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诗歌只有一个枕头的距离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8-23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5月 日的这一时刻,27岁的章小婉的铃声照例响了,她收到了一首诗 美国诗人兰斯顿 休斯的《生活是美好的》。除了文字版外,只要回复相应关键词,就能听到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朗诵音频,诗人金马洛还特意为该诗配了曲,即兴弹唱了一首民谣风的《生活是美好的》。

在这一天,有2.2万名读者共同读诗,他们并非身处一地。 每当我靠在床头读诗时,会想到,也许在另一座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有一些人也靠在床头读同一首诗,这种感觉很奇妙。 金马洛这样说。

晚上10点读诗已经成为一拨儿人的习惯,每天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收到一个公众账号的推送信息,它是 读首诗再睡觉 (以下简称 读睡 )。

读睡 的名字并不诗意,它这样介绍自己: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能防衰老,每晚10点,为你读首诗。

它在自己的豆瓣小站上则宣称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希望大家能养成起床刷牙、便后洗手、睡前读诗的习惯。 因为 其实诗歌距离你很近,只有一个枕头的距离 。

从1到10.5万

读睡 的创始人范致行曾是个媒体人,当他喜欢上一个姑娘时,他决定用这种诗意的方式追求她。当然,还有一个不那么诗意的原因 这是一次移动互联定向服务的尝试。

201 年 月11日是 读睡 诞生的日子,范致行选择用一首挽歌作为开篇: 天地小,人生短,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过了沙洲后但愿当面见领航。 这是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一首《过沙洲》,范致行在推荐语的最后写道: 朋友们,好睡眠,明天见。

这个约定直到今天仍在履行,尽管范致行追姑娘无果,倒是引来了大批热爱诗歌的同好。目前 读睡 的订阅用户已达到10.5万人。

读睡 的模式是一图、一诗、一推荐语加上音频朗诵。据范致行介绍,这是一个很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来荐诗或是读诗。

在这个平台上,工作人员被称为 黑手团 ,原因是范致行想让这些 幕后黑手 显得有神秘感。 黑手团 目前有20多人,曾参与荐诗的有100多人,曾参与朗诵的已有 00多人。

这个团队大部分人都是 外行 。 格雷斯 本是电视台编导和配音员,201 年,她被朋友拉进 读睡 。 那段时间我睡眠不太好,朋友说这里有很多不睡的神经病,睡不着可以聊天。 事实上, 读睡 没帮助她治愈失眠,倒是让她成为一名朗读者。

格雷斯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公开朗诵也是读诗, 那是在我上小学,学校组织扫墓时为烈士读诗 。现在,她白天为民生配音,夜晚读诗, 这种变化一点儿也不困难 。

无语僧 的日常生活几乎与诗歌不沾边,他是一个公务员,很少与身边的朋友提及 诗 这个字眼。看到朋友转发了 读睡 的公众账号,他也随之关注。

真正参与到 读睡 是201 年9月1日。那天, 无语僧 读了一首诗人骆一禾的《诗歌》,对他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他便加入了 读睡 的团队。

尽管在 读睡 读诗,但 无语僧 一直不想让周围人知道这件事, 毕竟没有那个生态,我又何必自讨没趣 。

谁都知道这不是诗歌的黄金年代,然而 读睡 成立一年多的时间,从1到10.5万人,有着读诗这个 秘密爱好 的人却越来越多。他们甚至创立了 读睡节 , 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又是世界睡眠日,简直就是世界读首诗再睡觉日。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读者向 读睡 发来在床上读诗的 照。

读诗也得接地气

读睡 避免诗歌精英化。诗人精英化,那是在拒绝读者。 读睡 的值守 流马 这样说。 其实很多人对诗歌的误解,并不是因为读过诗后觉得不好玩儿,而是一种从众心理。我觉得 读睡 就是用大众可以接受的形式,把诗推荐给大家,如果有可能的话形成一种影响力,改变大家对诗的看法。

诗歌盛行的年代早已过去,范致行也明白这点,因此,他和 黑手团 也尝试着让 读睡 接地气。

201 年9月1 日,王菲和李亚鹏离婚的消息一出,当天的值守 光诸 临时换了既定的诗歌,找到了一首佩斯里 雷克戴尔的《离婚的夜,新人送花》。

2014年 月2日,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 读睡 推荐了一首法国人勒内 夏尔的《愿它永生》,荐诗人 BOSSSOUL 说,它想借这首诗说的是: 真理在一支蜡烛旁等待晨光。

2014年 月 1日,当演员文章与姚笛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时, 读睡 推荐了一首《女人在礁石上透过透明船底看海》,诗中写道: 爱情带来的灾难,涌起来大过我们。我们左右为难的困境,会嵌入什么样的结局? 光诸 在推荐中这样写:诗歌并不是争论,它在评价的同时,必须要建构另外的东西,那就是美 作为对比的是,从文章的故事和他的公开信里,我们完全没有看到美。

将这些诗歌与现实勾连在一起解读,引发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许这就是一种 大众可以接受的形式 。

除了拉近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外, 读睡 的荐诗也很诙谐,都是读者看得懂的话。

所以,你可能在荐诗语中了解 心理星相学 是怎么回事,或是女同性恋者名称的由来,读到电影蒙太奇的概念,或是在英文中,描述马在跑时, 跑 这个词的不同用法。要知道,四足渐次落地慢走、前两足、后两足分别落地以及疾跑,用的可是不一样的动词。

看到这些解读,或许你已完全游离于诗在讲什么。对此,范致行强调: 读睡 只是用诗歌给读者一种陪伴。值守 亢霖 不无诗意地说: 当一首诗在每晚十点发出,数以万计的订阅者打开、阅读,通过关键词回复调取朗读音频来收听的同时,与团队相关的各个群也针对诗、诗评、配图、朗读热火朝天,赞美与吐槽并存,剖析共争吵一色,共同的砥砺、取暖、宣泄、慰藉切题或离题,在看不见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这一切当中有没有包含一种庞大的治愈?我觉得,当然。

关心粮食蔬菜也关注诗歌

月14日,友 雁渡寒潭 在 读睡 的论坛上发布了一个小调查:你愿意让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知道你写诗吗?他附送了作家李海鹏的经历:师兄翻看我的笔记本,上面有我高中时代的诗,还有一点儿画。每首诗的下面都有一个署名,艾略特、塞弗里斯、雪莱、海子。这些诗都是我的,但我署别人的名。你可以从这个细节验证我说过的话,当年写诗已经是很变态的事,再推论出我不愿意让人知道。

这件事引发大家的讨论,事实上,很多人有同感,同时大家也都怀疑,在这个时代,谁还在读诗?

月8日, 格雷斯 在南京主持了一场为纪念波兰诗人维斯拉瓦 辛波斯卡举办的诗歌交流和朗读会活动。

此前,她曾担心没人主动读会冷场, 我以为现在大家都在看络小说 ,她甚至想着要不找几个 托儿 去,结果现场情况令她意外。

到了现场观众自愿读诗环节,大家竟抢着读诗:有即将领结婚证的情侣、80岁的老者、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回家路上经过书店的上班族,还有一位有父母陪着来南京看病的女孩,她将诗献给自己的父母

如果在街上看到他们的脸,可能根本联想不到诗,但是他们激动地读着,甚至有人眼中有泪。 这个经历让 格雷斯 很受触动: 诗,原来从不是一帮所谓的文艺青年的自娱自乐,它属于这么多人,白衣飘飘的年代没有过去,也许大家只是穿了件不同的外套。

格雷斯 认为,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小看了诗歌的影响力,其实 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也在关注诗歌 。

无语僧 说: 必须承认在现在的时代环境里读诗一定是小众的事,无论中外都如此。在这个大前提下,这些不同层次的热爱诗歌的人依然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往大了说,这是对整个社会目前审美粗粝化趋势的一个反动。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至少我们看到的是,参与其中的人很快乐。

当被问及你有多爱读诗时, 读睡 的朗读者 不系舟 这样回答: 当你读诗的时候,就会觉得一下子从庸常的俗世中脱离了出来。我曾经想:我的理想是什么?如果在我老年的时候没有把自己吃成一个胖子,那么我希望我像辛波斯卡一样优雅。

小儿厌食挑食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消化的症状

孩子不爱吃饭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生物谷灯盏花系列产品
青岛双鲸维生素D3价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