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故乡在情就在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12
写了一晚上的字,全身有些酸累,还是了无睡意。此时有些风吹进房间,起身走到窗前,准备拉上窗帘。
不经意的抬头,远处天边,一弯浅月,却没有往日繁星点点。倚窗独望,天空寂寥,或是空气有些冰冷。
冬日的月色,薄薄的,镀着一层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夜空不是很明朗,偶尔有猫须似的小雨扎眼,若有若无。
他们说,北方下雪了。于是我感觉到些许的寒意,即使这里是南国,还是受着北方雪天的冷空气影响。一种淡淡的思绪散开来,感受那片洁白的飞雪飘过记忆。心底,有种温暖静静的流淌。故乡那个宁静的冬夜,就是我的外衣。儿时的冬夜,寒风虽凛冽,一家人却守在一起,躺在床上,我靠着枕头,拥着被子,捧着书静静的读看。弟弟们则在床边,听奶奶叙说着过去的故事,享受着那份安详的温暖。
冬夜,很少有些这样的心境。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心情,对于此类不依计划与安排而发生的事情,我一直是心存向往的。喜欢在偶然的不确定因素中去寻获一种欣然的惊喜,这也许就是我习惯了漂泊的原因吧!何况,所要写的是:故乡,这是我心之依的一个地方。
长年离乡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乡亲是否安好?
因此越走近故乡,内心就越发焦心。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每次踏足乡土,这种由心底而起的彷徨之感便无法抵抗,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不禁想起我的童年,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日子一天天逝去,故乡在心中,已演变为生命的图腾,无论是出于何种心境,都会晕染出无边的思念。
如今,经历了年月的漂泊,也终于厌倦了奔波和劳碌,所以对故乡平淡的生活就更加向往,向往那份惬意和安然。
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充满着诸多意味的村庄。经过了多年的沧桑之后,再次要去面对她的时候,心中竟是像要见一个陌生人般的局促与忐忑。缘何如此,如果仅仅用语言和笔墨来形容与概括,很难完全。就像是我无法完全而清楚的向身边的人表达我对其心之所依的原因一样。所幸,这是一种完全自我的一种情感,而不一定要获得其他人的理解。如果说曾经在这里生活并有着许多经历之后的我,对这个村庄是情有独钟的话。那么,此时我这般如小孩子一样的惶恐与不安用“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来形容之,倒也贴切而不显得矫情,造作。
有人说过:“旧梦重温,是这个世界上最煞风景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大体是这样的:“距离和想象力是奇妙的,它会把曾经发生的事情,在记忆里变得抽象与唯美,岁月越长,记忆的光彩也就越加的绚烂……然而,现实与想象,从来都不会相同与一致,两者间总是有着很大的距离与不同。”与这句话类似的还有“相见不如怀念。”但也记得有哲人说过:生命需要平静,需要卸去重妆之后穿过那空旷无人的剧场,让自己的心灵被时空悬置起来,接受平静中产生的思想和智慧的烛照。我大概就是怀着这样的矛盾怀想着这个故乡的。
自从十六岁离开故乡,已经无数次地经历这种往返了,却依然激动不已,怀里抱着那些为乡亲们精心选购的礼物,生怕被人拿走似的,紧紧地搂着。脑海中不时会臆想出几个小时后与乡亲们见面的种种场景:一辆出租车“嘎”地一声停下,在乡亲们惊愕的注视里,我从车里微笑着走出来;也许乡亲们赶着那群牛羊,正走在我家的老屋后;或许他们正在院子忙碌着,我飘然从天而降……满院子惊呼与笑声。
每一次走近故乡,都禁不住心潮起伏,那些久远或是不远的事总能轻而易举地占据我的心间。总之,只要走近了这片绿意盎然的田野,我便满心欢喜,因为我在靠近它的时候,就是靠近这片拥有我数不清的童年记忆和成长的碎片。
小时候,印象较深的是我七岁那年走丢了,在那个绿意盈盈的春天里。当时母亲告诉我,她就在一片小松树林子旁,要是见到松树了,就找到她,我就找啊,找啊,一直走到天黑,也没见到我想象中的松树林。明知越走越远,越走越陌生,都不知走到哪里了,可还是踩着细细的、软软的土向前走,还在找那片松树,身体两侧全是绿绿的禾苗。后来,从城里回来的乡亲把我带回来了,我不记得我走了多久,只记得,坐在那位叔叔的自行车后,很长时间,才到我们村的地界,并在地界边上看到那片矮小稀疏、泛着浅浅的绿色的松树林边找到了母亲。
我儿时的记忆总是与吃有关,因为我的童年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挨饿岁月。在农村,普遍家庭一日三餐都吃稀饭,吃的是自家腌制的咸菜、萝卜干。家里主要劳力,一餐吃七、八海碗还嫌不够饱。我们做小孩的至少也得吃三四碗,不因好吃,只是饿,不填饱肚皮不行。改善生活的唯一盼头是一年四季中的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家家户户便会比排场似的把平时省吃俭用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杀鸡宰鸭、刈猪肉、抓塘鱼、做豆糖,蒸年糕……几乎倾尽全有,人人都不愿输在面子上。邻居们平时要好的,也会互赠些自家多了别人没有的节品,以充实节日内容。做小孩只管高兴得欢天喜地的,互相掰着指头数点自家做了几样菜,全不知道这丰盛佳肴后面藏着大人几多处心积虑和不容易。每次享用节日大餐后,都会有那么几个小孩吃撑了,伤了肠胃看赤脚医生。难受时心里还怪着大人平时怎不摊平了拿出来吃呢。
在那片田野的哺育下,我慢慢地长大了,我觉得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每年冬与春的临界线上,总是青黄不接,是最难熬的季节,没有任何吃的,去年储存的东西已经在冬天里吃得差不多了,今年的收成还遥遥无期,还要在寒冷的劲风里播种希望。夏季可算是好了一点,渐渐地绿色占满了田野,绿色是最诱人的了,看着就想将其吞进肚里,似乎任何东西只要泛了绿,就会在现在或将来某个时间,成为人们的美味;秋天可算是喜悦的季节了,整整一年的忙碌在这时候才有了收获,希望被仔细地收回家,被仔细地挑选、分类,哪些是留着吃的,哪些是卖的,哪些用做明年播种的。就这样,一年的吃喝被计划着享用。记得童年时我家过中秋,过节前的几天,母亲都会把所有的月饼、花生、柿子等全部拿出来,摊在一面鼎口大的竹制大箕里,当着我们的面清点数量,然后按劳动付出的多少分成五份,小孩三份,两份是父母自己的。在我们确认公平后,便拿了自己的一份各自保管存放起来。然后暗地里比试谁自制力好管得住嘴巴,能成为最后一个拥有者。我们兄弟三人约摸相差一两天便全部告罄了。自制力最好的总是父母。当我们吃完各自的过节食品之后,心中难免有失落感的。母亲却突然变戏法似的把她的一份捎到我们眼前。后来我问母亲,您不喜欢吃月饼吗?她笑呵呵的说道:那时你们那么饥饿,我忍心吃吗?
早几年,我想起老家的一味药膳:海马青炖鸡汤。据说那是长身体最有效的补品。用干海马和未下过蛋的小母鸡一只一起炖,连吃三次。然而,当花了一番心思把鸡汤做好后,儿子得知要喝这样下了药材的鸡汤时,皱着眉头,作痛苦状,商量可不可以不喝。没想到,海马鸡汤的甘甜,美味的食品,在这个年代的孩子们身上,竟然有着天壤之别!从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食物的崇拜、渴求,到改革开放后,人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变化。社会确实跨进了一大步。而现代人面对满席佳肴,还嚷着说没食欲。
故乡,是个温馨亲切的词眼;故乡,是关山万重也隔阻不了的游子心头一缕乡愁;故乡,是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无论走多远也不改的一口乡音。我常常为自己有个故乡而心存暖意,尤其是在深深的梦里,在钢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时,故乡大片的田园,故乡袅袅的炊烟,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童年往事……它们就像一群跳跃着的精灵,丰盈着我的梦境,占踞了我的记忆。恬梦无数,页页总关乡情。
记不清故乡那条路,重复着我多少脚印?如果把它们拣起来串,应该是几本厚厚的书吧。记得刚离开家乡那些年,家乡与现在居住的城市,还有一段距离。城乡之间还有一截区别,城市供应口粮,农村自种自给;农村住平房,邻里一个大庭院和睦相处,那时每次回家乡,心情总是无比激动,想着自家的院子,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井一巷,晒谷场里金黄的阳光,乡情全融在这些熟悉的细节里。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家乡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家房子后面竹屏风一样的青竹堤没了,池塘没了,小河没了,原来高高的两道堤坝也没了,听说是土地重新平整。印象中无垠的田园有了新的形状,原来没路的地方变成了平坦的公路。因为所有的路都在修,所谓的村村通工程,村村要有水泥路,村村要统一面貌。回家的车只能走田地头,坑坑洼洼不好走不说,还被坏掉的车挡住了去路,把我们撂到了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个地方,我只好打,叫乡亲来接我,他们开着小农用车来了,绕了很远的路,才把我带回家。现在,连我家屋后那条蜿蜒小路,也摇身变成一条宽且直的道路。看到这些变化,还是很有感慨的,本来很宽的乡村路,滑稽得只在中间修了窄窄的一条水泥路,只有三米多宽,两侧还要用沙土垫平,村子里,家家统一换了黑漆的大门,统一换了铁的院墙,统一被刷上银粉,白白的……
在我的记忆里,乡路是弯曲的。故乡的山路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我的血管中。乡路没有一条是平坦通直的,都依山傍水或顺势起伏和曲折。路的命运本身无法改变。这种命运对人来说,是绕道而行还是顺势而生,这成了人们对命运的角逐和选择。乡路弯弯,就像那毕生飞翔的大雁,与其说它们在追寻春天,倒不如说他们在寻找幸福,弯弯山道,铺满了幸福的追寻!特别是四季中,弯弯的小路把田野和村庄剪成若干个方正或椭圆的小块,像条条丝线把田园和山坡分割成多姿多彩的画面,有的翠绿,有的青黄,有的红艳,有的灰白,它们似片片相依而合的拼图,紧凑而又自然的镶嵌在大地上。我的父辈在乡路上一生行走,从朝雾到晚霜,从少年一直走到暮年,几乎踏碎了每一块石粒,也踏遍了乡路旁四季轮换的青草。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生命与家园的距离,一直行进在渴望和寻求之中。不一样的养育了我们吗?
硬硬的水泥路,硌得脚生疼。村容村貌固然很重要,但是牺牲了村庄的质朴,这样,我不是很赞成。
每个村庄都是一座圆明园,里面都有奇珍异宝,都值得保留。今日的故乡,笔直的公路两旁,不见了昔日错落有致的白墙青瓦的老屋,倒是多了不少各式的工厂。不见了用篱笆墙围起来的小菜园,还有那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就连村口里的那棵老树也不见了。村庄里没有那么一棵两棵老树,村庄还是村庄吗?那一棵棵老树,它们可是村庄里的一张张面孔啊!我记得它们,我想,它们也都会记得我儿时的小名。
夜色弥漫,刺眼的霓虹灯又点燃了我深深的乡愁。故乡,你好吗?键盘敲字,也许并不是适合这样的冬夜,寒气逼人,指尖有些微凉,拢起双手轻呵一口温暖。将文字保存,再轻击退出程序,关闭电脑,带着温暖而宁静的故乡拥被入梦。
这一夜,我会梦到我的亲人、我的故乡,还有那些村庄里的老树,我们将一起微笑。
故居在,情就在。我常常怀念梦里故乡!
共 42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只有活在家乡,那一片熟悉的黄土地,才会知道自己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当我们走遍大千世界之中的山水,才蓦然发现,故乡的,是最熟悉的,亦是最温暖的。记得很多年前,费翔唱过:“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无论在哪里,对于熟悉的地方,始终都是有爱的。山水之间所有的空气与情感都能够泼墨成一幅山水画,父母亲的唠叨,孩子们的叫声,都交织成美妙的乐曲。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去诉说了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从而拼凑出一幅幸福的感悟。关于故乡的种种,能够沉淀心底的,也许是一种渴求和希冀。无论昔日的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回首间,所得的,一直都有了被保留的时候。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故乡的泥土依然是熟悉的黄土地的时候,你是否会回忆起曾经在外拼搏的日子?仰头去看看那一轮月光,看着守护在身边的亲人们,依然是熟悉的温馨。这就是我们所爱的故乡和乡亲。正如鲁迅所说:“人走得多了,也就成了路”只是关于故乡的一切,即使再零碎,也能够拼凑成故乡中熟悉的路途,并且一直走下去。文末,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突出了因社会的变迁,使得乡村过去的景物正逐渐消失,老屋渐趋稀少且多有新建的楼房,村庄显得荒寂。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眷念和对环境的忧思。欣赏美文,倾情推荐!【:雪千寻】【江山部精品推荐01 112616】
1楼文友:201 - 2 :58:08 因为难改的乡音乡情,故乡的人文山水胜过了世间所有的美景,在作者的笔中幻化出风景无数。其实,无论我们走得走远、离得再久,故乡都会是永远温暖照亮、让我们期待归航的地方,就象风筝不断的线,将心点滴拉紧靠拢,让我们终生铭记。这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依依缠绕心间生生不息的暖。问好破简。
回复1楼文友:201 - 09:07:10 千寻,十分感谢你这深夜帮我编审,也感谢你的精彩按语。向你问好。
2楼文友:201 - 00:01: 7 最美是故乡景,最亲是故乡人。不管故乡是如何的变化,于我们内心的那种情感是永远不会变化的。踩着岁月的痕迹,寻找时光的记忆。从时光的记忆里,回忆故乡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那一间老屋,那一口老井,那一条小路,还有那儿时的乳名 都是那么的亲切而清晰,因而对故乡的思绪就更为稠密而厚重,这,无一不在生命里成为一种永恒的美丽。
回复2楼文友:201 - 09:07:49 哈,还是那句话,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楼文友:201 - 05:27:14 一篇好温馨的文字,点点滴滴记录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故乡情牵与共,把我也带入了深深的忘情中那个想念的地方。游子无论漂流何方,始终保持着心与心相连珍藏心里梦中,故乡实则从未远离,这是一篇清晰真实记录时代的文章!问好作者!
回复 楼文友:201 - 09:11:21 十分感谢小村庄的到访,向你问好。祝你创作愉快,佳作频出。
呵,你过誉了,只是心情文字而已。
4楼文友:201 - 11:1 : 7 简,等我好些了再来细看啊!
别上电子书城去了。我不会在那里看
回复4楼文友:201 - 11:14: 4 问好小然然,你什么情况了?身体不舒服?
5楼文友:201 - 21:10:15 欣赏美文!
回复5楼文友:201 - 2 :00:40 感谢到访。
6楼文友:201 - 22:40:56 故乡不但留在时光里,更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故乡永远是就是的模样,不变的是那一片浓浓的乡愁。品读破简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冬夜里那份思乡之情,顺便也了解了破简的不一样的童年时光。深沉厚重的美文,欣赏,问候,献茶。。。
回复6楼文友:201 - 2 :02:54 应该说,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会有苦有甜的 总之,就是怀念咯。
感谢蝴蝶到访和表扬,向你问好。
回复7楼文友:201 - 2 :48:14 呵呵,感谢慕容弟到访。
8楼文友:201 - 2 : 9:55 故乡,总是让人怀想的。或许,提起这两个字,每一个人内心的感触,都会有所不同吧。相同的,则是一种对于故乡记忆的情怀。
比较扎实的文字,生活化,并且让人唏嘘。
问好简单。
回复8楼文友:201 - 2 :49:00 嗯,多谢泽社光临指导,我会努力的。向你问好。
9楼文友:201 - 19:21:00 欣赏美文!好文笔,好思路!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失去读者论坛,那就失去了力量。欢迎朋友互相往来,问好优秀的作者,我永远是你忠实的读者! 我的梦想成为中国当代优秀女作家
回复9楼文友:201 - 22:29:50 呵呵,感谢到访,多谢鼓励。
灯盏花领军企业都有啥
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生物谷灯盏花企业介绍
宝宝消化不良又吐又拉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有区别
宝宝如何健脾胃
上一篇:安波人的文学缘
上一篇:桃源雷与茴的不同风格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