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太阳能发电累计上网电量已超450亿千柔软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4-17

18日记者走进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盛天农业种植基地,一项“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正在此间“试水”运行中。

图为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棚顶发电 棚下种植”农业科技大棚。

所谓“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是将、现代种植农业相结合,一方面系统可运用大棚直接发电;另一方面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光源可以穿过大棚,在大棚内实现栽培,并利用电能完善通风、照明、补充光照等设施。

图为正在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内劳作的盛天农业种植基地“员工”。

“单纯的农业种植,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决定立体式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实现农光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该基地负责人王豪说。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面积达284公顷,项目计划装机总量达 5兆瓦,其中一期5兆瓦(设施冬暖大棚256栋)已施工完毕;投资2.4亿元人民币的二期20兆瓦也如期开工。

王豪介绍,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后,在直接为大棚补光的同时,驱动水资源灌溉,同时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植物快速增长。

图为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光互补模式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大通县主管农牧的副县长陈万才介绍,“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是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铺设发电装置后,既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又实现光电转换,不仅可实现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还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结合起到示范推广的典范作用。”

另据了解,针对大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的光照优势,该项目农光互补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电网提供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8万吨,同时可实现就业700余人,实现脱贫 00余户。(记者 罗云鹏)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浙江中医妇科医院

云香精能治疗湿疹吗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用量

宝宝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威门热淋清颗粒的作用
郑州银屑病医院地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