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妈妈将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体系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3-21

历史上最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

历史上最唯美的十大文学典故。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

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

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

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之类的人物。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

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

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典见《昭明太子集。陶靖传》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典见《丽情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

又以两小无猜喻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

如《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典见《李太白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小孩子老是流鼻血是什么原因怀疑得心绞痛台州癫痫病医院地址

痛经快速止痛的小妙招
静脉曲张抹药管用吗
一般的伟哥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