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童年的金色之路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10

今年的雪天比较多,刚立冬不久,已经下了三四场。独自骑着单车走在上班的路上,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老屋,有一种疼痛随寒冷一起袭来。对于老屋的思念,不知为什么,最近几年越发厉害了。这种感觉很奇妙,忙碌起来的时候,几乎忘却了,只等夜阑人静的时候,或者空闲无聊的时候,对老屋的思念就烟一样地来了,说不上是痛彻心扉,就是那么隐隐的,似云似雾又似微风,挥之不去,总在心头缭绕。

老屋其实已经很老了。外面的泥墙经过风雨的侵袭,早已出了很多洞,十分破败,仔细看,还有雨水冲过的流痕。窗户在村子里也几乎看不见了,是那种木棱的小格子窗户,木头早已经有点过劲了,遭虫蛀和潮气的腐蚀,似乎稍微一碰,就会散架一般。不能镶玻璃,只能糊纸或者钉上塑料。但是几年没有人住,风吹日晒,即便是塑料也碎了,在风中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一个病人在呜咽一般。至于门,也是木制的,有两扇,锁头在最上面。我记得小时候总是够不到,需要一次次跳起脚。门板的颜色也是黑土色,料想一半是岁月使然,一半是烟熏火燎,总而言之,总叫人想到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因为年久,每扇门的中间都裂了缝隙,而且越来越大,冬天需用纸糊上,但是有风的天气,纸会被吹裂,也发出呜呜的呜咽声,叫人听了越发颤抖不已。

房檐的椽子也是木头的,已经断得七长八短的,很破败,记得几次父亲想用水泥做的岩子板换掉,终未成行,于是才是这般光景。至于房顶的红瓦,总是高高低低,有的也碎了,尤其是烟囱处,随抹了水泥,但是还是会漏雨,烟囱也塌陷了好几层。叫人不忍目睹。

站在院子里,打量老屋,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要流出眼泪来。就像一个老人,越来越走向了老年,几乎要坍塌下去。我工作以后,其实就很少在家里住,后来,因为父亲视力出了问题,不能自己在家住,于是老屋就彻底闲置了下来。其实我知道,如果屋里有人住,老屋兴许会好一点。如今没有烟熏火燎,也就加快了它老去的速度。父亲走后,本来四嫂说要帮着照看老屋的,可是因为家里出了事也无暇顾及,于是老屋就彻底地颓废了。只有在堂兄四哥想起盖猪舍的时候,曾经问过我:“不然把老屋卖给我吧,留着也没有什么大用途,看着怪碍眼的。”东家的邻居也曾打要买,还给了很高的价格。老公说:“卖了就卖了吧,反正你也不回去,没几年老屋就会倒塌了。”

我征求父亲的意见,他说一切随我。我问自己的心,却无法割舍。为什么呢?我始终也不清楚。总觉得我是从那个地方长大的,觉得有什么东西落在了那里,觉得只有老屋在,我的心才会安定。它可以破败,就是不能失去。失去了,好像灵魂里就丢了很多分量。

或许是在这里我生命中最美的女人留下过身影;或许是在这里,我生命中最坚强的男人留下过足迹,或许是在这里我生命中最可爱的天使留下过笑声。

还是在老屋不老的时候,母亲在这里生下了我。虽然仅仅五年的时光,但是我从邻居和父亲的嘴里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心灵手巧,家里外面一把手。如今我留有她的刺绣,我不敢想象,如果她还健在,我的生活该是多么圆满。

在这里我整整生活了二十四年直到分配工作。这里见证了我成长的所有坚信,这里见证了我拼搏的所有快乐。就是从这里我走向了属于自己的光明的前程。

我喜欢老屋,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院子里的那几棵树。细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树。一棵是杏树,在端午节时就可熟,只要结了青杏就可以解馋。听父亲说,这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可是没少给我解馋呢。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杏树一开花,我的快乐也就跟着来了。在树下赏花,或者干脆爬到树干中间,掩映在杏花里,闻着杏花淡雅的香味,听着蜂蝶们快乐的歌声,有时干脆叫人面杏花相映红,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事情啊,仿佛那香气也顺着血液流进了我的心里,我闭着眼,也好像迷失在这充满色香味俱全的世界。下小雨的时候,杏花带雨,那是怎样亮丽的景色啊,那调皮的水珠在粉色的花瓣上滚啊滚,晶莹剔透,就是没有落下来,像个不听话的孩子那么可爱。年少的我有时索性就踮起脚尖去喝那花露,润润的,甜甜的,后来读《红楼梦》我才知道原来那是难得的琼浆玉液啊。风过了,雨过了,花瓣开始落了,纷纷扬扬的,尤其是微风吹过,那种杏花雨真是没得眼花缭乱。我经常就站在杏花雨里,任花瓣划过我的脸颊,划过我的身体,最后落在地上。好像是在经历一场人世间最曼妙的洗礼。我有时也把落在地上的花瓣收藏起来,想要留住那种淡淡的香味,可是总不能长久,花瓣就变黑了,腐烂了。爸爸告诉我,杏花瓣是留不住的,但是明年还会开的,不要伤心。有时我也突发奇想将它们埋葬起来,后来看到黛玉葬花,真是感同身受。孩子就是孩子,痛苦是暂时的,很快就被吃青杏的快乐代替了。

其实,我是吃着和青杏一起长大的。当青杏只有黄豆粒那么大的时候,我就摘下来打牙祭,那时核未形成,只有一点点白色,嵌在绿色的杏肉里,放在嘴里,不那么酸,但是很嫩。在七几年那样贫穷的年代,这应该是最好的水果了。可惜我不敢多吃,因为父亲说有些糟蹋。等到杏子涨到指甲盖大的时候,才有些吃头。杏核已经有了白色的皮,但是杏仁还是一包汤,吃起来有点淡淡的苦味。加上外面的杏肉酸酸的,真是酸苦相间,叫人百吃不厌。我那时是一起吃下的,但是仍然不敢多吃,否则牙齿就会被酸倒,连吃玉米饼子都不敢咬,可就麻烦了。至今想起,只有这时的杏子是最解馋的,酸得恰到好处,苦得恰到好处,嫩得恰到好处。而且杏子表面的颜色,有些淡淡的紫色,配上浅浅的绿色,正是相宜。尤其是微风一吹,它们在树叶间摇曳,那种感觉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捉迷藏。也就越发勾起我的馋虫来。往往跳将起来,采在手里,送进嘴去,细细品味,莞尔一笑。

其实杏子真正成熟的时候,往往没有了这种兴味。倒是院子里的那棵秋白杏树,杏子别有风味。要到中秋节前后,杏子才可以成熟。说来好笑,这个杏树的树杈长满了刺,一般人很难爬到树干中间去。而且这棵树的杏子没有成熟的时候,杏肉又硬又涩,十分难吃。但是成熟后,表皮是白色,掰开杏肉来,会沁出白色的汁水来,甜而不腻,满口生津,回味悠长。那时,各家的杏子早已熟过,这种秋白杏就成了奇珍异果,惹得孩子们翘首仰望。真的,后来,我吃过很过名贵的水果,但是总也找不到吃家里秋白杏的感觉,为什么呢?始终不得明白。或许是缺少了家乡的水土的味道吧,或许是时位移人吧,或许那就是藏在记忆里无法替代的美味印象。

院子里还有一棵海棠果树也是独具特色的。对于它的喜爱,花优于果。往往在杏花凋谢后,杏子还没有长出来,我正茫然若失的时候,海棠花就合适宜地盛放了。我喜欢它的含苞待放,白绿色的骨朵,衬着浅绿色的花托,在我的印象里,只有白和绿相互辉映才是最美的雅致。海棠花其实很心齐的,昨天还是花朵的,今早起来一看,啊,满树的花朵,我常常是被讶住的,年幼无知的我总觉得一定是花仙子的秘密命令,它们才开得如此齐刷。花朵全部盛放的时候,就是那么白茫茫的一片,满树的白,仿佛像瀑布一样要流淌下来。后来读到岑参把雪花比作梨花,我觉得好到了极点,因为它不仅写出了雪花外在的形美,而且写出了雪花内在的神韵,一种动态的美感。其实,雪花怎么可以和海棠花媲美呢。那一树的海棠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香气浮动,弥漫扩散,我一直以为海棠花是很泼辣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你不想闻都按捺不住。尤其是初春的中午,阳光暖暖的透过花的缝隙照下来,好像花香也进入眼睛,浮在身上,流入心里。我常常是一只手拿了一个玉米饼,一只手拿了一把蘸着酱的葱,在树下慢慢吃,偶尔有花瓣落下,成了最好的佐餐。那心情,好像在吃满汉全席。那滋味,美得无法描述。那幸福,真是千金不换。现在想来就是儿童那种天真的思想吧,把一切都镀上了童年金色的光泽,一切美得那么金光闪闪。

闲下来时,我也会仔细地端详那些花,往往是三四朵一簇,开向不同的角度。不像杏花只一朵。这就是我觉得满树开放没有缝隙的原因。每一朵花,花蕊也是白色的,偶尔带一丝绿,点缀得那么得体。花瓣背面的边缘处,还有淡淡的粉色,我极是喜欢,好像是粉色自然而然渗透出来的,隐隐的,淡淡的,远看有,近却无。即便是哪个丹青高手也难描摹的吧。

海棠花瓣凋零的时候,花瓣雨要比杏花更好看,真有点下雪的意味。而且还说香雪呢。花瓣落满一地的时候,我真想躺在上面做一个甜甜的梦,可是父亲总是说,初春气温低对身体不好,所以这个愿望也就一直没有实现。后来,我去过许多地方旅游,看过很多南方的名花,但与海棠花比总觉逊色一点。茶花太艳,有点刺目。玉兰太孤独,稀稀疏疏的一树。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树,花开得颜色过于奢侈,总觉得浓得化不开。于是盼望春天海棠花开。

海棠果个子不是很大,指甲盖那么大小。我极喜欢的是深秋时候,果子全部变红了,挂在枝间,像是一个个洋溢的笑脸。这时的叶子往往很不起眼,火红的果实也是一簇簇的,等到快上冻的时候就变成了紫红色,摘下来吃,会有很小的糖心,加上一点点的凉意,口感非常之爽。要么就叫它熟透后自然掉落,那时的已经不脆,面面的,甜甜的,绵长得很。而我也喜欢冬季冻了它,用凉水一化,那感觉可比吃冰棍强一百倍。自然的果味,自然的水味,凉而不冰,爽而不腻。真是美得没法说。经常是坐在火炕上,围着火盆,丝丝缕缕地吃,百吃不厌。

其实,院子里只有三棵树,就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三棵树,但是却陪伴了我整个的四季,也陪伴了我整个的童年。春看花,夏秋冬吃果,秋天也可以看树叶奇妙地变身,冬季还可以在树下堆雪人过家家。从没想过,如果没有这几棵树,我的童年该是何等荒凉和乏味,苦涩和单调。当我看遍了世间的美花,我终于明白,其实最美的花一直开在童年。当我吃遍了世间的美果,我才知道,其实最美的味道已经留在了童年。那是一种自然的陪伴,那是一种上天的馈赠,那更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的香格里拉。那是一种符号,那是一个标记,那是一种印痕,那是一种永恒。

如今,老院老了,我却听见它一直在喊我回去。童年是回不去的,但是老院是一条通往童年的金色之路,通过它我就能看到我曾经的贫瘠却熠熠生辉的童年,我贫乏却活色生香的童年,我穷苦却丰富多彩的童年……

共 405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写作者对老屋的深情,写得真挚感人。文章首先描写了老屋的破败样子,写出了老家人要购买老屋而作者不卖的故事,这个故事写出了作者对老屋的深深眷恋,文章真切地写出了不卖老屋的原因。文章的重点,描写了老屋中的三棵花树,围绕三棵花树讲述了作者在老屋里温暖地成长和生活的情形。从灵魂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和老屋的感情,写出了不卖老屋,现在越来越多地想起老屋的原因。文章叙述具体,描 切,情感真挚感人。好文章!【:春雨阳光】【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2: 9:20 作者对老屋的情感,通过对屋子的描写,对院中三棵树的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似乎都越来越怀念过去,这种怀念,更多的是故乡情。 语文教师

回复1楼文友: 19:5 : 7 老师真的辛苦了。谢谢您对文字的善待。

回复2楼文友: 19:54:06 没明白下面的图是什么意思,谢谢您的光临。春。

楼文友: 20: 2: 0 写对老屋的这份情,用24年的生活为铺垫,点点滴滴的记忆在作者的笔下浓缩为对青杏树、白杏树与海棠树的记忆,青杏带来的快乐,白杏带来的翘望,海棠花带来的梦、海棠果带来的美味,已经成了老屋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在童年的梦里。离开故乡的日子不用再多写,那份难忘也让人想像得出。结果道出了主题写老屋更是为了写曾经的贫瘠却熠熠生辉的童年。二者紧密相联。浓情感人。

回复 楼文友: 21:52: 0 感谢共鸣。辛苦了。

4楼文友: 18:59: 4 散文是谁都能写的玩意,想到哪写到哪,自由得很。其实,要想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千人一面的东西,谁都会写,一样的去参观,一样的去玩水,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更不易了,那必需具有独特的眼光,善于发现,让人感到,你的看法独到,想法有新意,有灵气,给人启迪。

看一样的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找出文眼来,通过这一点发射出去,来布局谋篇,让其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如看一棵树根,无需去挖其根,只要观其枝叶,便知其根的走向、粗细及长度。靠的是知识的积累,靠的是生活的厚度,靠的是捕捉瞬间的信息,靠的是敏感等等。

散文写好后,要放上几天,再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给了读者什么?自己被感动了没有?不能感动自己的散文可说不是好的散文;感动了自己的散文也不一定是好散文,有些作者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说这样写出的散文能给人力量,能给人向上精神,还能给人启发么?

最后,要说的是散文一定要美,混然天成,就像是出浴的少女,清纯、隽永、干净。我想具备以上,应是好的散文了。

一岁宝宝脾虚如何调理

薏芽健脾凝胶

薏芽健脾凝胶吃多久

悦而维生素D3滴剂好吗
弥勒灯盏花基地
宝宝健脾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