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r神农峰顶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05
一
神农峰顶,梦幻般的雪峰消融了两次;猴山界上,啼血的杜鹃花也开过了两回;斗转星移,人间已经是1971年冬天了。
这年秋天,林彪叛逃的消息传到了神农架。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惊,可在这深山沟里却不过是死水微澜。
张广天是听方狗子说的。
开始他不相信,不是林副统帅吗?怎么会这样呢?后来民兵排长要各家各户把有林彪画像的书都烧掉,他才知道是真的。反正他觉得跟自己无关,依旧困守在那间小茅屋里。
晶晶一门心思地喂养管教孩子,弄这弄那让他吃饱饱啦,缝缝补补让他穿暖和啦,依依呀呀教他学说话呀,根本就不在乎三人以外的世界。她似乎心满意足地做了贤妻良母,而且乐此不疲,一老终身。可是张广天望着衣衫褴褛的妻子、面黄肌瘦的孩儿,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身为男人,不说金屋藏娇,总该让老婆孩子生活得像样一点吧,岂能跟着自己如此受罪?
开始,他想通过勤劳苦挣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白天,张广天主动去干那些最重最累的农活,比如挑大粪、扛木料,这样可以和生产队的硬劳动力一样每天评12分工分。晚上收工以后,他又经常和方狗子一起到山沟里捕捉牛蛙。这是一种很大的青蛙,可以拿到木鱼坪镇上去卖一点钱。村子里那家有红白喜事,张广天也热心去帮忙,他会打洋鼓,就带着青年们打鼓吹号帮人家接新姑娘。他会写字作文,就帮死者家属写追悼词,还在追悼会朗读。他会对着照片在白纸上用铅笔画人像,一些老年人就请他画像,预备死后作遗像。村里人看张广天热心帮忙,往往会给他一点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做报答。
但是这样累死累活,却并不能让晶晶和孩子的生活改善多少。他想长此以往还是不是个办法,得寻求出路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才24岁啊,难道今生就这样困守穷庐、如此度过吗?
年轻确实是人生很大的 ,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倒霉,无论遭受多么沉重的打击,无论受到什么奇耻大辱,只要一想到自己还年轻,还可以生活很长时间,还可能有转机,往往就不那么悲观绝望了。
张广天听方狗子悄悄用暗语告诉他,说别的地方在“捞招聋工”,有些表现好的知青已经到三线厂矿去当工人去了,可张广天一想自己的表现,特别是大队书记对自己的看法,也就不敢做指望了。何况晶晶是回乡青年不能招工,他也不能独自离开。他到一个民办教师家里去借书看,拿回一本他早就看过的《苦菜花》翻来翻去,研究小说是怎么写的,他想学写小说,看能不能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还去大队部医疗室去求过那个老中医,借来一本中医书,背记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药性汤头,心想能当医生也是好的。但是这一切努力都在生活的劳累困乏中半途而废了。
张广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虑过人生前途问题。作为高干子弟,他从小就认为长大了自然会参加工作,不说高官厚禄,成名成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是没有问题的,然后成家立业,吃喝不愁,根本用不着钻营,甚至读书成绩好不好都没关系。文化革命把父母打倒了,大学也读不成了,他才预感到前途危机。他之所以极不情愿地参加一阵革命,又不得不下乡来农村,原本也是为个人前途着想。政治形势个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你只有顺水行舟才能求得生存,世上的人都是这么干的。包括自己的父母,不也得低头认罪吗?为了晶晶,为了爱情而被地方干部整治,他不后悔,而且认为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并没有毁了他寻求进步的路数。
他开始关注外界的形势,晚上到方狗子家去听有线广播。当时农村各家各户都装有广播箱子,由县级广播站播送节目,张广天那“野户”隔村子太远没有装,所以他只好去方家,依旧和方狗子一起坐在那间偏屋里听听。他还瞅空到大队部去翻看报纸。大队部订有三级党报,人民、湖北、林区报,平时根本就没有人看,都一叠一叠放在室里。张广天去了就求那个守的女娃子抱出来让他翻阅。几天后报纸都搬到会计室里去了,原来是那何会计怕“出问题”。张广天也不计较,就到会计室去看。
当张广天知道林彪垮台以后全国都在“批林批孔”以后,他决定发挥自己在学校里爱好学习政治理论和擅长写议论文的特长,一连熬了三个通宵写了一篇批判文章,题目是《林彪“克己复礼”的历史教训》,直接寄给人民部,然后成天忐忑不安地等着发表的好消息。他想这篇文章如果在人民发表了,也许可以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天天晚上到方狗子家去听广播,隔三差五到大队部去翻报纸。他多么希望自己的文章和名字出现在报端啊,哪怕“张广天”几个字只是在文末的括号里,也会影响很大的。可是等了一个多月,报纸广播上都没有反应,也没有听见干部们有什么议论,那稿子如石沉大海。张广天害怕部把稿子退回来,让人们看见了笑话,又经常去小卖部查找信件,也一无所获。他不知道当时这类稿件是不退还的。多年后他随部队首长到人民社去送稿件,还听群工部的一位相识的说看到过他那篇稿子,确实写得可以,但打找当地询问作者情况……他就笑笑没有讲下文,张广天暗自恼火不已。
晶晶见他垂头丧气,理解他的心情,就安慰说,凭你的政治课学习基础,应该说还是写得很有水平的,不过这样的事也要靠机会,一般不可能一举成功,要多写才行。张广天叹着气点点头。然后他又写了几篇稿子投给湖北甚至林区报,也都没有音信,他彻底失望了。
他常常因为前途无望而黯然神伤,独自落泪。当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大都经历过这样的绝望时期,特别是有抱负的青年,都在招工和考学之前抛洒过英雄泪,只不过少有张广天这般凄楚急迫。张广天不只一次拂着晶晶瘦弱的肩膀说:
“对不起啊,让你们娘儿母子跟着我受罪了!”
张广天万万没想到会时来运转,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
二
那是1971年冬末的一天,晚上收工时,贫协组长方德怀突然递给张广天一封信。信封好象在他荷包里揣过几天了,揉坏了边角,而且封口被拆开过。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久违的父母来信了,信是母亲写的:
“天儿,你父亲已经平反了,恢复了职务和工作,我也从干校回到了原单位。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感谢党组织的公正,把我们从林彪的迫害中解放出来。我们从一份内参上知道了你的处境,我们正在想办法来接你。儿啊,你身体还好吗?我们那小孙子还好吗?孩子是无辜的,可千万别让猴子把他伤着啦……”
顿时,止不住的热泪滴在纸上,张广天急忙揣起信往家里跑,进门就失声痛哭起来。爸爸妈妈啊,都两年多了,你们陷身牢狱,儿子流落荒山,天各一方,受尽人间苦难。儿以为今生今世,我再也没有爹娘了,我们就骨肉分离了,我就永远成了一个野人,不,一只野兽,困死在深山老林,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没想到,你们还有翻身之日,儿子还有出头之时。爸爸妈妈啊,你们快来救救我们吧,儿子已经受够了,儿子已经清醒了。你们的孙孙已经快两周岁了,也该让他见到爷爷奶奶了……
这时,晶晶也回来了,张广天连忙把信她看,两人抱作一团,又哭又笑。那猴子不知何事,也在旁边手足舞蹈,瞎帮倒忙。张广天斥道:“行啦,把你也带去!”又抱起雪儿,亲着他的脸蛋说:
“儿子,爷爷奶奶要来接我们啦,接你到北京城去生活,接我们三个到四合院去住,我们苦日子熬到头罗!”他抱起雪儿说:“来,我告诉你喊爷爷、奶奶!”雪儿也就学着他叫唤起来。
晶晶深情地望着他们父子俩,她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但不知为什么,过一会儿就暗淡下来了。
张广天赶紧给爸妈写了封信。估计来不及去兴山拜见晶晶的父母了,他就劝晶晶也给爸妈写一封信,给他们谈谈现在的情况,请他们原谅女儿,接纳女婿,以后到北京去看外孙。晶晶有些犹豫,张广天就自作主张,以夫妻二人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不知道地址,就请兴山县革命委员会转交,一起投寄出去。然后,他们就日夜盼望那改变命运的一天早日到来。
晶晶格外忙碌起来,她想方设法把饭菜弄的可口一些,让张广天吃得开心,而且每天夜晚都在灯下缝缝补补,给孩子添置些换洗的衣服,给张广天的衬衣订好扣子。张广天劝她别做了,到时候爷爷奶奶会买新的,晶晶低头不语,依然一针一线缝到深夜。
张广天就坐在她身边,深情地讲了许多话,这是他以前一直没有给晶晶细讲的。他告诉晶晶,其实自己心底一直不相信父亲会是反革命,父亲从小就参加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四野的一名战将,带着他的师从东北打到海南,全国解放后就在空政工作。她妈妈是空政文工团的演员,外公外婆都是大学教授。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他小时候就天天跟保姆和警卫员叔叔在院子里玩,上学是警卫员和司机叔叔每天开车送接的。到了中学他就在学校住宿,周末才回家,爸爸妈妈会弄许多好吃的给他吃,陪他逛北海公园。他说他们家的院子特别大,中间还有一个大枣子树,种了许多花草,可以游戏,可以纳凉。他的卧室在东厢房,也很宽敞,我们回去就住那儿,晚上可以从窗户里看院子里的月光,看下雨飘雪……
终于,临近春节的一天,方狗子用暗语跟张广天说:“喽有老好老消力息”。原来是他爹突然被张书记派人来叫到大队去了,说是有重要指示传达。晚上要收工的时候,贫协组长方德怀回来了,而且一反常态,笑嘻嘻地告诉张广天,公社来了,说明天有大领导要来找他。张广天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晶晶心里也明白,两口子想早点回家,可贫协组长却拉着他们问寒问暖、唠叨个没完,好象突然成了他们姑舅姥爷似的。他们只好应酬,结果弄得很晚才回去。
没想到就在这会儿,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精明人往往热衷于讨好上司,“猴三儿”也是一样。它的表现已经让主人够满意了,但还嫌对自己不够信任。比如给孩子洗澡,主人就从来不让它干。其实它早就看会了,完全能胜任,可主人连边儿也不让它沾,它渐渐有些不满了。
这一天,张广天两口子很晚还没有回家。“猴三儿”就拿定主意,要抢先给孩子把澡洗了,让他们回来大喜过望,从此更加信任自己。
它舀了一大锅水,抱来一大捆柴,架起火猛烧,把水烧得炮炮开。接着就到处找盆子,可不知道主人把盆子放在屋顶上晒洋芋片了,它怎么也找不着。那就不用盆了,直接在锅里洗吧。
它三下两下把雪儿的衣服剥了个精光,那孩子被弄痒痒了,咯咯笑,“猴三儿”也顾不得逗乐,赤条条地抱上灶台。孩子从没见过这么热气昂昂的,伸着小手指指,嘴里直喊“妈,妈,热,热,”。“猴三儿”也不管他妈呀儿的,提起就往锅里一丢。
这一下可不得了,那孩子一下锅,就被烫得惊喊,乱蹬乱弹,溅出的开水把“猴三儿”也烫得唧唧叫。它忍痛把孩子按住,还吹吹气,心里学着主人说:“别调皮!”
果然,雪儿惨叫一阵之后,就完全不调皮了。它忙去找布巾,找来找去也找不见,原来布巾又让主人当头帕包着出门了。等它回来看时,那孩子在锅里笑呢!他张牙努齿,眼睛成了两个洞。“猴三儿”早就知道孩子笑时该怎么办,就冒着热气伸手抓住他的两只胳膊,提起来蹦蹦跳跳。这一下可好了,孩子脱了许多皮肉,几乎只剩下一副光骨架了。
它想,怎么样,我比你们还洗得干净呢!
于是给他穿衣服,也就是往衣服里头一裹,抱去放到摇窝里。它就坐在旁边摇啊摇,心里乐孜孜的,等主人回来表扬它。
且说张广天和韩晶晶好不容易摆脱贫协组长,赶回家里,看见“猴三儿”在摇啊摇,孩子在摇窝里睡得乖乖的,就先去架火烧饭。晶晶揭开锅盖一看,好生奇怪,怎么熬了一锅肉汤了?张广天过来闻闻,还有点香,又舀起尝了一口,哒哒嘴说,味道还可以。
这是谁给弄的呢?平日生活那么苦,都是熬点菜糊糊,两年没吃一回肉。今日谁让他开这么大的荤呢?他很有点疑惑。晶晶却说,也许是贫协组长想讨好,预先派人来做的吧,甭管那么多,省得做饭,今晚就喝肉汤吧。她连忙拿碗盛汤,还要张广天快去把雪儿抱来也喝一点。
张广天去抱孩子,一看竟是一包连皮带肉的骨架,大叫:“不好!”两口子大惊失色,看看锅里,再看看这包骨肉,他们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晶晶跑过去抱起雪儿的骨骸大哭起来,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张广天哇哇吐了一滩,气急败坏,拿起锅铲子就去打“猴三儿”。
那“猴三儿”还以为主人对它赞赏有加,来给它好吃的,心中暗喜,表现更是谦恭,急忙跪下作揖。张广天见了火冒三丈,去你妈的!劈头就是一铲子。“猴三儿”把头一偏,肩上就挨了一下,直疼得唧唧乱叫,抱头鼠蹿,还不断扭头委屈地看主人,作揖求饶。
张广天咬牙切齿,那里肯饶,一顿穷追猛打,晶晶更是疯了,拿一根扁担乱捶,两口子哭喊怒骂,直往死里打。“猴三儿”这才想到小命要紧,夺门而逃。
共 877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在张广天内心焦急的期待之中,却留下了一抹难以抚平的伤痛,读之不免叹息,是时也?是命也?小说以张广天为主要对象,真实再现了困难时期,知青们的苦难经历。 在故事中,作者以林彪的垮台为引,围绕张广天一家三口展开叙述,在偏远的小山村,孩子得靠动物来照顾,终于酿成了一幕人间惨剧……最后韩晶晶有家不能回,只落得个分离的下场。中国知青,在共和国的历史中,并非了无痕迹,知青的历史已被深深地刻入岁月的年轮之中,小说立意于此,引人深思,推荐。——:柳约
1楼文友: 00:51:45 以个体反映时代,笔触再深刻一点当更好。不过这一段故事,也够传奇了。 用手儿接过梨花盏。
2楼文友: 14:00:51 祝文友元宵节快乐!抓紧时间给你拜个晚年,祝财源滚滚来,事业宏发,万事大吉,方方道路宽阔。相识相聚江山文学,共同敲打出文字,为民众生产优质精神粮食。
经络不通怎么治疗方法淮安治疗癫痫病医院
江门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