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远方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情怀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9-30
摘要:现在,我虽然离开了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但它的一草一木,不论是那里曾经与我朝夕相处,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黑人朋友们,如同我儿时的故乡一样,时常的出现在我的梦里,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因为我早已把它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返回那片神奇的土地,但我一定知道,它会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我的血液一样生生不息。
『一』因为难见,所以惦念
在安哥拉时,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多次往返于南北的路途上,又因为安哥拉那条贯通南北的主要大动脉是沿长长的海岸线修筑而成,所以只要出差就会时常路过非洲大西洋西海岸,也几乎每次都能看到海岸边浅滩区有那成片成林颇有气势的红树林。虽然从所在的公路上可以远远地望见海岸,但短的距离少说也有个几公里,长的足有上十公里距离,不是有句俗语叫做望山跑死马吗?看着近实际远就是这个道理。再加上不知道有没有可供车辆直达的道路,非洲的荒原也不可与中国的平原同日而语,往往脚下的土地看似平坦简单,等待你走到近前才发现它原来荆棘密布,人根本无法通行。
如果是步行前往的话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每次的欣赏都只能是远眺,犹如雾里看花,虽然可见绿荫荫的一大片,却既看不到头也望不到尾,远眺下的海岸红树林与看陆地上的树木没什么区别,只是不知晓红树林内里的具体状况,它的形态如何?有什么别样的洞天?一概不知,因为难得一见,所以在心里对它仍是时时的惦念。
想不到这一等待就是漫长的时日,与它第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已是数月以后的事了。某一天,一位天天跑外销点的同事,周六的晚上邀请我周日陪他去练车,想一想外面骄阳似火,人坐在车里还不跟烤箱似的,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吸引了我:“如果能看风景呢?你还拒绝的这么坚决吗?”
“你倒是说来听听,什么好风景,值得我冒着酷暑高温陪着你?”同事的一句话吊起了我的味口。
“到海岸边去,我练车,你看红树林,还可以顺便逮点鱼虾如何?”
“红树林?你再说一遍?”我以为听错了,怀疑耳朵欺骗了自己,不放心的再次追问一遍。
“就是大西洋岸边,最大的那片红树林那儿。”同事看我对红树林感兴趣,说的愈加详细而具体。我们都知道,安哥拉有一千多公里长长的海岸线,有红树林的海岸很多,但规模很大的并不太多,距离首都罗安达最近的地方就有那么一处,同事抛下的这个诱饵一下子吊起了我积压数月以来强烈的兴趣:“好啊!去就去。”
第二天大约凌晨4:00点我们一行就出发了,外面仍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平日里熙熙攘攘且拥堵的罗安达大街,此时是空旷而安宁。大街之上也并非完全无人,在车前大灯的耀眼光照射下,看见一座座亮丽房屋的廊檐下,随处可见有人卷缩在黑暗里,或许刺眼的灯光打扰了人家的美梦,被照射之人眯着眼抬起头向灯光的方向张望,证明那是一个大活人而不是随意丢弃的一包物体。这个世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哪里都有无家可归的穷人。这里的穷人虽无一隅安身,却是天当被地当床,虽无家却处处是家。好在这里地处热带,算是老天爷开恩,还不至于因冻而死,穷人的生命如同一条野狗似的,就这么苟延着,残喘着,这个世界不公平之事,实在太多,太多……
『二』他乡的草木
因为没有了平日里的拥堵,汽车出城很快,道路两旁是高达一人深的杂草,还有灌木密密匝匝如同两堵厚厚的墙,夹道欢迎似地列队在道路的两旁。这草木的墙犹如万里长城,既没个头也没有尾,随着汽车的飞驰也快速地迎面扑来,又快速地向后遁去,但前方又有新的草木不断地加入起来,无休无止永不停息。当你的眼睛厌倦了疲劳了,那铜墙铁壁似的高大草木它们也知趣地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尺多高枯黄而凌乱的杂草,树木也变得稀稀落落起来。天空不再漆黑混沌一片,这时东方隐隐的出现了青黛色,那是曙光的前奏晨曦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一种生命谢幕退出高潮,另一种生命此时惊艳登场,绽放了属于它们各自的美丽与顽强。
一株株仙人掌不仅在这贫瘠而干涸的沙地上扎下了根,竟然还长成了参天大树,有孤零零挺拔的哨兵,也有成片的如士兵般列队的集群,它们一个个挺拔的如同植物的兵马俑,分叉是它们的手臂以及手臂上紧握的刀枪剑戟,浑身的尖刺是它们防护的盔甲,它们默默地静谥地矗立在道路两旁的原野里,坚守着属于它们的那一方职责。
还有那清高的面包树,远离着公路,远离着那些抱团的仙人掌树木,也躲避着人群,孤芳自赏般突兀地耸立在这干旱而贫瘠的遍地赤野的大地上,犹如鹤立鸡群,特别显眼。它们保持着自我特有的气节,并不跑到东部去迎合那雨水,而是顽强的矗立在干旱的西部,不急不躁。雨季来临,它们充分利用大肚能容天下的巨大肚腹吸收并储存多达几吨的水;旱季来临,它们掉光树叶将自身消耗降至最低,低姿态蛰伏,并反过来反哺受苦受难的普通非洲人民,解救人民脱离这火海。面包树它是高洁的,它是非洲的君子树,它具有东方竹的气节与品质,也具有竹不具备的顽强与坚韧,值得讴歌与颂扬。
就是那外表看似普通枯黄的野草,它们也充分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它们老实本分的扎根于这贫瘠又荒凉的大地。它们并不像那些树叶似的见异思迁随波逐流,而是根须深达上米,大风来临可以吹折大树,也休想将野草连根拨起。旱季时,它们低姿态的匍匐在大地上,将自身的消耗降至最低,它们并不卑贱,那是为了迎接下一次高潮所具备的智慧所采取的策略。雨季来临,它们由黄变绿,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重新挺直了腰杆,用蓬蓬勃勃的绿回报这生机盎然的季节。绿意充盈时,它们是各种野生食草动物用牛羊等家畜的可口饲料,枯黄时,它们又是安哥拉人民上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可再上能源。大风来临,草籽随风翩翩起舞,飘落到各地,不论脚下的土地是富饶还是贫瘠,它并不挑肥拣瘦嫌贫爱富,而是像它的父辈一样踏实的扎根下来,开始了野草特有的轮回。野草,看似普通却又极其不平凡,它们回报着这非洲大草原,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安哥拉人民,书写着属于它们的传奇。
『三』异国的红树林
终于到达目的地,此时东方的地平线已被朝霞浸染的如血般鲜艳,我们也站在了那斧削般的土丘断崖之上,同事说的还真没错,下面就是那长长的壮观的红树林。往下俯瞰,在红树林带与沙土高岗之间是一马平川面积有若干个足球场大小的天然沙滩,沙滩平整程度令人难于置信,如同人工修整了似的,给人一种下面就是人造水泥场地的错觉,只有那场地上星罗棋布稀疏的草丛,告诉人们它下面是泥土而非水泥地面。
再往远眺,前方不远处有一天然的之字型土斜坡,上面有清晰的车轮胎碾轧过的痕迹,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些后来者,从这天然之字型斜坡一路往下可以直达海滩。斜坡宽度能容纳两台车同时并行,车辆行驶在高低不平的斜坡上,人如同坐在远洋轮船上,颠簸摇晃得厉害,好在皮卡车的底盘高,安装的也是可以在沙地行走的轮胎,轮胎将沙地抓得很牢,我们的车辆也一路摇摇晃晃总算下到了谷底的海滩。
到了海滩,才发现极少数茁壮的草丛高度已达人的身高,好在这种高度的草丛并不是太多,正好可用作练车的天然障碍与标志杆,或许是既缺雨水又缺肥沃土壤的原因,其余的野草大多呈现一种趴在海滩沙地上的低矮状态,如同地衣紧紧地贴在地面,车轮碾过矮草如同轧在防滑毯上,车辆不仅不会颠簸,还能起到减振固沙防滑作用,确实是一处天然的绝佳练车场地。
下了车,我孤身一人缓步向海滩上的红树林踱去,一大群白灰相间的不知名的海鸟歇息在红树林的冠顶,随着和煦的海风与红树林一起优雅的摆动。突然一阵大风吹来,鸟儿们脚下纤细的树梢枝条剧烈地摆动,眼看着鸟儿失去了平衡,它们就要摔落下树枝坠落海中,看的人一颗心不由得提到嗓子眼,不禁替这些鸟儿们揪心起来。此时鸟儿脚下的利爪并没有离开红树林的树梢,仍然牢牢地抓附在上面,但见它们及时地展开双翅扑腾了几下,淡然若定地收起羽毛,又重新找回了平衡,稳稳地歇息于树梢之上,不禁为这些鸟儿高超的平衡功夫叫绝,真是艺高鸟也胆大,它们经年累月在海洋的大风大浪里穿行,早已练就了过硬的本领,这点小风浪对于这些搏击过大风浪的海鸟们如同小菜一碟。
为了不惊动这海上的精灵,不打破这海洋、红树林、海鸟的和谐与宁静,我特意绕开海鸟落脚的红树林,往没有这些精灵歇息的方向悄悄地潜伏而行。或许是海滩的盐碱环境的严酷,这些海边的红树林生长并不往粗壮上发展;或许是海洋大风浪的袭扰,它们也不往高度上挺拔。红树林却犹如人参般有许多根须,但与人参又有所不同,人参的根须是深深地扎根于土壤里,红树林的根须除了扎根于海底土壤里以外,绝大部分从主干上生长出的次生根须却密密匝匝裸露在外。红树林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生长是有原因的,其因有三,首先,它要时常抵御海洋狂风暴雨的袭扰,只有多根须才能在这原本飘浮的世界将根扎得牢牢的,才不至于像浮萍似的随波逐流,被海浪轻而易举地卷走;第二,红树林大部分时间被海水浸泡,它要通过这些大量的根须呼吸;第三,同样由于海底环境恶劣,缺泛营养物质,它必须通过大量的裸露在外的次生根获取营养。
随着我进一步走近,发现了两片红树林之间有一条长长的水道将海水引入海滩,这条狭长的水道不知道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开凿而来。一条小船静静地躺在这条水道内。看来,这里虽然远离城市及人类活动区域,但仍然有人类生存活动的迹象。小船是一条独木舟,表面略显粗糙,做工并不精细可以说很马虎,小船还留有许多斧凿的痕迹,也没有进一步的做工打磨,看的出来,小船的主人只赋予了它行驶的基本功能,并没有将它当作宝贝似的精雕细作。一根长长的绳索将它拴在岸上的木桩上,看来主人并不重视它,或许它只是一个备用的小船而已。
继续向红树林靠近,海水淡蓝洁净而透明,红树林水下的根须清晰可见,表皮呈红褐色,可能名字的由来与其颜色有关吧。一阵海风吹来落下几片树叶,就犹如向水中投入食物一样,看似平静的水面突起波澜,不知从哪里突然一下子冒出来大大小小那么多的鱼儿,如同水开了锅,一个个窜上钻下五抢六夺,一眨眼的功夫,树叶就被水中的鱼儿瓜分的无影无踪,水面也恢复了平静。又一片树叶落下,刚才的剧情再次上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鱼儿惬意的在红树林根须间的阴影里自由自在地穿行,没有树叶落下时,鱼儿们一个个用嘴巴撞击着水中的红树林根须,很诧异鱼儿们这个怪异的举动,定眼仔细观察了几分钟,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水中的红树林根须长满了藻类,这些鱼儿原来是在啃食树根上附着的水藻。
海水孕育着红树林;红树林又护卫着长长的海岸线免受海水的蚕食;落下的树叶,还有根须上附着并蓬勃生长的藻类又养育了红树林中的鱼儿;鱼儿清理了红树林根须上的藻类,让红树林更加自由舒畅地呼吸;同时鱼儿的粪便又反过来回报了红树林,给红树林的生长提供了更加丰沛的营养;就这样完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红树林生态循环。
前方不远处哗啦哗啦水声特别响,难道是里面躲藏着大鱼,我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寻声而去。一片较大空隙间水面泛起了巨大的涟漪,水面还咕噜咕噜,往上泛着巨大的水泡,看来这条鱼不小,可惜手中没有捕鱼的工具,只能傻傻的做一个看客。正在我惋惜懊悔之时,大鱼一跃而起冲出了水面,浑身漆黑一团,这是什么鱼嘛?奇怪的是这条鱼并未重新跌落水面,反而直愣愣地矗立于水面一动不动。这哪里是鱼,分明是一个人嘛,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也惊讶地看着我,他慢慢地走上岸来,浑身赤身裸体,连短裤也没穿着一条,一条小鸡垂于胯下,表明他是个小男孩,印证了我当初对他性别的判断,随着他一同上岸的是身后用树枝穿着背在后背上的一长串鱼。
他顶着一头花菜似的天然卷发,头大肚子大,脖子细四肢也纤细,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我用葡萄牙语与他打招呼:“小朋友好!”
他愣愣地望着我,并不回答。他接着说了一句话,我也没听懂,看我同样发愣,他又说了一句,我仍然不懂。但我已经猜测出了个大概,这个小孩子应该是从来就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从来没有学习过怎样规范的使用正式标准的官方葡萄牙语言。至于他说的话,应该是属于他本民族的专用土语,由于非洲国家相对僻塞落后,还有许多部落族群有他们自己独立的语言、行政、宗教、法律、婚姻习俗,在这远离大都市的穷乡僻壤,小孩子说土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向他表示我的友好,我从随身背的挎包里拿出一听金属罐装饮料,拉开拉环做了一个喝的姿式递给他要他喝,他先尝试着喝了一口,从他露出惊讶的表情,就知道他从未喝过,他向我伸出了大姆指,我看懂了,既是对听装饮料味道的赞赏,也是对我这个外来之人友好的表示,看来手势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
他指了指海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海中一条船一个人在海中捕鱼,细小的如同一片树叶,如果不经提示,你根本不会想到海里还有人在。他又指向远方南边的山崖,那个山崖顶上有一座小茅草屋,由于与沙土的颜色一致,与周边枯黄的颜色相近,不仔细辨别,也许会粗心大意的忽略过去。
小男孩口里又开始了咕噜,从他的表情,我猜测他是想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我也指了指海滩上的皮卡车,他看见了正欢快地奔跑在这宽阔海滩的车辆,我想他也明白了我的用意,我还有同伴,不能扔下同伴只身随他而去。他笑一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赤着一双脚裸露着全身,转身向他那个山崖上的茅草家走去。小男孩从见我的第一眼起,不因他的赤身裸体与我相见,并没有我们当下世俗社会一丝一毫的胆怯与羞愧,我想这就是人类原始而珍贵的自我本真吧。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但它的一草一木,不论是那里曾经与我朝夕相处,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黑人朋友们,如同我儿时的故乡一样,时常的出现在我的梦里,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因为我早已把它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返回那片神奇的土地,但我一定知道,它会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我的血液一样生生不息。
共 5 6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曾经在安哥拉工作的作者,安哥拉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他梦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也成了他心中永恒的记忆。这是作者对记忆里的安哥拉的草木进行了一次深度描写,让读者随着他的墨香再次走进非洲,一起去观赏安哥拉一草一木,以及那片壮观的红树林。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多次往返于南北的路上,那里是贯穿安哥拉南北的海岸线,每次都会远眺一下那片颇有气势的红树林。在同事的引领下,这更提升了我对一睹红树林的风采的兴趣。在一个漆黑的清晨,我们出发了。道路两旁是一人深的杂草,灌木密密匝匝如同两堵厚厚的墙,一株株仙人掌不仅在这贫瘠而干涸的沙地上扎下了根,竟然还长成了参天大树,还有那清高的面包树,孤芳自赏般突兀地耸立在这干旱而贫瘠的遍地赤野的大地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此时东方的地平线已被朝霞浸染的如血般鲜艳,我一个人缓步走向海滩上的红树林,树冠上栖息着一群叫不出名字的鸟,红树林的根须除了扎根于海底土壤里以外,绝大部分从主干上生长出的次生根须却密密匝匝裸露在外。这种奇特的生长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细细地观察,才发现红树林和海里的鱼儿们 和谐共处着,创建了这异国独特的风光。在作者对他乡草木的细致描写中,不难看出,他对安哥拉深深的眷恋之情。而随之带过的街道上残喘的穷人,以及对一位非洲小男孩给他的深刻印象,都体现了安哥拉贫穷的生活现状,但是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一草一木一如顽强的安哥拉人民一样,有着生命的顽强和品质的高洁。作者以草木喻人,情景交融,深刻了文章的内涵。“我早已把它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返回那片神奇的土地,但我一定知道,它会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我的血液一样生生不息。”最后的一句既表现出作者的一种眷恋的情怀,也体现出中国人善良亲和的本质,不嫌弃非洲的落后,而是实心实意地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把他建设得更加美好!感谢作者为我们再续安哥拉之缘,随着他的文字再品安哥拉的异域风情之美!倾力推荐共赏!【:回味】【江山部·精品推荐】
回复1楼文友: 18: 9:51 谢谢回味辛苦的!
2楼文友: 14:12:57 两天没出声,就知道家人在赶稿子呢?以后做点让我出乎意料的事情哈。不过真是一篇好文,情景交融,既写出了异域风情的美,又表现出了那种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赞!
回复2楼文友: 18:45:27 事多,时间就像挤牙膏似的,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写作是自己最大的爱好,关键是现在不光只是自己写作逸情的事,还要完成你这位星月社团大领导的任务呀,也谢谢你对拙文的肯定!
楼文友: 14:1 :47 谢谢远航对征文的支持!精彩继续哈。
回复 楼文友: 18:41: 2 你等着吧,还有一篇远方。
4楼文友: 15:40:57 随着作者的文字再续了一段安哥拉之旅,扎根于干旱土地上的仙人掌,静谧在原野上像个卫士。顽强的面包树,用它特有的方式生存着,街道上随处可见残喘的穷人,以及非洲小男孩的形象,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无一不显示了安哥拉贫穷的生活现状。
回复4楼文友: 18:50:0 谢谢晨夕的支持、鼓励!向你问好!我也很欣喜地看到你文章所取得的成绩,你那篇描写女儿的文章就很好,即充满亲情温馨,又方法得当,值得我这个做男孩子爸爸的人学习哟!
5楼文友: 16:44: 6 时隔之久,还能记忆犹新。一草一木一物,细心的观察,细腻的描写,可见作者对安哥拉是多么有感情。寄情与景,一方水土一方人,通过精彩的描述,不仅写出了景物自生的特点,也体现了安哥拉的风土人情,质朴顽强善良好客的安格拉人民的品质。欣赏远航精彩的文笔。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5楼文友: 18:5 : 有些回忆是要慢慢地打开记忆的闸门,如同品茶一样,细斟慢酌,它才能如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地流淌出来,再次谢谢欣月 的支持与鼓励!
6楼文友: 21:12:57 远航远航,你记忆力咋就这么好呢,我看过的东西,怎么过目就忘呢,每次去一个地方,我就想,回来一定写一篇文章,回来拿起笔,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看过的景色也乱做一团,理不清楚,你知道我为什么写不出游记了吧。你的安哥拉系列,百读不厌,这才叫功夫呢,学不会,呵呵。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6楼文友: 21: 4:02 感谢红尘的留墨!由于在安哥拉多年,经历的人事物还有许多,不着急,慢慢回忆慢慢写吧。也祝贺你的一篇写儿女的情感文章诞生并收获精品!
7楼文友: 09:08:46 因为细腻,所以精彩!赏读这篇散文的感觉是,好像也在安哥拉的土地上徜徉、漫步,享受了一次不花钱的异国之旅。安哥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一栋构建物、每一个人好像就在我们的眼前。非常感谢作者对安哥拉的详尽介绍和精彩描述。问候远航先生,顺祝夏安!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7楼文友: 14: 0:00 谢谢武戈 老师这么认真仔细的详评!写作时就是自己慢慢地沉入到以前的回忆里,并没有刻意营造什么,可能就是这种自然的写作状态,使文章多了一份平和、实在吧,再次感谢武戈 老师的支持鼓励!
8楼文友: 12:07:25 昨天断了差不多一天的,才发现远航的安哥拉系列又开始了,真好!喜欢随着远航的笔迹游走在安哥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赞!问好远航!期待远航更多精彩!
回复8楼文友: 14: 2:06 谢谢星星这么一如既往的支持!唯有多出作品以回报星月人的厚爱!
9楼文友: 1 : 1:54 远航的安哥拉系列写的是真好,将来可以出书了。是一本稀有的游记呢,可以联系出版社了。
回复9楼文友: 14: 4:5 呵呵,谢谢雅润的鼓励!我的文字一分量不够,二数量也不足,还需要慢慢的积累,时时的打磨,不过可以将出书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目标。
10楼文友: 15:2 :11 在那遥远非洲的一花一木都永远地留在了哥哥的心中。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10楼文友: 22:45:15 谢谢彩蝶一如既往的鼓励、支持!遥握、敬茶。
灯盏花产业论坛
发现灯盏之美
红河灯盏花具有的作用
微信手机小程序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老人厌食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过去不会轻易过去
上一篇:大型系列纪录片先生陈寅恪
- [诗歌大全]通威股份(600438.SH)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投资者购买 斥资约54.88
- [诗歌大全]通威股份(600438.SH)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投资者购买 斥资约54.88
- [诗歌大全]日常生活,需要一个人常怀欢喜之心
- [诗歌大全]
- [诗歌大全]2022年高考本科没录取,专科不顾一切,选韩国留学申请本科名校
- [诗歌大全]在一起贵了你就会发现 他不仅会骂你 烦你 还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管你哭成什么样都不会哄你 只会觉得你
- [诗歌大全]清明节隔离在家,就在自家堂屋进香了,等一周后再去重阳节,不知道行不行!农村自建别墅 荣耀magic4
- [诗歌大全]2022招生预测分数线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