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02

江南三月,雨,诗人撑着桐油纸伞走在泥泞的路上。细雨淋着农田,淋着杏林,淋遍耳目所及的田野。诗人的感官和身心都浸在清冷的水汽中。而那纷纷的雨丝依旧洋洋洒洒,像年迈老者的无休地碎语。
远方,一片迷茫,只模糊的现出村落里茅屋的轮廓。
几个披蓑载笠的农夫,耕作归来,踏着泥水,匆匆走过。他们那忧郁的神色和疲倦的背影令诗人心情沉重:
“活着真是不易啊!”他轻声地喟叹。
雨打在油纸伞上,泥水溅满衣裤。看那蒙蒙的细雨却不见有丝毫的消歇。
隐隐地,一阵恼人的烦扰袭上诗人的心头……

这时,他见到不远处的柳树下,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一个挥着柳条抽打他的牛。老牛依旧嚼着反刍的食物,摇头摆尾举着步。另一个,吹着柳笛,呜呜咽咽,蓑衣下的小光腿,不停地悠荡着。笛声断断续续伴着雨丝从柳条上滴落下来。
牧童沉于雨中的怡然自得情趣安静了诗人的心:
“孩子,可知酒家在何处?”
牧童天真地笑了,扬了扬手:“杏花村”。
诗人顺势望去,但见,远处,一面小小的酒幌在濛濛的雨色中飘荡。诗人的心情陡然兴奋起来。

是什么转变了诗人的情绪呢?
牛背上乐天的牧童?细雨中飘摇的酒旗?或许吧……
阳春三月,细雨纷纷,柳笛呜咽,杏帘在望。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吗!。
哦,醉人的清明!

共 5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清明本是个让人感伤的时节,却被作者抒写地润色空灵。人的灵魂与自然的芳香浑然一体,通透自然,此间袅袅余音,万籁清幽,可谓人间至境。本文是小杜的《清明》赏析,诗人通过诗笔,白描的景色,直观的表达了清明雨下的凄迷感伤和甜润心音,而作者又通过散文诗的叙述,文字间的美学,像泥土中的灵魂一样生长了出来,让人迷醉。清明雨韵,寒食祭奠,家人的祠堂埋葬在泥土中,士人的田园也伫立在泥土中。一支柳笛,安静了整个春天,诗人的心安慰了世间万物,沉睡着,又苏醒了,和泥嚷里的哀愁一起。欣赏佳作,拜读。【编辑:甲申之变】
1 楼 文友: 2015-05-01 20:22:04 欣赏作者的美文精评,感觉像诗魂一样,把田园的牧歌沁入遥远归来的心灵
2 楼 文友: 2015-05-01 21:42: 4 欣赏精彩美文,欢迎赐稿,问好,祝五一愉快!
 楼 文友: 2015-05-01 22: 0:42 编者的评语如诗,笔者倍感享受。 宋振邦,沈阳人,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后毕业于 大学数学系,现在河南油田,系石化系统作协会员。
4 楼 文友: 2015-05-0 11: 7:29 投稿须知:
8、梧桐赏析:一首词、一句诗、一本书、一部影片 都有可能使你内心触动,引起共鸣,用你手中的笔和独特的视角写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感触和鉴赏。此栏目收作品心得、影片赏析等。 000字以上优先。(最少1 00以上)格式:【梧桐】+题目+(赏析)
谢谢支持梧桐,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小孩子吃饭不消化怎么办
动脉粥样硬化能吃通心络胶囊吗
小孩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