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仗剑走天涯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06

书生仗剑走天涯,关于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是什么歌的介绍

正月十五,大地回春,一元复始,万家灯火。忽又想起,那首冠绝上元佳作的稼轩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公元1140年,在文豪辈出的大宋,又一位石破天惊的天才词人降临齐鲁,他就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作者,南宋时期文武兼备的旷世奇才。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生于乱世,退于乡野。铁血丹心,半生戎马,侠骨柔肠,以笔为剑,辛词别地,横绝古今。

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的抗金名将,“千古风流今在此,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的豪放词人。

他有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归隐山林的隐士风范。

也有着“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委婉细腻的浪漫情怀。

更有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铮铮铁骨的坚强意志。

年轻时,辛弃疾英勇无比,胆识过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曾率领50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人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正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体现出了他天下、“英雄”相惜的豪迈气概。

后人评说,辛弃疾是“大宋第一古惑仔”有些调侃,又有些膜拜。即使真如“古惑仔”也是一位剑胆琴心、行侠仗义的“古惑界大咖”

有史记载,他为官时因硬朗的军人做派,被同僚为弑杀如麻,贪婪成性。王蔺控告辛弃疾,“用钱如泥沙,如草芥”

但是,真正的辛弃疾却是军令严明,爱民如子,他的雷霆手段与宽厚作风,是与当朝官宦风气相悖的,因此,屡遭贬职,政治生涯时断时续。

23至66岁,他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其间18年归隐田园。

68岁病逝后,朝廷闻讯,赐其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还有后人评说,辛弃疾的一生是一曲“英雄悲歌”我说他是一位真侠客,真英雄,何来悲歌?实谓“赞歌”

虽然,他宦海沉浮,壮志难酬,但是,始终不改报国之志,词以言志,词以壮志,用他不拘一格的辛词谱写出曲折壮丽的人生。

辛词时而豪放明快、时而温婉柔媚,兼而有之,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

一首首风格迥异的辛词,记录下辛弃疾的壮志凌云、金戈铁马、寄情山水、淡泊明志,备受世人喜愛。

男人爱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女人爱他,“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少年爱他,“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老年爱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爱他,乱世英雄辛弃疾,书生仗剑走天涯。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他达拉非片怎么辨别真假
长期缺钙的危害
徐州治疗癫痫病方法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