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采访清露若水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06

话说烟雨江南有位奇女子,名唤“清露若水”,奇在何处?原来,不仅仅在于她是江南社团的名誉老大,不在于她曾经佳作频出,更在于她的温婉亲和。从名字上看,关于清露,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有语:“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宋代晏殊《浣溪沙》词云:“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明代杨慎在《俗言?俗语反说》中有另一番解释:“贵竹名雨曰清露。”若水呢,则取自“上善若水”。二者合一,可见,此女不同寻常。

在她的影响带动之下,一个社团如同一个家,众多文友共同的家。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一个来到江南的朋友会发现,这里只有一见如故,这里只有温暖如春。文学的天地,不仅仅让人抒发情怀,更需要发现友谊的存在,因此可以说,她是江南众多友谊桥梁中最重要的一个。

不管过往之种种,我们只把目光放诸眼前及将来,也许若干年后,依然会想起江南烟雨葱茏之内,曾经群贤毕至,列作其次,序桃李之芳华,开琼筵以坐花,所谓友情且在,不惧流光过客也欤!

泡上一壶三山五岳那亘越万古钟灵毓秀孕育造化的香茗,燃起一柱氤氲着禅机佛性安神定魄的檀香,与江南奇女子清露若水的访谈正式开始。

访谈第一问:“作为江山比较‘老’的宗师之一,请问宗师跟星星有什么分别?当了宗师有什么奖励?请问你跟江南诸多美女比,长得俊吗?有多俊?如果否定,那有多丑?比团里的几位美女都丑吗?请问第一次接到情书是几岁?第一次接到让你心动的情书又是几岁?如果没接到过情书,那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爱意?你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是啥?”

或许没有想到访谈居然能这样的八卦,这样的问题让她沉吟良久,才缓缓作答:“我这个宗师和我的名字一样‘若水’。嘻嘻,据我的经验,当星星比当宗师好(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先当星星,再当宗师,把前星星、前宗师通通拍在沙滩上)。星星和宗师的区别是:都是荣誉,星星的光辉形象可以在首页展示,宗师暂时木有奖励,别说大毛,就连小毛都没看见(嘘,我好像听到有砖头腾空的声音)。俺长得怎么样?这个问题由江南一众美女回答。初中的时候接到过情书,不过貌似我没看懂。然后现在在等某位爱打油专门炮制的情书,不知道会不会等到猴年马月啊。”

很显然,她的回答得到了嘘声一片,大家既佩服她的狡黠机智,又对她王顾左右而不耻。

访谈第二问:“其一,作为美女,已经不易,而做为一个集美貌与才气于一身的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屏蔽帅哥俊男的穷追猛打?其二,做为一个社团的核心领导人物,要用什么本领去抓住成员的心和意识?其三,做为一个美貌+才情+领导的重量级人物,是否在江南或是江山有心仪之人,如有请告之其身份?”

也许是资深人士的缘故,她对回答这样的问题更是犹如发言人:避实就虚,惜字如金。“回答一:没有人强追猛打,所以等有人那啥的时候,俺一定告诉你。回答二:有家,有世界。回答三:尚在寻寻觅觅,希望不会冷冷清清凄凄。”回答虽然简洁,但却直指本心,“有家,有世界”,的确如此,所有人一生的梦想尽在其中矣。从这样的回答中,她的智慧非凡可见一斑。

访谈第三问:1、你为什么喜欢文学?文学带给你什么了?2、你喜欢文学,而且在络中发表了那么多重量级作品,是因为现实中缺少欣赏你的眼光吗?还是想用文学的方式转移一下你丰富的情感? 、为什么你对很多作品的评价都是“打机锋”?(就是乍看挺好的话,仔细琢磨,好像也没说什么)是认为作品一般、不入自己法眼,还是怕说了真话得罪人,抑或因为自己是社团首长必须要这样做?4、你认为团里们的作品,谁的小说最好,谁的散文最好?谁的古韵最好?谁的现代诗最好,谁的打油诗最好?谁的作品比春雨的差?谁的作品比莲儿的差?

不得不说,这样的问题带着诸多陷阱,然而,她的回答却机敏中见真挚:文学于我是一个很神圣的字眼。徜徉其中,我会忘记一切。它带给我的,是沉思,是感慨,是慰藉,是获得,是幸福。发表的作品算是小东西,不算什么重量级的文章。现实中的我,还不算缺欣赏的眼光,只是喜欢用文字承载情绪和感触,因为文字让我感到很稳妥。留评比较机锋只因懒,但是文章我是认真看的,因为这是最作者和作品的尊重,这个应该有,必须有。说实话,每次看别人的文章,我都很受益。即便不留一言。

访谈第四问:看过你的言情小说,请问你在写作时如何把握主人公的情感?是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形诸如文,还是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主人公去体验?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显然对她极为熟稔,问题更显力度与厚度。正因为如此,她的回答才更显深刻:“写小说的时候,我总是提醒自己,不可重复自己,尽量不要重复自己,这是形式上我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形式尽管不一,但是人物的情感却是实实在在的重复。喜怒哀乐嘛!我还是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形诸于文比较多,所以,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带有自己的一些影子,笔力有限,始终无法做到方家的‘既紧贴又超然。’”从这样的回答中,可知要想深入了解她的思想、她的情感、她的文风,就必须去从她的作品中寻找答案。其实,她的话说出了很多文友的心里话,既然爱好写作,就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的感悟、情感灌注于笔下,也就是所谓通过文学构建自己的世界。

访谈第五问:作为组织者,和整个江南文学社的人融合在一起是个关键的问题,当文章发生分歧的时候,您会采取什么方法呢?你组织策划很多次不同类型的活动,你觉得这次的采访和其他活动最大的不同在那里?

此前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她个人发问的,以至于一时之间仿佛忘了她的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江南社团的名誉社长。为此,参与采访的诸位文友,一致对提问者表示感谢。且看她的回答: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有两种迥异的看法这是正常的,所幸江南的都具有一定的水准,工作很出色,暂时我还没有听到来自哪里的不同意见。如果真有这样的分歧,我想,我会和沟通,听取双方的意见,然后结合自己的看法和们商量着处理,必要时考虑咨询作者。我组织策划的活动不多,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无外乎是【江南征文】【江南共赏】,还有现在的【江南采访】。采访和别的活动不同,征文和共赏主要以文本为主进行赏析和探讨,多是学术上的交流和评析,而采访的范围比较宽,形式也比较灵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被采访人的思想、品质和风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提升了本社团的凝聚力。

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她不仅仅是一位才女,更彰显了一位“领导者”必须的气度及“领导艺术”,有她在,江南幸甚,作者幸甚。

访谈第六问:作为社长,请你为江南各个板块做个定位如何,注意,不是发稿要求,而是精品作品的定位标准。她的回答是:我眼中的精品是这样的,小说:“大红袍”型的、“南风”型的、“春雨”型的、“莲儿”型的、“宫主”型的、“牧野”型的……小说语言流畅,情节引人、富有内蕴。散文:“江边”型的、“春雨”型的、“大漠”型的、“涧松”型的……个人以为,好的散文,不在于怎么从文学的角度去拆分,去解读,更多的应该放在散文的整体上。精品散文,应该在看过之后,有一个完整的意境,给读者一个感触,一个想法,一些回味,或者是一个哲思。新诗:“老井”型,“虚幻”型,“小芬”型“阿扁”型……构思,意境,表达都要与众不同。古韵:“凝冰”型、“叶儿”型、“酒票”型、“飞雁”型……据说格律、意蕴、平仄都要分别注意。杂文:“江边”型,“春雨”型、“天涯”型……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能够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皆是精品杂文。

如此一问一答,把江南社团的发文宗旨清清楚楚表达了出来。曾经与她交流过,一个文学社团,若想留得住优秀、优秀写手,必须要有自己的宗旨,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作为社长,很显然她对此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和总结,把社团的发文方向用这样的方式说出来,既表明了态度,又捎带鼓励、表扬了众多文友,足见此社长智慧非同小可。

在整个访谈期间,不但让大家了解了她善良亲和的人品、情深似水的文品,更知道了对于友情的珍惜、珍爱。

竹叶儿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她:一头长发束成一条马尾辫,齐眉的刘海,弯弯的细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透着精明,纤巧,挺立的鼻子下,两瓣朱唇轻抿。我眼中的絮儿,机敏聪慧,是一个成熟的、理性的、睿智的、大气的女子,并充满一种柔和的控制力、感情丰富、自信、富裕内涵、处理问题张弛有度。总之,絮儿的美是一种聪明的美,也是一种淡定的美,更是一种精致的美。一个典型的知性女子。

九品幽莲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她们之间的友谊:宝贝絮儿,我知道你一个弱女子打理这样一个光彩动人的社团,要有多累就有多累,要有多辛苦就有多辛苦,我从心灵深处感动感慨感激,也好爱好爱絮儿,好心疼好心疼絮儿,是的,你每天要付出很多精力与热情,无论忧伤与繁忙,无论头痛与疲倦,你一如既往,这样的 与阳光心态非常人能比,所以如果说这天下我最佩服的人是谁,那么无疑我会很郑重地回答:我最欣赏最感叹最敬服的人是宝贝絮儿,这个叫清露若水的女子,如水一样的至柔至刚,在络里我收获了友情,但更收藏了这样一位灵动的女子,絮儿,你在,我就在!你伤心我迷惘!你喜悦我高兴!只是想问絮儿:你累了哭吗?你疲倦了有人疼吗?你伤心了有人安慰吗?还是你一个人默默地独自扛受?还是躲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慢慢地坚强更坚韧?再累,你想过放弃吗?再苦,你有过退缩吗?再伤心,你有过绝望吗?再迷惘,你有过彷徨吗?如果有,宝贝絮儿,一切一切的消极情愫都不要有,因为我们都在你身旁,做你的兵,做你的左右手,做你最坚强的后盾,所以我亲爱的宝贝絮儿,我们跟你一起同在,一起欢笑江南,爱这片家园,爱这里的每一个善良而尽职的,也爱这里每一个热情真挚的写手,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份用爱心织就的美丽吧。

曾经在一座灵山幽谷处,住着三位绝世的女子,一位是美丽飘逸的飘絮,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位是娇艳似玫瑰的又有超凡脱俗的清露,再有一位如幽幽的水精灵小溪,三位绝世的姑娘总是在不同的时刻出现在灵山之上,她优美的身姿,她秀逸的面容,淡淡飘过,一如白云的恍惚,没有人知道她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去向何方,更没有人知道她住在哪座神祗,只是仰望再仰望,可望而不可及。

那一天,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小生,蓦然发现了这光彩动人的女子,他痴迷呆怔,从此天天在灵山游离,期望再遇上这三位绝世的神仙女子,只盼着娶其中一位做神仙眷侣。可是他无论怎么等候,无论怎样渴求,他始终发现只能见到其中的一位姑娘,出现最多的是色彩灿烂的清露,那么就去一心一意追求这位美丽的女子吧,于是,小生用尽了所有的热情与爱,终于获得了清露的一抹笑容,然而她没有给他承诺,因为他心里还有一个梦,那个微小的梦被法眼如炬的清露看在眼里,淡淡一笑,说:如果你能找齐另外两位女子,那么我愿意许你一段情。

小生欢喜异常,他如痴如醉的寻觅,终究只找到其中的一位,当清露在的时候,飘絮消失,当飘絮在的时候,小溪没有丝毫影迹,他迷惘绝望了,难道这世间就没有三位绝世女子的存在么?

他变得恍恍惚惚,也恨自己不能与她们同时相聚,他渐渐空虚,也慢慢绝望,那天,他病入膏肓之际,清露身披白纱,一脸的清丽雍容,她把柔荑轻轻的伸向他的额头,柔婉地说:不用找了,告诉你吧,我就是那三位女子一体,你永远无法把我们聚齐,今生我许你一段情,但来生再会,希望来生的你,一心一意对我,那么我用一世的情都给你享用。

小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世间本没有那么多的绝色,只是一个的瑰丽,然而,她却有她的无奈悲凄,她只能做一个百变女子。

这世间最容易打动人心的不是文字,是文字寄托的那份情感。这样的情分谁介入其中都会泫然,更何况是她。她说:莲儿提的问题让我感慨万千,莲儿为我写的文字轻灵飘逸,深情缱绻,这份懂得和怜惜,极为珍贵。莲儿莲儿,你可知道它会醉我?醉多久?不长,余生。遇上你是我的缘。你一定知道汪国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吧,现在,请让我把它送给你。我的宝贝莲儿。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共 614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采访融思想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由于采访对象是社团的荣誉社长,是社团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之一,所以,采访稿中对社团的管理理念表现得非常鲜明,那就是社团就是家。采访稿中通过问和答,把社团的这一观念表现得很强烈;特别是通过社团成员之间的回应,这种家的快乐气氛很感人。作者是绝品宗师,绝品文章很多,其文学才华超人,加上问者也是文章的高手们,清露的答和社团成员的呼应,不仅表现出浓烈的趣味性,而且表现出了浓烈的文学味,把清露和社团成员之间融洽关爱的关系和智慧都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是一篇散文味十足的采访稿!推荐!【:春雨阳光】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9:14:0 问好,若水姐! 挑战无情命运,获取精彩人生!

2楼文友: 19:29:1 欣喜感动,读着这篇真情织就的文字,一缕爱悄然而生。

楼文友: 19:29:5 絮儿絮儿,我爱你!絮儿絮儿,我和你在一起!

4楼文友: 19: 0:40 水至柔也至刚,如水的女子是世间最灵动的女子。

5楼文友: 19: 1:47 絮儿在,江南的风也是暖的。絮儿在,江南的雨也是柔的。絮儿在,江南的花也是香的。絮儿在,江南的情最动人心。

6楼文友: 19: 2:49 让我们一起拥抱江南的絮儿,拥抱这绝世才情的女子!

7楼文友: 20:01:01 第二次看帖,嘿嘿,温暖^o^走咯,灰大哥说过,我还会回来的 眼孔淺时無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謀。正是“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8楼文友: 20: 5:49 来晃晃,证明我一直都在。 只画烟云,不写春秋事。

9楼文友: 20: 6:27 卿卿佳人,在水一方,若水丫头就是那至柔的绝色才女,有此美女何愁江南不绚烂?何愁江南不雅约? 凡尘中的一砂砾

10楼文友: 09:18:5 初来这儿,慢慢的将认识许多让人感动的人,今又知道有一位若水的奇女子,如幽莲所说:有若水在,风暧、水柔、花香、情动心扉。祝福!

孩子积食的症状

宝宝不爱吃饭咋办

孩子积食呕吐怎么办

孕妇吃维生素D滴剂有什么作用
促进青少年长高的钙片
云南生物谷产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