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散文爆竹声声祭外婆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24

“好娃哩,你现在到我这里来,这是你们牵挂我哩,我给你们做吃做喝;以后外婆不在世了,你们就不会再来了!唉,就是来了也没处去,更没人疼你们了……”这是外婆生前常给我说的话。

我们家和外婆同村,相距不到二里路。据母亲讲,外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还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外婆不知从什么地方跟随一班卖唱的艺人流落到我们村。那时候,外婆还是个几岁的扎着羊角小辫的小姑娘,不知怎么阴差阳错地被一财东人家收留,后来长大后就嫁给了外公。

外婆的命真苦,她一辈子生养了六个娃娃,四个男孩,两个女孩,母亲排行老幺。40多岁时,外公因病不幸撒手人寰!此后,一个大家庭的重担就全落在了守寡的外婆一个人身上。面对六个呱呱叫嚷的孩子,目不识丁的外婆惟一的能耐就是拼命上工挣工分!

由于家庭贫寒,眼看大舅舅到了说亲的年龄,却娶不起媳妇,只好去外地上了门;二舅是块读书的料,可苦于没钱供养,那时中学里有个刚刚走上教书岗位的姑娘相中了二舅的才华,就用自己的工资把二舅供养成材。后来二舅参加了工作,还在我们县城谋了个不小的官职,那个供养二舅的老师也自然成了二舅的媳妇;其余的几个都没读多少书,只有幺舅凭着自己在农村的实战经验,和会耍几下笔杆子,巧遇当时国家在农村招工招干,在乡政府谋了个农技员的职务,后来几经考核,虽然生活在农村,也算得上是个端铁饭碗的公家人。

对于一个农村妇女的外婆来说,这应该算是非常欣慰的了,也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可现实生活往往并不是理想中那么美好,大家一旦成了家,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只是外婆还依然孤零零地守着她那间低矮的小土屋。

在母亲的姊妹六人中,要数大舅和姨妈最孝敬外婆了。

大舅虽然去外地上了门,可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外面的广阔天地里创造了华丽的生活,有房有车,也有了自己一番辉煌的事业。逢年过节,大舅总会自驾小车载着一家老少回来和外婆团聚。而且每月还会准时给外婆寄零花钱,时不时地也会把外婆接去城市小住一年半载,但热爱劳动的外婆享不贯城里的清闲生活,她担心她地里的庄稼,不过数月就闹腾着要回来;姨妈性格温和,嫁给了县城,但总会隔三岔五来给外婆买一些生活的必须品,以表达她对老人家的孝心;二舅和幺舅虽然是公家人,但都受婆娘操纵,很少过问外婆的生活,许多时候,似乎为了遮掩世人的舆论和耳目,才会在过年时象征性地给外婆在生活上一点恩惠!

尽管外婆有大舅给钱,经济上从来不用发愁,但外婆却还一直经营着一小块自留地,闲了就在地里刨挖,每年都会种上各种蔬菜,什么黄瓜、茄子,辣椒、豆角、西红柿……一个人吃不完,就总是摘下来送给三舅和幺舅他们。有时还会用一个竹篓子装满各种蔬菜,上面盖只花手帕,怕舅舅他们猜疑她把什么好东西给我们,她就每每傍晚时分趁着幕色拄着拐杖给我们家提来,时常顾不得喝一口水就急忙往回赶。走时留也留不住,母亲时常拉她,她总是气喘吁吁地把胳膊一缩,说:“你快别拉了,鸡都快上架了,我还要回去关鸡哩……”常常走了不到十米远,又折转身回来,大老远唤着母亲的名字一番叮咛:“你的鸡关了没?把门口的架子车记着拿回去!晚上可别忘在外面了……”说完就又急匆匆走了,往往你送她,她又转回来送你……只要是她来看见的事物,总是放不下心,千叮万嘱!

每到冬天,外婆都要唤我和几个表哥上山去给她砍柴,每次砍完柴,她总不忘要给我们钱,我们不要,她就跟你急:“我叫外人干活都要开工钱,快拿上,拿上需要啥了你就买……”常令我哭笑不得!任凭外婆怎么让,我都不会接的。她常骂我迂,在外婆的拉扯下强行跨上车子走了,她总是站在身后骂我,再回过头时,她依然默默地站在原地目送着我。

事后再来我家时,她又会买许多吃食来,说是我给她干活辛苦了。其实外婆可曾知道?在乡下买一千斤柴禾才不到50块钱。但节俭了一辈子的外婆那里舍得用钱买?

外婆每次来我家,总免不了坐在灶火屹崂向母亲诉说两位妗子对她的长长短短,母亲性急,见她说别人就会指责外婆一番,外婆见母亲不向着她说话,常常两人争的面红耳赤。许多时候,由于话不投机,眼看着就要吃饭了,外婆就气冲冲地拧身就走。而且边走边骂:“我知道我老了没用了,你们都穿一条裤子在……”

“我没啥吃到你这里混饭来了?”边走边回头骂。母在气头上,往往放不下面子,不好意去拦外婆,就偷偷给我使眼色要我去拉……

母亲文化最少,嫁给了务农的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民外出创业的欲望。为了生计,父母长年奔波在外,我和妹妹就交由外婆来看管。那时候,远离父母的管教,我总是贪玩,一次,我潜进外婆家,把二舅上学时的书偷出来,拆了个稀巴烂,叠成小方块,和学校的学生玩一种“打面包”的游戏。被外婆知道后,从来没打过我的外婆,那回用鞋底把我的屁股打得就像发面馍。

外婆虽然自己没文化,但却非常尊重书籍,说二舅小时候嗜书如命,一次让二舅烧火做饭,他边看书边往锅洞里添柴,锅里的水烧干了他也全然不知。那书可是二舅的命根子,我也敢破坏?边骂我边把我糊满泥巴的“面包”一一拆开,重新整理好,用针线纳在了一起……

故乡的冬天非常寒冷,我的手脚每年都要生冻疮,脚肿的鞋子都难穿上,走路时更是一瘸一跛。一天三晌都是外婆背着我去上学。在冬日光滑坚硬的青冰地上行走,外婆时不时的就会被一个趔趄撂倒,好在外婆是大脚片儿,能很好地支撑和防范。

外婆的同龄人都包了小脚,惟有外婆是大脚片儿,她说那时人小没人管她,她自己包着脚痛,后来就偷偷解掉了。因此后来成了大姑娘后,她的与众不同常遭人白眼。也正是外婆的“大脚片”才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撑起了一个大家庭,而不同于别的小脚女人,路都走不稳。

在外婆的辛勤劳苦下,我和妹妹直到上初中后,外婆也渐渐地老了,父母亲才没有再去外面闯荡。却给我们率先在村子里盖起了砖房,这让当时还很贫困的村民们羡慕不已,当然这房子多半也是外婆照看我们才腾出父母出外挣钱的功劳。

外婆长年照看我们,引起几个妗子的强烈不满,她后来老了不能动弹了,除了大舅一直给外婆寄钱外,身边的两个舅舅也很少过问。最疼外婆的姨妈也在多年前因病英年早世,可谓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给外婆是个制命的打击!

只有母亲离外婆近些,虽然不能给外婆多大帮助,只能力所能及。时常送些米面柴禾给外婆,但这样常遭到两位舅舅的不悦。他们怕这一举动使他们受到外人的冷眼,说他们不孝敬老人。父母就只有晚上趁着夜色偷偷地给外婆送去。

母亲也常常把外婆接来小住,可外婆就是不喜欢人多吵闹,她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也不习惯母亲的急躁泼辣,两人常说不了几句话就吵嘴,住不了三两天就要走。

初中毕业后,我来到了南方打工,离家远了,也就很少再见到外婆,只是每逢过年时才回去,见到外婆,她的身躯再也不是我小时候印象中那么刚强硬朗,佝偻着身子拄着根拐杖。我说话要凑到她耳朵跟前她才能听到,而她自己耳朵背,但心里一点也不糊涂,问长问短,还向我诉苦。总是嘴对着我的耳朵根说话,似乎我也同她一样成了聋子!唾沫溅我一脸,但我并不在意也不能当着她面揩。

最后一次见外婆还是在2004年,那年腊月我结婚,就套了架子车,车上铺了麦秸和被褥去接她。原以为我的喜事去接她,她一定很高兴。谁知她听了我的来意后却非常恼怒地不屑一顾,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嫌我和母亲没把她当人,到跟前了才给她说。而且嫌母亲没亲自来接她,我一再给她解释说母亲为我的婚事忙,抽不了身,我也是打工刚回来。她似乎才极不情愿地跟我走,但我明显能从外婆历经沧桑的核桃皮脸上捕捉到她幸福欣慰的笑容。

那次,她老人家执意不坐架子车,说:“我坐车子还不叫人笑掉大牙,我有拐杖,我自个走……”无奈的我只有尊从外婆的意见,搀扶着她一道步履蹒跚地走!

2006年春,外婆因支着板凳够着取堂屋上空挂着的竹篮子,一不小心双腿被摔骨折了,从此一病不起!两位在外地工作的大舅和二舅不能长期相守,就只好出钱,跟前的两个舅舅终日操忙农事,也顾不得天天照顾。只有母亲每天忙完家里的活计外,抽空去给外婆洗涮照顾。

那段时日,恰逢女儿出生,我只请了十多天假回去,可一直都在县城的医院里。回家又忙其他事,也没顾得上去看望她老人家就又匆匆返程。

谁知不久,外婆在病痛的折磨下就撒手西去了,当在外奔波的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外婆已经下葬了!我曾埋怨母亲怎么不及时告诉我,也使我送外婆最后一程。母亲却说:“路那么远,回来一趟就要上千块,再说你回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话虽这么说,可我总感觉欠外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意。

去年经济危机,我终于有机会在家里长久地逗留,原本可以像儿时一样再为外婆做点什么事。可一切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只剩下她那间低矮的小土屋,门上吊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房屋四周长满一人高的野蒿。空旷的场院上,再没有了昔日的鸡鸭成群,早已被舅舅们开垦出来当成了菜地……此情此景,使我又一次次想起外婆生前曾经给我说过的话!是的,现在我来到这里,再有谁会来迎接我?再有谁会为我做好吃好喝呢?没想到那次来接外婆竟然是最后一次与她老人家相依想偎。可谓是“人欲孝而老不待”。成了我这一生的遗憾!

没有什么再能传达我对外婆的思念与怀恋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买了一挂长长的爆竹和一捆冥币,为外婆送去我无言地牵挂与眷恋。

当我怀着无限的痛楚跟三舅和表哥跪倒在外婆野草菲菲的坟前,点燃冥纸,三舅对着外婆的坟堆虔诚地说:“妈,亮娃来看您来了……”听着三舅亲切的给外婆说着话,我猛然间感觉外婆似乎还活着,泪花忍不住在眼眶中扑闪!“啪啪啪……”一声声聒耳的爆竹声在我耳畔久久地回响,传达着我对外婆深深的思念!

共 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亲情无疑是永远无法替代的最让人难忘牵挂的人间情感之一。读陈亮的作品就让人在亲情感动中,久久回味,真情和文笔让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推荐!【:关中赤子】【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40809】

1楼文友:201 - 2 :41:58 谢谢您的投稿,请继续关注社团的其他作品,多提宝贵意见! 祝您新春快乐!握手!问好!欢迎您继续赐稿。欢迎您加入群:讨论交流。谢谢!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散文集《春暖花开》和诗集《守望家园》

灯盏花领军企业都有啥

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

如何恢复一个人的精气神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
腹胀的治疗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