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家乡的年俗外一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14

摘要:我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的边缘,家乡父老兄弟都有过本命年的习俗。特别是蒙古族朋友更重视过本命年。据蒙古族同事讲:蒙古族1 岁的本命年就有人过。随着年龄增长,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是61、7 、85岁的本命年,那都是得有排场,要是能过97岁的本命年,将是人生最大的喜事,会邀请全村的父老乡亲参加,亲朋好友会带贵重的礼品前来祝贺。可以连续喝好多天的酒,不落桌,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有人招待。 在我的老家,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四,家家都要张罗着买红纸、写对联。同时还要写福字、炕条等。乡亲们的口头禅是:二十四,写大字。屯里的几位会写毛笔字的老先生都成了忙人。在我的记忆中,岳父可没少干那活。

二十四一大早,就有乡亲们上门:老先生,又来给您添麻烦来了,还得给写些对联什么的,我家写什么您老知道。那时候岳父会热情相迎,在接过来者手中红纸的同时,一定会为来者送去装满旱烟的烟笸箩,让来者先吸上烟、沏上茶。然后耐心地帮助来者算计应该写多少副对联、几个喜字、多少条炕条及横批,那个认真劲没法形容。

岳父天生就是乐天派,办事却十分严谨。谁求他都会给人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从不马虎。

就说分割红纸,随便用刀割一下谁也不会说什么。他却说:不行!随便割出的对联边儿有毛碴,得用线割,边儿整齐,对联一贴就是一年,不能马虎。

放着现成的墨汁不用,用现成的墨汁做水,重新研墨。手握一块墨,在大砚台上“吱吱”地不知道要磨多久,直到砚台内的墨汁已经没办法再稠了才罢休。说由这种形态的墨写出的字儿永不褪色。

说起写的故事就更多了,真正是一丝不苟。老人常讲:写对联要讲究运笔的功力,运笔要到位,贴在谁家的门上就是谁家的脸面,这可马虎不得。

据资料介绍: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出门求财财到手,在家守业业兴隆”,横批“紫气东来”,人人都看得明白。室内的对联则要别致一些,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云云。粮缸上写“五谷丰登”,猪圈上写“六畜兴旺”,照壁上写“蓬荜生辉”,楼梯上写“上下平安”。我觉得这个“上下平安”最妙,既要上下楼梯时平平安安,又要一家上下老幼都平平安安。

说起春联,又有了一些忧虑,如今能用毛笔写春联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计算机已经进了千家万户,需要什么字体都可以打印,很少有人去练习毛笔那又笨又蠢的东西了,这才出现了社会上流传着的短信:“一年四季,让暖棚给废了;一张名校文凭,让党校给废了;一个好的家庭,让小保姆给废了;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科技如此发达,很少有人去研究毛笔书法。殊不知,毛笔书法在祖国传统文化中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该发扬光大的得发扬光大。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柳公权、颜真卿等多位名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灿烂可立过功哟!

近日看电视有一个镜头给我的印象特深:日本的发达程度比我们高,在日本通用的汉字不到2000个,而在日本外务省召开的日本少女遭美国大兵强奸的发布会那么重要的场合,背景确是一幅汉字书法作品。

据了解,为了使书法艺术不失传并为之发扬光大,在小学课程中曾安排过《写字》《描绿》等,而在实际中,因不论是考高中还是上大学,字写得好孬没关系,绝大多数学校是一切围绕分数、升学这一指挥棒转,书法等多种与升学无关的技能类课程因此被冷落,学校只是发了课本,内容还是自己慢慢研究去吧!

在这里笔者不想讨论得太多,有些问题带有很强的社会性,不是一两句话的事。但我想,为了使祖国的民族文化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我们的学校、社会都应创造更多机会、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我们的学生能传承更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很多民族的东西都是十分优秀的,发扬光大民族文化是一件大好事。

(外一篇)本命年

我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的边缘,家乡父老兄弟都有过本命年的习俗。特别是蒙古族朋友更重视过本命年。据蒙古族同事讲:蒙古族1 岁的本命年就有人过。随着年龄增长,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是61、7 、85岁的本命年,那都是得有排场,要是能过97岁的本命年,将是人生最大的喜事,会邀请全村的父老乡亲参加,亲朋好友会带贵重的礼品前来祝贺。可以连续喝好多天的酒,不落桌,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有人招待。

其实“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个轮回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比如兔年出生的人,2011年就是他们的本命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吉利的佐证。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系红腰带,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都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

据考证,“本命年”这一说法早在西汉就有,起源于中国的十二生肖和“崇红”心理。在我国古代,人们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记所生的年份,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人们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种动物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这一年的属相。而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属相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岁、1 岁、25岁、 7岁、49岁、61岁(均为虚岁)……。我国许多民族都重视老人的61岁生日的习俗,俗称“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祈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本命年”禁忌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传说。从南到北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本命年的红色讲究起源于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崇拜。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对红崇拜思想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们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有的随身佩带的饰物也用红丝系挂,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人们常说的“本命红”。

人逢本命年还有拜祭“本命神”的风俗,以求延寿。

本命神的说法来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间流行的“本命”说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论。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对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

过“本命年”这一习俗最初是契丹人庆祝始生的一种风俗。在辽代,过“本命年”又称再生礼或复诞礼,因辽代时已经用12生肖纪年,每12年生肖轮回一次,到了属于每人出生生肖这一年,就要举行仪式纪念自己的始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总的来说,本命年是福是祸,与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一顺百顺、鸿运当头、势不可当,以及本命年是凶年的说法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本命年,人们遇到不顺的事,或者荒唐事,是人们太注重了本命年这一说法的缘故。一些平时不会感到蹊跷的事,发生在本命年就会让多疑的人多想,这种“本命”现象在民俗研究中还是一个空白。往往过本命年的人们就很担心自己这一年的运势,想用什么办法越过这道槛是大多数人本命年最大的心事。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每逢年关将至时,商家就充分利用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特点,大力宣传“本命年”商品——比如红内衣、内裤等,抓住商机赚大钱。如今的本命年已和我国其他传统习俗一样,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沦为了商家宣传的一种喙头。而我们大多数人则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而顺从于这种潮流,或者当它是一种新的时尚,“本命年”穿红衣服、系红腰带也不单纯是为了“辟邪”,它成了一种流行的时尚。

生活中还有“本命年”穿红衣服、系红腰带等一切涉红的物品:最好是别人给买,自己买就不灵了!当然这里边含有多种亲情、友情元素就另当别论了。

本命年,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日子,谁都会有这一天,谁都会平安,好运在陪伴着你、我、他!

本命年,常过常新。

共 62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春联可谓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在千年岁月中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电脑进入普通人家,手写体逐渐被印刷体代替,春联也沦为了一种商品,尽管精美,然却失去了春联本身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仪式,看似一个细节问题,实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衍化的表象,值得我们对这种现象深思。同时中国人自古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特别是对家人的平安特别在意,故而有本命的说法,实则是对亲人平安的一种物质化的表示。淡淡的文字,细腻的笔触之下,流露出对当前现象的思考,充分体现的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的宗旨。欣赏佳作,!【:青木小屋】

1楼文友: 17:07:12 作者细腻的笔触之下,流露出自己对现在社会的忧思,实为难得。

回复1楼文友: 18:29:08 嘿嘿......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家乡的年俗值得传承,写出来,会引起更多朋友的关注。

月经量异常怎么调理

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痛经

月经后期发黑吃什么调理

小便有异味什么症状
轻微心肌缺血症状吃什么药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注意事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