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余庆行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2-26
摘要:后来我想,如果那天真真死在余庆怀中,那个梦中的姑娘是否真的懂我,接纳我,还是嘲笑我自作多情呢?动身去的头天晚上,做了些不好的梦,我是相信梦的预兆的,但我义无反顾。我对一个地方的向往,就像对一个人产生了感情一样,抓住一切机会走进她,去解读她,去懂她,去爱她…… 1、梦中的姑娘
人还没到余庆,心儿早就到了。
N多年前,在人民副刊上读到一篇散文,叫《小城余庆》,从那一刻起,我就非常向往那个地方了。那时正值荷尔蒙旺盛的时期,只要听说哪里有漂亮姑娘,想尽办法都要去瞅一眼。小城余庆,就像那个梦中姑娘,从那天起就驻进我的梦乡,撩挠得我时时失眠。
“未到江南先一笑”,记不起是谁的诗句了,此时此刻,正是我的心境。那天,“黔北作家看余庆”采风团一行16人,早早从遵义出发,前往余庆。汽车还没驶进余庆县境,我就忍不住大吐特吐起来,吐故纳新嘛,我要把所有旧有的糟粕全部吐空,好到余庆吸纳新鲜东西。由于过于猛烈,吐得我元气大伤,心跳加速,只差一口热血从胸中喊了出来。
后来我想,如果那天真真死在余庆怀中,那个梦中的姑娘是否真的懂我,接纳我,还是嘲笑我自作多情呢?动身去的头天晚上,做了些不好的梦,我是相信梦的预兆的,但我义无反顾。我对一个地方的向往,就像对一个人产生了感情一样,抓住一切机会走进她,去解读她,去懂她,去爱她……
2、飞龙湖断想
飞龙湖的雨,像龙王爷事先安排的一场盛典。我们一下车,天空就飘来雨点,像会场前的窃窃私语。我们步入龙文化广场,大雨像掌声一样,噼哩啪啦猛烈起来。有人说,龙王显灵了,她还是第一次迎来黔北作家,难道不激动吗?难道不热情吗?雨是龙王邀请作家的美酒,铺天盖地,热情洋溢,绵绵不绝。
漫步龙文化长廊,欣赏飞龙湖风光,任雨在廊外飘洒,像明星欣赏着经久不息的掌声。我好幸运,我看见湖面波光鳞鳞,曲折如线,似龙之隐显。站在水边,我的思绪却仿佛停止了一样,所谓“智者乐水”,看来像我这样太老实的人是不配玩水的。可惜是个雨天,要是晴天,在湖边的草地上静静地躺一会儿,蓝天白云间,青青芳草地,头枕着卵石,说一阵闲话,伸一伸懒腰,捡起石块或瓦片,打几个水漂。或三五月明之夜,邀三五好友,提几匝啤酒,揣几包小吃,找一块石头坐下来,瞌着瓜子闲聊。或让枯涩的情感在飞龙湖里游一游,或把思绪放在水里洗一洗,那该有多干净,多遐意啊。可惜来去匆匆,未能如愿。
第一眼看到飞龙湖的时候,震慑,陶醉,想喊,甚至哭泣,什么情感都一股脑儿奔涌出来,让我把持不住,我就那样呆立在她面前好几分钟,什么话都没说,脑子里全是一片空白。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迅速跳上游艇,涌上甲板,荡舟摄影,嬉戏狂欢。只见白鸽低飞,红旗招展,青山后退,碧浪前翻。整个飞龙湖云蒸雾绕,女友扶栏远眺,湖风吹拂,长发飘飘。
我在湖上,用与远方的朋友发信息,邀她同赏美景,朋友却说,你寂寞的时候我陪陪你,你欢乐的时候我就不打扰了,然后下了线,后来又关了机。她是真的不打扰我吗?我看着这静静的湖水,胡思乱想起来。我不知道这水中潜藏了多少神秘,比如鱼,听当地人说就有60多种。一个钓鱼爱好者,曾在飞龙湖里钓出一条72公斤的鲢鱼,邀了八桌客人,饮酒分享,大吃海喝整整一天。
当我逛到游船一层的后舱的时候,发现舱边一个铝制水桶,里面半桶清水,养着三条小鱼,不对,应该是两条小鱼和一具鱼尸。活着的鱼脊青如草,死去的鱼肚白如雪。它们是飞龙湖的鱼吗?它们是如何来到这桶里面的呢?这么广阔的水域,显然不属于它们的世界了,它们痛苦吗?我不是鱼,我不知道它们痛不痛苦。都说海阔凭鱼跃,对鱼来说,海阔是它们的最高理想和追求,但当它们面对只有半桶水的时候,还是那样自由自在地活着,还是那样自信和自由。鱼也有鱼的生存哲理。我和鱼无话可说,但我想,鱼是最真诚的,它活着的时候,一直给你“清”的感受,直到喘尽最后一口气,才把“白”暴露出来,它一生“清白”,所以它才能与最智慧的水一生相依。飞龙湖浩瀚的水域,有多少这样自由自在的生命在游弋嬉戏呢?
岸边的树,举起一片片成熟的叶子,有几片在微风的陪伴下,远离高高在上的树枝,来到地上,这里走走,那里停停,然后依偎在大地上。诗人曾说,多想陪伴一片叶子去流浪,但看到叶子依偎大地亲密的样子,诗人放弃了计划。岸边的山,披着绿色的衣衫,偶尔也像少女一样暴露那么一点点,把坚硬的岩石伸进湖面,像饮水的牛,雄强,冷毅,如果没有这些岩石的断面,你会认为这些爱美的山全是“土包子”。从这些岩石的断面上,你会发现很多树是长在岩隙中的,像人挤在人群中,只是树比人活得更坚强,比人活得更自信,比人活得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它们从郑板桥的笔下走来,千磨万击还坚忍,任尔东西南北风。
飞龙湖还很年轻,新淹的水位线还很分明。因为持续干旱,水位下降了十来米,那些曾经被水淹没的树,全部暴露出来,有的还半个身子站在水中,不管大树还是小树,虽然全是枯枝,但都保持着站立的姿势,颜色白中带灰,远远望去,像举了一树银霜,与水位线上的绿树形成阴阳两隔的世界。曾经,她们都是乌江画廓的树的姐妹,而今,生者郁郁葱葱,死者走向永恒。我在想,不管是活着的树还是死去的树,都为年轻的飞龙湖做出了该做的选择,为大美余庆,为西电东送做出了贡献。文友说,死去的树也是一道风景。我扭头看着他,我们的灵感在碰撞。我补了一句:“像烈士。”
同行的余庆朋友,一会儿指着这里说,以前这里是个村庄,某某将军的老家就在这里,听说建设构皮滩电站(后改飞龙湖),率先带领父老乡亲迁离故土。那些没迁走的坟茔,每年清明或是春节,亲人临湖遥祭,望湖跪拜,纸钱灰飞,泪滴如涌,这份伤痛,不知痛到何年。
文友说,我们所在的位置200米下面,这里叫马骡渡,那里叫梁家渡,两岸喊得答应,步行却要半天时间,两边的山,朝中俯望,中间一线通天,甚是险要。相传张三丰见两岸村民艰苦,准备在此修建一座天生桥,于是,他化装成老农,趁鸡叫三遍的时候,去敲农家老太婆的门,问这里有座梁家桥吗?老太婆说,这里只有梁家渡,没有梁家桥,张三丰没讨到口彩,气极而返,说梁家渡梁家渡,你们就世世代代在这里渡吧。想来张三丰也有失算的时候,如今,梁家渡的几百户村民搬到平塘、熬溪等集镇上居住,离开了山沟,走上了发展的新路。
我在想,世上什么最伟大?无中生有最伟大。比如女人生孩子,你说那母亲多伟大?再比如开国新朝,你说历史烟云有多伟大?那么,小的方面呢?道理还不是一样。比如水力发电,比如飞龙湖,比如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999米飞龙长廊,比如新兴的飞龙寨,都是无中生有的范例。这个水从开天劈地以来就在这峡谷中,白白奔流了千年、万年还是亿年,如今工程师们在构皮滩上筑一条大坝,安上些机器,哗哗哗哗冲出来的就是票子,水还是那个水,人间奇迹就这样诞生了,这不是无中生有的伟大吗?记得一名盲文诗人的一个句子:“有,或者无,中间隔着的是信心和坚持。坚持了,无即是有,相信了,无即是有,否则,有即是无……”诗人和作家也是无中生有,昨天没有的,今天创造了,明天也许就是文物了。那种有中取有,不顾一切地毁灭性索取的,最终从有到无,才是人类的悲哀。比如滥挖滥伐,过度开发,迟早从有到无,最后自取灭亡。
有多少神奇的力量毁灭了美,又创造了美,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有牺牲才有新生,有失去才有得到。船游碧波,人们感叹乌江画廊风景被水淹没的同时,对当年曾徒步乌江的魏荣钊先生报以钦佩的目光。有多少人歌颂过美,记录过美,有多少人在美即将毁灭或覆盖之前舍生忘死地去保护过她,拯救过她呢?我没能拜读魏先生的大作,但从他坚毅的眼神中,能感觉到一份真实记录的力量之源,这比无中生有还可贵。
有人说,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飞龙湖不仅是余庆的,而且还是世界的。乌江水系所有的沟壑、溪涧、江河,一到这飞龙湖便放慢了步伐,收藏了涛声,蓄积力量,从容,恬静,像是在思考,甚至像死亡一样安静,但奇迹就是在这安静中迸发的,你看,这一湖水,冲过大坝,冲过发动机,奇迹就瞬间传遍祖国大地。这水不争名,不争利,创造奇迹后,又匆匆上路,向下一站飞奔,涛声依旧。
、醉在土司文化
余庆的土司文化,化石一般古老。几名友约我来到熬溪河畔,菜肴精美盛,举筷欲先尝,但酒却让我不敢逞匹夫之勇。主人说,土司文化是主人喝一杯,客人喝三杯,今天用土司文化的最高礼遇待客。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圈套。我说,哪能有这般不公平的文化?文联的朋友说,有啊,《土司志》的89页右上角有记载的。我知道,这又是胡弄。我说,你别胡我,土司文化也好,黔北文化也好,最终要落脚到华夏文化中来,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和平等。我说,自由表现在酒文化上是什么?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想喝多少喝多少,这才是酒文化的自由。他们说,今天的土司不给客人自由。我说,那平等总要讲吧。他们问,如 等?我说,平等就是主人喝一杯,客人也喝一杯。他们说,土司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既没自由更没平等。我说,新中国都成立这么几十年,这些古老的文化就不要了最好。但主人坚称这是土司文化待客的最高礼节,非此莫属。我在感谢之余,实在推不脱主人的盛情,一场口舌官司下来,最后变通约定,主人喝一杯,客人喝两杯。
喝到尽兴处,席间的美女说她喜欢写诗,于是端起酒杯朗诵了一首,我说好,你呤一首诗我喝一杯酒。这样的气氛,酒不醉人,人也醉了。
美女究竟呤了多少诗,我究竟喝了多少酒,记不得了。我脱掉外衣,放开喉咙畅饮,结果不知何时被朋友送回。
因为对文化的尊重和信任,更因为对朋友的感动和感谢,那晚我烂醉如泥……
4、未来的精神家园
远山和树影如村庄的士兵,守护在四周的小山上,沿路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时令深秋,只剩枯桩站在水田里,连倒影也矮小了,仿佛沉浸在往事中,有的还长出了绿茵茵的稻苗,像一部歌剧更新了情节,一桩桩,一丛丛,仰望天空,很有些骄傲。难道不值得骄傲吗?它们捧出的稻谷装满了农民的粮仓,然后就什么牵挂都没有了。
稻田里觅食的鸭子,打着赤脚,偶尔嘎的一声,像在和谁说话,也许是在吟诗呢?难道鸭子也有诗人和作家,在与这群黔北作家对话和唱和。我们还没来得及翻译它们的诗歌和音乐,这美妙转眼消失在旷野中。我想,那一行行弯弯曲曲的线条,究竟是鸭子写下的诗歌,还是鸭子创作的水墨山水,我不知道有哪位画家画得出这般天然情趣?我似乎到过这里,细想又没这经历,难道是梦境,在这片烟雨朦胧的村庄,我的梦像枯萎的谷桩一般,开始长出了嫩芽。
我小时候饿过肚子,所以对粮食情有独钟。看到稻田就倍感亲切,看到谷桩就闻到米饭的清香。沿路上玉米秸秆站在秋雨里,已经发霉变黑,没人收拾。以前,玉米秸秆是最好的饲料,现在多数农村壮劳力外出,耕地撂荒的多了,饲养耕牛的少了,玉米秸秆只有烂在地里,来年开春再犁翻在地,化作肥料。沿路这样的景象很多,空寂。农村劳力被城市,被沿海吸了过去,像一块大磁铁吸走了铁屑,吸空了村庄。不管是博士寨还是其他几个新农村景点,我们见到的房屋很美,村庄修建得很漂亮,只是在户外活动或劳作的人不多,他们都到哪去了呢?同行的朋友发问,但没人回答。很多时候,偌大的村庄就我们游客在晃。我脑海里冒出一个时髦的词——空巢!空得有些让人心痛的感觉,有一缕繁华背后的忧伤。
我的一位在外打拼多年的好友,定居在大城市,但她却说,只想老了的一天,回到生她养她的村庄,建一栋房,耕一片地,种瓜种菜,养点鸡鸭,过一把“山人”的日子。她的想法曾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没跟她深入讨论。但今天,采风团的诗人、作家,他们来自城市,却纷纷打听当地的地价,想到这里来生活长住或临时隐居。他们羡慕村庄这种缓慢的生活方式,自由而安祥,空气清新,远离浮躁,且隐且居。这样的村庄,虽然今天经历着“空巢”的折磨和阵痛,但最终,这里将是人类奔波疲惫的心灵家园。
共 461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梦中的姑娘开篇,描写着余庆的美,是呀,余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 86.5米。境内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0%,贵州第一大河流——乌江横贯县境中部。自明朝万历29年始建县,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作者一路艰辛终于到达了梦中的海市蜃楼。作者用发自心底的赞美飘落在笔尖,把飞龙湖描写得令人遐想。描写的美到极致!白鸽低飞,碧浪前翻……美食美景揽杯换觥,几欲酣醉。那种陶醉的感觉感染着读者,温暖美丽,像珍珠一样鲜明。恨不得亲临奇境,去感受那种唯美的风景。让读者努力打开思想的阀门把那种醉人的芬芳一点一点释放。作者用自己深深的记忆,拢一袭明月,煮一盏烟雨,剪一叶细柳,浅斟慢饮。方寸之间守住唯美的时光。此文读来令人陶醉,振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推荐共赏!感谢您赐稿墨香,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麦瑞】
1楼文友: 1 :54:50 欣赏老师唯美的游记散文!麦瑞学习了!
2楼文友:- 0 06:51:07 他们羡慕村庄这种缓慢的生活方式,自由而安祥,空气清新,远离浮躁,且隐且居。这样的村庄,虽然今天经历着 空巢 的折磨和阵痛,但最终,这里将是人类奔波疲惫的心灵家园。欣赏问好!
楼文友:- 1 12: 7: 8 大赞,祝创作愉快!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便刺痛不治疗方法
小便刺痛吃药一直不好
小便刺痛快速治疗方法
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云南生物谷药业灯盏花系列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上一篇:回眸湛江革命历史展示湛江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