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我陪爷爷回草原kisi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7-22
我陪爷爷回草原,关于陪您一起看草原的介绍
开头的话:
四十多年前,爷爷和本溪500多中学同学一起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来到当年的昭乌达盟(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成为了一名“本溪昭盟知青”多年来他们这个群体互称“昭盟同学”或“盟友”
因为这座纪念墙…
我来寻找当年的爷爷
四十年后的今天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为了举行“本溪知青点旧址”的纪念墙揭幕活动,爷爷和50多名当年的昭盟知青伙伴相约又回到了当年放牧过的巴林草原。我有幸陪伴爷爷参加了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下面就把我这次回草原的故事讲给大家。
一、回草原的路回草原的路~在本溪知青的旗帜下
据爷爷讲,1976年8月2日是他们当年从本溪出发赴昭盟的日子,这次活动为了照顾几位从国外或外地赶回的同学,把活动定在了7月29日。我们28日上午从本溪站出发,在沈阳北站乘坐经过彰武、通辽到大板的火车,坐满了大半个车厢。从本溪站汇聚开始,这些爷爷奶奶们就都兴奋得像孩子一样,一路上谈笑欢歌、拍照合影,他们也不知道累,真的比我们小学生还喧闹。不知不觉中10个多小时的火车就把我们送到了巴林右旗所在地大板。
回草原的路~送行的亲人
回草原的路~本溪站检票
回草原的路~跟爷爷在一起
回草原的路~沈阳北站候车秀
回草原的路~海申点的旗帜
回草原的路~西去列车的窗口
我特意问过爷爷,那里为什么叫“大板”爷爷说那里很久以前就是一片草原,当时只有零星分布的蒙古包和简陋的王爷府,是康熙的姑姑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王爷时在这里建造了许多砖瓦房舍,当地人称其为“伊和板升”即大房子之意,“伊和”是蒙古语“大”的意思,“板升”是房子的意思。“大”取汉意、“板”取蒙音,看来“大板”真的是民族团结的产物呀!
回草原的路~右旗中心叫大板
回草原的路~罕山已是景区爷爷当年曾去过,那里可是大兴安岭耶!
回草原的路~西拉木伦河它也是流入辽河的水,河上的巴林桥更是有故事的!
回草原的路~索博日嘎(白塔,当年爷爷他们坐了三天拖拉机去那里会战修桥,打了一个月的石头,返回前还去罕山为房东家拉了一车柴禾)
回草原的路~套汉子爷爷也做过这样威武雄壮的马倌哟!
二、草原上的墙
“本溪知青点旧址”纪念墙是当年的白音汉公社林场青年点同学集资修建的,他们青年点的旧址在距大板1个小时路程的小路边一个漫坡沙地上,当年的痕迹已经看不到一丝,现在只是一片沙漠草地,这里周边都是树木和沙地,远处能看到漫步吃草的牛羊。听说这里离查干沐伦河很近(西拉沐伦的重要支流)当年爷爷他们在这附近的那斯台挖过水渠,不知有多长,但有三、四米深。他们睡在雪地的帐篷里,最后没有菜了,粮食也不多了,就盐末吃苞米面饼子坚持到底。
草原上的墙~奔向会场
草原上的墙~爷爷奶奶们,快来吧!
草原上的墙~会场彩旗
草原上的墙~蒙古包前留个影
草原上的墙~蒙古包内好纳凉
草原上的墙~这些碎块,可能是当年白音汉青年点的吧?
草原上的墙~草原鼠在哪里?
会场上,显得很高大的纪念墙蒙着红艳艳的绸布,周围插满五颜六色的彩旗,还临时搭起了两个蒙古包。天气虽然很热,可是看爷爷奶奶们却是兴致不减,我紧跟在爷爷身后大步走向会场。
草原上的墙~敬个队礼
草原上的墙~陪伴着幸福
草原上的墙~欢乐的纪念墙
大人们在阳光和蓝天下一个接一个的讲话,我听不太懂,但从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听得高兴,当地的许多村民和领导也来参加大会。我还上台代表本溪昭盟知青的第三代讲话,祝爷爷奶奶们玩得开心,祝草原上的亲人们幸福快乐,现学说了两句哈斯巴根爷爷从呼伦贝尔发来的蒙古语给大家助兴。
草原上的墙~青春记忆,一生的感恩!
草原上的墙~激情的诗篇
草原上的墙~我向亲人们致敬
草原上的墙~请听我说的两句蒙古语呀
揭幕仪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草地上临时搭的遮阳棚里一起吃手扒肉、大人们唱歌跳舞,我在草地上寻觅小草小花,观察草原鼠的洞穴,后来还骑马做了一回小小马倌,都玩得真是开心。
草原上的墙~用手又用刀的手扒肉
草原上的墙~虽说有点硬,我也没少吃
草原上的墙~爷爷扶我跨骏马
草原上的墙~我学爷爷做小小马倌
三、海申村的家
当我们从白音汉会场刚回到大板的宾馆,海申村来迎接我们的横幅就打在了门口。海申村是爷爷他们插队的地方,当年他们是羊场公社海申大队青年点。海申的全称是“海拉逊扎拉嘎”蒙古语“榆毛子沟”的意思,可见很久以前那里应该是草木茂盛的地方。
海申的家~等侯亲人
海申的家~家人迎到宾馆前
迎接我们的车队一路从大板出来,还没下G303国道,就看到前方一簇簇的树木和一片片的草场,爷爷说这片地方叫巴彦塔拉,蒙古语就是富裕的地方这里是当年的一个公社,现在叫巴彦塔拉苏木,我国蒙古族地区的乡镇叫苏木村叫嘎查当地人习惯把村庄叫营子听得新鲜吧?爷爷当年与生产队几位马倌赶着300多匹马就是在这一带借蒙古族公社的草场放牧,他在这里结识了达兰花大马倌古劳格、牛倌巴特尔,白音宝力格的羊倌苏和,莫日古其格马倌赵四。爷爷当时是小马倌,蒙古语叫阿都泌夫,夫蒙古语的读音在夫和忽之间,就是孩子、小子,阿都泌夫就是牧童,在当地人称红小子临行前里教我学几句蒙古语的哈斯巴根汉意为玉柱爷爷当时是达兰花蒙古营子的小学生。记得爷爷还给我讲过羊倌的妹妹阿塔玛要与他换黄军帽的故事,他说如果当年要换了,也许我就没有现在的奶奶了,大人的事情听不懂。
海申的家~车窗外的巴彦塔拉
海申的家~干渴的草原
海申的家~爷爷的牧场
海申的家~返乡路上。
放眼这无际的大地、干旱荒凉的草原,真的能感受到眼前这些本溪来的爷爷奶奶们当年的困苦和坚强。当年他们没有电灯,吃水要到7里多远用驴车拉,赶上春天风沙大的时候,种在垄沟里的小苗就被沙子埋上了,这一年就没收成了。村里人说:种一坡、收一车、打了一簸萝,可想当年生活在这里是多么艰难。据说当年他们从大板到海申只能坐每天一班的客车到羊场,再走60里的荒草地沙路,要用一整天的时间,现在走这条新修的乡村路只用1小时。
海申的家~海申村口关奶奶眼圈湿润了
海申的家~杨奶奶给我讲那个当年
海申的家~我也要记住这个地方
说话间我们就来到了海申村口,爷爷奶奶们都深情的在村牌前留影。村口不远就是爷爷当年青年点的旧房子,很大的房子现在是两户村民在住,我一只手拿着村里麻奶奶给的雪糕吃,另一只手摸着院子里黑驴的脸,大家又提起了当年路爷爷拉水的毛驴,老乡说这头驴养得壮实,本溪青年走后生产队用它到西乌旗出场放牧拉行李车,被人偷去了。大家听得一阵惋惜,不知不觉中我对这里的马呀、驴呀什么的也就倍感亲近起来。
海申的家~大队会计问没来成的谢爷爷
海申的家~这头黑毛驴一万多?
海申的家~海申点的旧房子
海申的家~大磨31号,我们今晚的家
海申的家~草原羊肉串
海申的家~我吃了几串呀?
海申的家~蒙古族风味酸奶,真的好吃!
海申的家~村里的陆爷爷教我射箭
海申的家~我也弯弓射大雕
海申的家~哼哼叫的大肥猪
我们傍晚住到海申四队门牌号是大磨31号的赵爷爷家,也就是这个营子叫大磨。这家的主人赵爷爷,当年是青年点谢爷爷的学生,后来做过几任村,他说:“欢迎姐姐和小朋友们回家”当晚吃的蒙古风味酸奶和拷羊肉串,都好吃得不得了,真有到家的感觉。饭后吃西瓜时我把瓜皮扔到猪圈里,看着大肥猪哼哼叫着抢食吃,也很好玩。来时爷爷一再说蒙古高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天我已看到,他说的晚上星星又多、又大、又亮,可惜疯玩一天太累,我一觉睡到天最有效亮,没看见。天刚亮就被爷爷叫起来了,几位爷爷带着我奔营子外的后山坡看清晨草原的景色。爬大坡、过深沟,有时路爷爷还拉我一把。山坡稀疏的小草下露出干旱的沙土地,小花开放的也很鲜艳,往回走的时候牧人们已经在赶着羊群往草地上来了。
海申的家~我到草原来
海申的家~爷爷等等我!
海申的家~沟壑挡不住
海申的家~艰险何所惧
海申的家~跟着爷爷们走
海申的家~需要大人拉一把
海申的家~路爷爷说我“真中啊!”
海申的家~走过荒原见绿野
海申的家~小花与草原鼠为邻
海申的家~姐妹花开在草原
海申的家~洁白别有一番景
海申的家~有绿陪伴不孤独
海申的家~鼠家门前也栽花?
海申的家~三朵本是同根生
海申的家~早晨的牧羊人
海申的家~好多的羊啊!
我们返回赵爷爷家时,几位昨晚住在原青年点房子的奶奶们也回来了。路爷爷提议去三队看看,三队叫敖罕大巴,据说离这里有五、六里地远,可是大家都一致响应,我也自然要去看的。大家说走就走,一路上议论着当年的故事,一路观赏路边草地、山坡的树丛、野草野花。爷爷奶奶们最感兴奋的是家家都有能够自动出水的机井和院子里绿绿的菜地,他们又从当年路爷爷赶驴车拉水说到了当年吃水、吃菜的不容易了,我听得不太理解。大家快到三队营子头上时,我爷爷奔着路边的山坡就往上跑,有人说骆驼蒿见到“骆驼蒿”了,我爷爷的名叫“骆驼蒿”原来就是这里的蒿草呀?现在看着骆驼蒿一堆堆的是嫩绿色,许多爷爷奶奶都说这骆驼蒿长得真好,当年只能看到被啃食得剩下干枯的老根,青年点没柴烧时还挖回去烧火,看来草原的保护有效果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好多了。
海申的家~去熬罕大巴
海申的家~路边的野花好漂亮
海申的家~家家有井今胜昔
海申的家~看羊儿喝水
海申的家~幸福菜园欢声多
海申的家~碾出了多少粘糕和炒米?
海申的家~都来喝口家乡的水
再回到赵爷爷家已经是中午,院子里的大锅飘着,不一会儿大盘的手扒肉就端了上来,这羊是赵爷爷家放养的,用刀和手扒下肉来吃确实又是一番风味,桌上还有前院尹奶奶送过来的黄瓜和西红柿,大家和赵爷爷请来陪同的乡亲们边吃边回忆当年用水、吃菜的不易。
海申的家~看文静的于奶奶吃手扒肉
海申的家~张奶奶也不示弱
海申的家~方奶奶更厉害,可惜黄奶奶没吃到!
午饭后赵爷爷和几位村民送我们到村口,大家依依不舍的在村牌前合影道别,我们就踏上了回大板、回本溪的路。
海申的家~青年点前再合影
海申的家~我新结识的好伙伴
海申的家~我新结识的好伙伴
海申的家~村部门前留个念
海申的家~依依惜别的时刻
海申的家~赵爷爷送我们到村口
四、爷爷的草原
来巴林草原两天多的时间很短,但那里留给我的记忆却是很多。爷爷的草原、爷爷的小红马、爷爷的骆驼蒿,我都看到了,但爷爷说都不是当年了。草场少了、马群少了,四、五百一群的马群更没有了,骑马放牧的马倌很难见到了,就更无处看套汉子了。爷爷当年骑的那匹小红马,他可是喂过它鲜玉米,生病时还骑马去20多里外的巴彦塔拉供销社买回蛋糕给它吃的,爷爷说当年它4岁口,现在它在那里呀?前天在白音汉会场大家轮流骑马照相时,爷爷也照了一张,可是他没像别人那样高兴,我知道他是马倌,他心里是盼望能够骑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可当时人太多,大家都在等着一匹马摆拍照相,他不会因自己而让大家扫兴的。他在本溪就特意带我去郊外的小跑马场玩过,可是爷爷直说他当年的小红马又快,又不颠,还听话,可是谁又能有本领真正的穿越回当年呢?
爷爷的草原~海申的马母子
爷爷的草原~墙上的马他也不错过(大板套马杆酒厂门口的宣传画)
爷爷的草原~荒地上的废弃马鞍
爷爷的草原~荒地上的废弃马鞍
爷爷的草原~爱马,也能及驴。
爷爷的草原~不能奔跑不开心
爷爷的草原~为我牵马盼我长
爷爷的草原~在本溪骑马
爷爷的草原~放不下的是马
爷爷的草原~在本溪爷爷教我骑马
爷爷的草原~爷爷看我练蒙古舞:草原小骏马
爷爷的草原~爷爷看我练蒙古舞:草原小骏马
爷爷的草原~成都宽窄巷子砖雕的马不忘拍照
爷爷的草原~北戴河疗养爷爷也照马
爷爷的草原~北戴河的雕塑马爷爷也要骑骑
爷爷的草原~漫山的骆驼蒿
爷爷的草原~骆驼蒿,爷爷的草原魂
爷爷的草原~骆驼蒿前开心笑
爷爷的草原~谢谢你们,理解我的爷爷
爷爷的草原~谢谢你们,理解我的爷爷
爷爷的草原~谢谢你们,理解我的爷爷
本溪昭盟知青的爷爷奶奶,巴林右旗的乡亲好友,都是爷爷一辈子的亲人,也就是我的亲人,有机会我一定再与大家相聚。我再开学就是二年级了,我要赶紧写作业,不让大人操心,他们就会再带我出去玩的,我会提议再来巴林草原,还要去哈斯巴根爷爷的呼伦贝尔,一定让爷爷骑马在草原上跑个够。
这次陪爷爷回草原,我才真的理解了爷爷为何念念不忘他的草原,他的小红马,他的骆驼蒿。
昭盟,巴林右旗,大板,海申,我会永远记得那里有我的家!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草原
草原属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上生长的多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地区。世界的草原早有定义:Steppe,Prairie,pampas,veld,savanna。分别是专指蒙古高原草原,以及专指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热带的有树草原。草原储存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总存储量的34%,有重要碳汇功能,要认真保护。
洛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漯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漯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洛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漯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漯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