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rbr难忘难消一梦烟体系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28

(一)

荣嘉四十二年秋,宿州民变,仅半月宿州官员皆丧暴民之手,震惊朝野。帝怒,遂遣荣安公率五万军士平乱。然,仅月余荣安公身死,五万军死伤大半,暴民气焰更甚,一路北上!时丞相顾洵荐薛项之子薛安为将,言此子有将才,可堪平乱。帝允。

薛安,薛氏家主,年二十,少有才名,荣嘉三十九年举人,其父薛项乃常胜将军,战功赫赫,奈何英年早逝,仅留下幼子薛安。薛家开国有功,先祖随葬高祖陵,薛氏族人不堕军神之威,但使马革裹尸,怎堪英雄迟暮。是以,薛氏子嗣不丰,传承至今,竟只余一人!而薛安,继承薛氏军事才能,辛巳平乱。至此,安郎之名传遍天下。(辛巳:十日)

大军回朝之日,长安城知其事者,皆夹道相迎。诸人且以豆蔻少女居多,时下民风效先秦,女子所好君子以明天下为荣。薛安乃颍川宛家长女所出,天下之才子,莫若颍川,宛氏女以才貌冠绝天下,求娶者甚繁。因宛从清流,是以拒王室之聘嫁薛项,时人为之扼腕叹息。薛项亦天下春闺梦里人,此二人之子,妙有姿容,好神情。今安郎归胜,诸女以华服美饰求安郎一顾。一时之间,长安城主营饰粉之商贾皆喜不自胜。

待军入城之时,朱雀街静若空城。

朝阳照大旗,马喑风萧萧,平地列三幕,壮士胜不骄。

点将封侯趁少年之喜不见薛家军动容分毫。若非早知薛安平定叛乱,众险以薛家军败仗而归。

好安郎貌美姿仪之女躬自悼矣,薛安披坚戴盔,仅以眸示。

诸女好逑薛安视若无睹,径入宫复命。待从宫中出,薛安得封定南将军,位等国公,此非虚衔。

是以,沉寂十年之久,薛氏重入庙堂。至此,拉开了荣嘉末年帝位之战的序幕。

薛安将大半赏赐分给部下将士后就闭门谢客,这位炙手可热的新贵如此低调的行事风格自然深得清流之心,更何况,薛安当年师从林庸,林庸作为三朝帝师之孙在清流中很有影响力,就冲这个,朝中有一部分官员对薛安态度颇为友善,譬如丞相顾洵,他是林庸的师兄,对自家师弟唯二的弟子薛安,顾洵明里暗里的照顾。再则薛安还有功名,文武双全的典型。长安城少年对薛安那是又羡又恨,一方面薛安的确出色到让人膜拜,可家中父老因此更加看不上自己百般训斥也是痛苦万分。

此刻的薛安正跪在薛家的祠堂里。

薛家的祠堂位于薛府的西南边,青砖墨瓦的一间大堂,里面挂满了画像,正中的高台上摆放着十几排的牌位,每一个牌位的主人都曾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最后战死沙场,有的甚至连香火都没有留下。薛安直直的看着最前方的牌位,那是他一笔一划写上去的。十岁那年,父亲战死沙场,薛家等来的却是朝廷收回兵符的圣旨,理由竟是薛父不顾陛下安危贪功贸进最后兵败。陛下怜惜薛家孤儿寡母就不治罪,仅仅收回兵权。一时之间,薛家军声名狼藉,若非师父在一旁支持劝慰,薛安只怕早被流言毁掉。忍辱负重苦学十年,终成今日薛家军重振威名之时。

待薛安从祠堂出来时,守候在门外的老管家薛福立刻上前搀扶住步履艰难的小主人,疼惜又欣慰,“少爷如今这般出息,老爷夫人泉下有知想必也能放心了。”

薛福是薛父的奶兄弟,对薛父忠心耿耿,当年薛父战死沙场,薛福知道消息后直接吐血昏死,等醒来后听到外人议论薛父兵败,更是气得与人争论动手。那时候薛安年幼,又被师父护的严实,哪知道家里处境坎坷,里里外外都是薛福一手操持。薛家的下仆走的走散的散,最后留下来的也只剩下薛福一家。

“福叔,不是说不用等我吗?深秋天寒,福叔也要保重身体。”

“少爷,老奴这把骨头结实的很,还等着给少爷照看小主子。”薛福乐呵呵的,眼角的皱纹都是笑意,“少爷,林家送了份礼过来,老奴私下做主,都放在您房里了。”

薛安从回来就一直冷着的脸,软化了几分。

长安城,怀恩坊,悦人楼。

红香浮动,莺歌燕舞,目之所及佳人如云,耳之所闻丝竹隐隐,作为长安城最出色的青楼,悦人楼总有它独到之处。玉人多情,美酒香醇,佳肴珍馐,再配上清雅的环境,多少文人雅客为歌妓书写传颂一时的唱词,多少王孙贵族流连其间留下红颜佳话。如今,悦人楼的头牌清倌素馨一改她拒人千里清冷如仙的气质,双颊微红目光痴迷,坐在她对面的正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定南将军薛安。

当年薛安中举,与一众同窗庆贺登榜之喜,她还是楼里毫不起眼的小丫鬟,听他出口成章字字珠玑,看他长袖善舞周旋自如,从此芳心暗许,奈何安郎甚少出没风月之地。天可怜见,多年以后的今天,终于盼到安郎亲至,甚至点名要她作陪,她欢喜的只觉得心都要醉了。

“今日得见素馨姑娘,薛某不胜荣幸。”薛安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一双桃花眼里似乎藏着千言万语。

“长安城何人不晓安郎风采冠绝天下,得见安郎一面,才是素馨的福气。”心之所系,情之所牵,皆是此人,听他一语,便是奢望。明知他另有所图,也不顾妈妈的劝阻执意将他迎进房,所图的不过是看他一眼,听听他的声音。

“多谢素馨姑娘。”薛安举杯,一饮而尽。这个聪慧的女子知道他为何道谢。

素馨展颜一笑,如瑞雪初晴,似梨花盛开。终是无望啊,在这个风光霁月的男子眼里,她看不到他哪怕有一丝动容。

“我道是谁有这么大的脸面能让素素主动相邀,原来是安郎。”不知何时,房门大开,站在门外的锦衣公子似笑非笑,也不知道站了多久,看了多长时间。

薛安起身,面色一正,“太孙殿下。”

来人正是太孙李晰,他嗤笑一声,摇着折扇走到桌旁,径直坐在薛安的对面,吩咐道:“出去。”

素馨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薛安,见他面色不变一派从容,这才心事重重的退下。倒没有直接出去,而是进了内室,关上中间的门,隔绝了外间的声音。

李晰见此又是一笑,“安郎果真好手段。”

“殿下,明人不说暗话,薛某一介武夫,习惯直来直去,今夜之所以坐在这里,不过是为了送殿下一份大礼。”薛安拿出一本小册子,放在李晰手边。

李晰漫不经心的翻了一下,然后面色不改的放下,若是忽略他手指的颤抖,倒真是好定性。

“你想要什么?”

薛安笑了,“荣嘉三十二年,平西之战。”

平西之战,薛父用兵如神,大军势如破竹。形势大好之际,帝王决定御驾亲征,为自己的帝王生涯添上一笔功绩。谁料,到了战场,天嘉帝不顾薛父阻拦深入敌军,若非薛父以死搏命换来天嘉帝的平安,只怕如今的江山之主,就是李晰的父亲。天嘉帝贪功贸进致使战事不利,若不是之前薛家军已将敌方打残,江山危矣。帝王是不能有污点的,班师回朝后,天嘉帝将过错全推在薛父身上,还假假惺惺做出一副宽厚仁君的样子。

此间隐秘,于民间是秘密,可当时的太子却知道真相,是以,薛安只说了十个字,李晰立刻就明白薛安的意思。

“如此,多谢了。”李晰收下小册子,然后起身,推开门,大声怒道:“薛安,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然后一脸怒意的走下楼,无视老鸨陪着笑脸一直道歉,直接跨马扬鞭走人。

安郎与太孙争夺素馨姑娘,太孙不敌安郎被素馨姑娘拒之门外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长安。

“你把那册子给太孙殿下了?”

薛府中堂的书房里,一玄衣男子端着茶盏,对正坐在书案后提笔写字的薛安说道:“如此未免太过着急。”

“阿宇,我等了十年。”薛安放下笔,“你知道宿州因何民变吗?”

荣嘉四十一年宿州大旱,朝廷的赈灾款经层层盘剥十不存一,宿州一知县不忍百姓饿死,收集了上级贪污的证据欲上京告御状,奈何消息走漏,那知县被害死家中,却被诬蔑成畏罪自杀。百姓不忿,却无可奈何,谁料宿州官员变本加厉,发下来的都是发霉将烂的粮种。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之事时有发生,如今连粮种都没了,百姓走入绝境,愤然揭竿而起,所求的也只是活下去。

薛安奉旨平叛,铁血镇压,明知道这群‘暴民’都是活不下去的可怜人,也只能狠心举起屠刀。曾令戎敌闻风丧胆的薛家军,却将兵器对准曾经守护的百姓,又是何等的悲哀。

“可是你不要忘了,如今的太孙殿下,地位尴尬,你将罪证交给他,有用吗?”阿宇有些担忧,这宿州的官员死伤了一些,可活着的都与朝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着不慎,只怕引火烧身。

荣嘉三十三年,当今以莫须有的罪名废黜储君,幽禁长秋宫,半月之后,储君身死。年仅十七岁的太孙李晰从东宫迁出,虽有太孙之名,却形同虚设。

“阿宇,他可是太孙,是老师的弟子。”李晰师从林庸,算起来是薛安的师兄,对于自家老师的本事,薛安一向是信服的。如今太孙殿下流连青楼不务正业,也不过是韬光养晦罢了,不然,他昨夜刚入悦人楼,片刻后李晰就出现了,不是悦人楼有他的眼线就是这悦人楼本就是他的私产。要知道,青楼茶馆可是消息流通最多的地方。更何况,当年太子殿下的心腹还在,陛下处理的不过是明面上的太子党,真正核心都藏的很深。这也是为何薛安坚信李晰会接受那本小册子的原因。李晰缺的正是搬倒某些人爪牙的证据,顾忌那些人的关系脉络,担心打蛇不死,很不巧,那小册子里记载的正是宿州官员的黑账,以及密密麻麻的利益网。

阿宇见薛安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也不再多言,“罢了,既然如此,有需要的话,我自会鼎力相助。”

“放心。”薛安笑得高深莫测。阿宇官居侍中,常伴君侧,简在帝心。当年两人不打不相识,后来发现彼此志趣相投,多年相交,薛安也不矫情,朝中有人好办事。

果不其然,不出一月,朝堂之上,御使符睿一人就弹劾了五位二品大员,历数其罪名。因羽 协同大理寺及刑部抓捕取证又抄家,一时之间,长安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李晰雷厉风行,借着宿州民变之事将继后所出的二皇子打压的死死的,朝中二皇子党自太子去后就渐成气候,李晰的示敌以弱更是助长其气焰,如今借‘暴民’之手铲除二皇子党最坚实的臂膀国舅荣安公,又顺藤摸瓜弹劾掉中坚力量,余下的虾兵蟹将也蹦跶不了几天。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在年底封印之前结束了这场政治风波。

此消彼长,二皇子党式微,贵妃所出皇四子党羽拍手相庆,自从合伙扳倒了储君空出了位子,这朝堂之上二皇子党就教人眼热,正统思想下,嫡子总是大杀器,四皇子一脉在朝中势力一直受到不少挤压。眼见这嫡子日渐消沉,四皇子可谓春风得意。年底宴会上,薛安看着四皇子同诸大臣谈笑风生,低垂眉目,唇角微微翘起。

薛家祠堂里,薛安将三炷香稳稳供上,“阿父,您看到了吗,这才是刚刚开始。”

荣嘉四十三年春,礼部侍郎请立储君,举荐四皇子,又以太孙李晰乃废太子之后,不堪太孙之尊,请废。满朝文武竟有大半附议。

当今大怒,当庭将四皇子骂的狗血淋头,言其结党营私,党羽甚恶,阴险至极,不顾四皇子痛哭流涕请罪,雷霆一击将四皇子党一锅端了。

至此,皇位最有竞争力的两个成年皇子形同废黜。而那三皇子,生母是个宫女,因着出身问题,平日谨言慎行,甚少出现在人前。

“捧杀,总是这么有效。”李晰冷笑,当年他忌惮父王,亲手培养的储君说废就废,如今,自然更反感四皇子势大。江山至尊,父子亲情,皆是笑话。

阿晰,历朝都无废黜的储君登上皇位的事情,阿父不恨你皇爷爷,只是我儿身为太孙,不争只有死路一条,我那几个好弟弟,个个都不是手软的……

阿晰,你要记住,示敌以弱,而你受的委屈,都要让你皇爷爷看到,他会护着你,这是他欠你的……

他的父王,用一死换来了当今的愧疚,也保住了他的太孙之位。

(二)

荣嘉四十三年冬,北戎来犯,幽州告急。

薛安当即请命出征,然,当年薛项贪功贸进的罪名尚在,且当今不欲薛家权势声望太过,于是拒绝了薛安的请命。奈何朝中将臣安逸惯了,早就失去进取之心,北戎来势汹汹,他们巴不得有人去打前锋,若是形势不错再去分上一杯羹。无人愿意出征,而为了取信于朝,薛安直接立下军令状,总算争取到领兵资格。事态紧急,薛安领旨之后连夜率薛家军开拔赶往幽州。

“这个薛安!”林家大宅里,林珏气得砸了书案上的砚台,墨汁四溅,上好的端砚裂成三瓣,一旁伺候的书童吓得躲在角落,那可是老爷最心爱的砚台!平时都是老爷亲自擦拭,其他人连碰都碰不得,如今竟然说砸就砸了!

当年薛家没落,他林家不但没有落井下石退婚,反而一直帮扶。他小叔才华横溢名满天下,身为太孙殿下的老师,多少人哭着喊着求小叔指点一二,那薛安不过武将之子,何德何能让小叔收其为徒?若不是薛夫人与小婶婶是姐妹,那薛安能与林家结亲?

当初薛安考上了举人,小叔高兴之余就暗示薛安双喜临门,哪知这小子不识好歹,说什么不想委屈了林家女,待他有了官身直接用凤冠霞帔迎娶三妹妹。小叔当时身体不好,即使想亲眼看到三妹妹出嫁,也不好直接否决薛安,显得林家女多迫不及待。

共 10157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篇小说,是以荣嘉年间发生的三场战争,即宿州平乱、幽州之战、灭戎之战为明线,以薛安和林瑗的凄美爱情故事,即《上邪》为暗线,逐层铺染开来的。(一)开篇,作者以浓厚的笔墨,交代了薛安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少年得志。故事起因,薛安为报父仇,太孙李晰为报父仇。薛安其人,对将士赏罚分明,深得军心,文武全才。宿州平乱,安郎之名传天下,班师回朝之时,长安城内豆蔻少女皆夹道相迎,“女子所好君子以明天下为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是自然,可是薛安心里放不下的,是战功赫赫的父亲当年被冤在“平西之战”而被问罪。于是,薛安故步青楼见素馨,引出太孙殿下李晰,以宿州民变官员罪证册子交付,达成一致目的:对付共同的杀父仇人皇帝。随之引起朝中政治风波,揪出宿州民乱中贪官无数,长安城中顿时风声鹤唳。(二)故事经过与发展。荣嘉四十三年,北戎来犯,幽州告急,薛安请命出征,首战告捷,缓解幽州之危。二皇子危及储位,动怒。为报薛安端掉后方之仇,北戎买通二皇子手下,在薛军中布下眼线,对其动向进行监视。待薛军与北戎再战时,北戎犹如神助,幽州节度使守城而死,薛安惨胜,因军令状,下狱议罪。另一方面,长安城林家大宅里,林珏夫妇正在为薛安出征有悔婚拖婚之嫌气得焦头烂额,愁着堂妹林瑗终身大事,一则是真为林瑗担心,一则是怕嫁不出去林家声名狼藉。林瑗与薛安,青梅竹马,七岁定下婚约,后因薛父变故,二人少有往来,林瑗曾疑薛安变心,直至林瑗及笄礼,薛安送桃花簪,内笺诗句《上邪》,林瑗方知薛安至诚。(三)故事高潮和结局。两军交战,元气大伤,为养精蓄锐,和亲乃缓兵之计。正当朝中上下为和亲物色人选,诸位宗室暴跳如雷,都不舍女儿远嫁敌国荒寒之地时,林瑗自请和亲。看似解朝廷燃眉之急,实则林瑗奋不顾身,以和亲为名,保两国疆边宁和,换回薛安之命。和亲队伍浩浩荡荡,送行的,有百姓,有痴情于薛安的青楼女子素馨,还有长安城外的薛安,看着薛安平安出狱,和亲目的达到,林瑗缓缓而笑。林瑗嫁到北戎后,因是薛安的未婚妻,受尽折磨和虐待,凄凉而死。天嘉四十五年,长安城内,二皇子逼宫,太孙李晰登基为帝,次年改元承泽,报得父仇,夺得江山。承泽三年,北戎来袭。薛安挂帅直入北戎王庭,寻找林瑗其人。塞外狂风中,身穿甲胄的薛安跪于荒草之间,手执林瑗唯一遗物丝帕,断肠吟咏,《上邪》传唱。此篇小说,充满传奇色彩,矛盾重重,文字凝练,语言流畅,构思巧妙,想象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环境气氛渲染到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话精炼简洁,细节描写细腻感人,如林瑗拜别嫂子那个场景,催人泪下。小说讴歌了一个至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展现出,某些政治斗争是以民众的生命和利益为牺牲品的,某些安宁,是以个别人的生命和幸福作为代价的。任她是传奇故事也好,是小说也罢,让我们为为自由为幸福为和平为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幸福的人们,由衷赞美吧!小说不仅彰显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功底,还体现出作者对古汉语古诗词的掌握和运用,欣赏,钦佩!难得佳作,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竹韵南山,愿作者佳作不断,遥问春安!【编辑:剪字木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090016】

1 楼 文友: 2015-04-08 2 :42:28 拜读纳兰佳作!凄美又凄凉的故事!感动!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4-09 10:26: 7 感谢木兰老师深夜编辑写按!很赞的按语!!老师辛苦,敬茶!!

2 楼 文友: 2015-04-09 00:09:10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再读仍是喜欢!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4-09 10:28:01 其实,还有一首歌曲叫做《上邪》,木兰老师闲暇时听听看?

 楼 文友: 2015-04-09 06:57:10 拜读佳作佳评,以微知著,以远知近;博采众长,不拘一格;雄浑冲淡,沉着典雅;高古劲健,豪放自然!问好作编,遥祝春安! 道法自然

回复  楼 文友: 2015-04-09 10:29: 感谢瑞川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也祝老师创作愉快,佳绩连连!

4 楼 文友: 2015-04-09 08:27:46 拜读佳作,欣赏您的才学。 知识深似海,学习无止境。

回复4 楼 文友: 2015-04-09 10: 1:56 感谢悦心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也祝愿您创作愉快,佳绩连连!!

5 楼 文友: 2015-04-09 08:29:26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甚是喜欢,赞赞!问安!

知识深似海,学习无止境。

回复5 楼 文友: 2015-04-09 10: :45 恩恩,我也很爱此诗呢~

6 楼 文友: 2015-04-09 08: 5:50 欣赏纳兰美文,拜读!木兰按语精彩,辛苦!问好二位,遥祝春安!

回复6 楼 文友: 2015-04-09 10: 4: 感谢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

7 楼 文友: 2015-04-09 11:59:48 您,用灵魂书写,用智慧培育,用汗水浇灌,用知识收获;我们,用热心品读,用真情呵护,用诚挚眷顾,用成功祝福!

每一位琢字的人,心中皆有梦,每个有梦的人,梦中皆有南山。

梦里,我们携手耕耘、播种、灌溉、收获;梦醒,我们共同释然、畅怀、顿悟、珍惜!

恭喜,您的文章已由竹韵南山文学社团精品典藏!

感谢您对南山社团的支持、理解、包容、关注。愿您在南山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精品不断!

南山有您,才有梦!

8 楼 文友: 2015-04-09 12:00: 9 小说写得比较长,作者想象能力丰富,文字驾驭能力强。恭喜斩获精品! 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行走在江湖现在挚爱江山的一位执着的客家人,广东省东莞市作家协会麻涌分会理事,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国有企业——深圳南山集团下属公司的内刊编辑,某镇党报优秀通讯员,“小作家”基金会主席。

回复8 楼 文友: 2015-04-09 14:06:20 感谢老师的点评,愿您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9 楼 文友: 2015-04-09 1 :08:01 三言二拍之味,醒世恒言之风。折服天下读者。学习了!

回复9 楼 文友: 2015-04-09 14:02:56 乾坤老师过誉啦,只是一篇胡思乱想的小说。

感谢您的欣赏,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10 楼 文友: 2015-04-09 1 : 4:26 拜读佳作。恭贺喜得精品!学习了!

回复10 楼 文友: 2015-04-09 14:04:07 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写出更多文字!如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便秘灯盏生脉胶囊治什么什么情况吃益母颗粒

宝宝吹空调感冒打喷嚏
耳鸣腰膝酸痛吃什么药
常患口腔溃疡病因及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