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微调了哪些政策考试强化基础学科计划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2-03-02

1月4日,走进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探秘今年起实施的 元培综合评价系统 。就在几天前,北大公布了417名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候选学生名单,这些来自全国近 00所中学的优秀学子将获得不等的政策优惠,最低可降10分录取,最高可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而他们,正是综合评价系统的首批体验者。

选拔机制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考官人数上。此前每位考生 迎战 到5位考官,而从今年起,每位考生将接受至少12名以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考核。为此,北大投入了280多名教授。

变化也体现在选拔维度上。综合评价系统对每位考生进行初步审核评价、学科基础面试、综合面试、随机抽查笔试、体质测试等考核,试图最立体、最准确地捕捉到每位学生的特点。

变化还体现在 专家委员会 的介入上。在考生接受了全部考验后, 专家委员会 出场,他们将根据考生表现及考官评价,在完全隐去考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逐一评定、讨论,并匿名投票,最终确定每位考生获得的分数优惠幅度。整个选拔考核过程历时近一个月。

动员280余名教授参与,整个考核过程历时近1个月。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介绍, 学校旨在探索不简单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是把考察重点转向更为重要的发展潜能、想象力、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社会感等要素上来。 秦春华强调, 我们对经由这个过程选 的学生有信心,也希望日后能涌现出学校想要培养出的人才。

从200 年算起,到今年,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走过10年。从起初仅几所高校破冰尝试,到今年覆盖全国90所高校的全面开花;从最初因面对有关公平、科学的质疑而谨慎前行,到今年不拘一格、多种形式并存的多元选拔,自主招生经历了从尝试到成长的重要10年。

1月,自主招生的关键月份,部分高校刚刚结束针对特定类型考生的面试,部分高校即将关闭自主招生报名的大门,中旬,更是进入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高校集中公布初审名单的时间。

走进部分高校,近距离观察,201 年的自主招生究竟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政策 微调 。

内容精简,考试强化基础学科 今年,不约而同的, 北约 、 华约 、 卓越联盟 等自主选拔联考学校都选择了精简笔试内容,淡化英语要求,强化数学和物理两门基础学科要求的做法。

大部分学校都将考试科目精简成2大项。其中,以北大为首的 北约 联考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为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核科目为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以清华大学为首的 华约 联考,《数学与逻辑》为必考科目,《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还可任选其一;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为代表的 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 :联考科目分为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和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两类。

联想到多年来,基础学科备受 冷落 的现状。数学、物理成为 香饽饽 着实令人欣喜。数学、物理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其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往往是在越前沿的科学研究中,越能体现出来。

为此,清华招办主任于涵的话值得思考: 今年的自主选拔笔试不再对考生高中所学科目进行全面的知识性测试,而是突出重点,对考生在特长学科上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充分考查,这样可以为更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涌现创造条件。

从量变产生质变 体质测试,从 选修课 变 必修课

今年,北京大学在自主选拔录取中首次加入了体质测试项目,所有进入面试程序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质测试,体质测试在面试时举行。作为首个推行体质测试的高校,今年清华大学也将在以往学生自选参加体质测试的基础上,考虑力争对所有考生全面开展体制测试。

从 选修课 变为 必修课 ,从2年前清华大学的首次 试水 ,到今天为更多的高校所借鉴、推行,体制测试已经逐渐为考生和家长所接受。

就的个人感受而言, 体质测试 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多了一把尺子衡量与考评考生,更为可贵的是,在全社会倡导了一种风气,在基础教育领域里明确地传递一种信息 育人至上,体魄需与人格并重。

联想到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堪忧的当下,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通过招生考试制度发挥引导作用,倡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方向可取。( 赵婀娜)

盘锦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成都治男科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