大做,老师批评学生天经地义,根本用不着规定,这是教育的困境,教育者的窘境;有人担心会有任课老师拎着学生让班主任进行教育,是不是应该出台一个“任课老师权利规定”;有人认为它督促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尽更大的;也有人认为,批评尺度难以把握,要尽快出台批评尺度标准,否则规定容易成为一纸空文;还有人戏说应把教师所有的职责都规定一番,才更全面和专业。等等。
但究其实,原因不在于教育部有没有规定,批评原本就是教育的方式,是教师的天然权利,恰当批评是对学生负责,而在于教育的异化——教育商业化产业化导致师道尊严传统的失落和学生及其家长上帝意识的过度膨胀,而新的传统或者秩序尚未建成,于是造成认识与管理上的失序和混乱。中国人原来讲究师道尊严,可现在“学生是上帝”,反差之大,既令教师出于良心和使命难以适应其间的复杂,也让学生及其家长失去可以衡量的标准,而教师又主要以说教育人,缺乏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上有些学校让学生给教师打分,分数影响教师的收入,教师批评学生就有顾虑。还有一些学生和家长花样百出难为教师令其苦不堪言,正常教育都难更别提批评了,于是近来不断有人发出教师难做的浩叹。
商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把学校和老师顶到了墙角。学生与学校似乎是顾客和商店的关系,两者的利益和权利总是矛盾的,这样的“教育”环境,过分强调了学生权利,已经剥夺了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力,比较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允许对犯错的学生进行轻微体罚,矫枉过正多了。而且,教师不同于商人,但服务位置的过于强调,造成教师主导位置的失落,学生权利的过于强调,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上升,学生心中没有老师的位置,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意,老师也就失去了批评的动力。有时教师变得怕学生,怕他出现各种问题,怕自己被批。所以,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躁动、空虚、放纵、享受,导致大众的判断能力和道德品质泥沙俱下。很多家长和孩子也像商人一样,急功近利,各行其是,总要追求现实利益最大化。要想让教师敢于批评,就应该完善教师的保障,让教师获得教育者应有的尊严。当然,让教师失去尊严的,还有教师自身的因素,比如道德滑坡、权力寻租等,也在解决之列。
教师批评学生困难还在于,大行其道的“赏识教育”之下,学生听不得“不”字。教师们用几乎千篇一律的颂扬鼓励之声来批评,想想不也很可怕吗?有些孩子就像温室的花草,哪能经受批评的风雨?走入社会,又哪能经受现实生活的狂风暴雨?有些家长对学校教育过度干预,一旦教师与家长就学校的教育方式发生分歧,教师总是处于弱势。任何时候一种理论盛行都是可悲和危险的,只剩下赏识和激励的教育就会变成浪漫、虚伪和一厢情愿似的花瓶教育。尊重理解学生变成“纵容”甚至“放纵”,就是迷信赏识教育的必然后果。此时,只要学生认为教师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就会上告,甚至以见诸媒体要挟,为了息事宁人,教师一般会被问责。
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里面自然就有批评。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既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又对孩子成长不利。教育家、大教师都是讲究批评艺术的,是有教育智慧的、善意的、鼓励的。引起学生反感、引发事端的多是些“粗鲁”的教师。 艺术、真诚地行使批评权,才能体现教育权的有效性。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配合才能做好。明确教师职责,明确学生权益,家长多理解教师,不要孩子稍受委屈就大闹学校,别把家里的娇生惯养带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就应当接受批评。更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能够站在公理的角度,切实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权利,而不是默然无声,令学校和教师陷于无奈无助的境地。
看来要想成为大教师,除了教师自身努力外,生存环境的宽松和谐与人文环境的健康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了,就如北大当年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一样,大师辈出,学术精进,北大于是成为北大。
2009年9月
共 28 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教师总是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因为法律上的规定使得老师处于这样的地位。教师是育人的,三尺讲台,便是他们的全部,而当遇上问题时,谁来替老师说句公道话。我们听到的声音多数是对老师的抱怨,有谁真正地把他们当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作者文中提到的教育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努力配合才能做好!说得十分有道理,单纯靠老师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其实远远不够。【:月下笛声】
1楼文友: 15:25:25 生活中有许多批评老师的声音,那是被部分老师把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给玷污了。
作为育人的老师,没有批评权,这实在是不知道如何中好,打不得,骂不得,只能是夸,可是一味地夸奖,也不是个事啊。
理解作者的心情! 让文字融入生活!
2楼文友: 15: 2:46 没有理性声音的社会是没有前途和方向的,只有理性的社会注定是陌生和隔阂的,就我们社会而言,就是要荡秋千,动而有尺有度,就我们个体而言,除了要抓紧秋千的绳索,还要不慌不忙。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金银花露的功效与作用
孩子咽喉肿痛
小儿大便干
小孩脸黄怎么办小孩子咳嗽怎么办
弥勒灯盏花种植基地
上一篇:雅韵杂文好女人
- [经典语录]女生多大需要涂眼霜?不是25岁也不是30岁,大部分人或许仅仅只是了
- [经典语录]Mac电脑中如何另设清空废纸篓时不提示?
- [经典语录]冰城限招120人,政府扶持,不限专业,在岗工作也可正常跟进,6月15日报名累计!
- [经典语录]“酒瓶、空白、遥控器”成今年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比赛三金属元素
- [经典语录]唐艺昕晒性感美照,穿着高叉裙大秀身材,纤细美腿十分吸睛
- [经典语录]新纪元古玩艺术品在线模拟器:精品推荐——佳品磁铁陨石
- [经典语录]消息称华为将于 6 月初释出 Freebuds Pro 2 耳机等新品
- [经典语录]像冰箱 微波炉等电器的污渍,不能用碱性太大的清洁剂,这种专用的多功能清洁剂,它是植物萃取精华,气味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