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世上再无另一个她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19
或许,太过悲天悯人,是她的错;或许,太早明白一些事,也算是她的错。以后的她明白了很多,但算不算晚?
她害怕夜晚,可能是来源于一些不好记忆。死寂的夜中,人安静地躺在冰冷的地上,只用一张草席盖过全身。一只蟑螂嚣张地爬进被放低的蚊帐中,窸窸窣窣,让人以为里面的人醒了过来。于是她害怕夜晚一个人。
她又很喜欢夜晚,喜欢它的安静。于是她习惯了晚睡,习惯了在夜里看自己喜欢的文章,习惯了在夜里用文字抚慰满是伤痕的心。
有时,她会很努力学习,但学得越多,疑问越多。她不明白,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措施连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东北至今还未完成振兴。她不明白,即使她背烂了“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但她还是不理解什么是“文化”。她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说的“答题套路”,在考试中就像那换汤不换药的技巧。无论怎么出题,都可以套用那些句子。
有时,她会很厌学,越学越烦躁,越学越厌。她不明白,明知道自己不会用函数去买菜,以后也不会从事土木工程,喜欢的专业也和数学没半毛钱关系,为什么还要硬把自己推出去让数学虐上千百遍。她也不明白,她明明看得出,她的朋友内心很烦躁,而她朋友却还要拼命地刷题。她不明白为什么学校要教她学那么多她不喜欢的科目,她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她欲拒还迎。
她很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似乎也和海子一样真心祝愿陌生人,但她更喜欢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就像只蜉蝣生物,在尘世的浑水中不断漂浮,不断游荡,不知天暗,不知天明,不知来路,亦不知去路。
后来,她果真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在她信了佛之后,在她得知癌症晚期之后。可是,她慌了,也哭了。原是难熬的日子,开始加快了它的脚步;原是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开始变得生动;原是寡淡的亲情友情,开始变得弥足珍贵;原是优美的诗句,开始变得令人讨厌;原是痛苦的人生,如今想想才觉得并不算多苦;原以为自己早已把人生理解透彻,最后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那么幼稚,那么不思进取,那么无理取闹。
在此后不多的日子里,她开始过着与从前相反的生活。她开始拼命读书,也在拼命打临时工;她开始关心家人朋友,也关心自己;她开始读励志的文章,也写励志的故事;她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也算着医生给出的期限;她开始体味人生的苦辣酸甜,也体味着幸福与充实……
她把学过的知识都抄在了本子里,把打工挣来的钱都偷偷存在了母亲的存折里,把家人朋友对她的鼓励都写进温暖的文字里……
或许,她会很快地如烟消散,或许,奇迹会降临在这个努力活着的女孩身上。
或许,我们都曾以为,人活着就要活得精彩,过要过得顺风顺水。而我却认为,人是因有所喜爱才活着,人生因有酸甜苦辣而丰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过法就可以好好活着,只要懂得珍惜也懂得品味人生就不会后悔存在于世,或许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不同,对活法也有不同看法。但只要,自己曾是那么努力那么珍惜地活过,就是值得回味的人生。
或许世界里,我们再也找不到她,但好像她仍鲜活地存在。
共 121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写了一位患病之中女孩的思想变化,也具有某些代表性。人好的时候,没有认识到珍惜,困难之中才感到珍惜。社会的变化,个人不能改变,唯能做到的是自己对环境很好的适应。学佛并不能解脱烦恼,除非先知道在世俗社会怎样做人。做人是大学问,不要学习海子,海子有文学的才华,却没有生活的才华。一切都须靠自己。【:铁笔浪人】
1楼文友: 20:45: 文章简短,但内蕴深厚,且极富于质感。先生大作总是那样紧紧攫取着读者的心,掷地有声的文字读来令人不胜唏嘘,是现实社会生活赋予作者太多太多了吧!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灯盏花龙头企业怎么样
灯盏花制剂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管用吗
小孩中暑宝宝脾虚吃什么
如何治疗消渴症
上一篇:阎晶明做客文学名家讲堂
上一篇:雀巢散文父亲和他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