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回味三坏爷小传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06

三坏爷是我华北老家的西邻居,比我大四十多岁。在我们村,若论起老乡亲的辈份,我得管他叫声爷爷,因此叫做三坏爷。我们那个地方,不在正式场合,一般叫人都不叫大名,都唤小名,叫来叫去,三坏的大名是什么,乡亲们几乎都忘了,三坏倒成了人人皆知的名字。

三坏爷兄弟姐妹四个,他排名老四,上边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家的光景不好,也不坏,在村里算是个中等人家。三坏爷家有一个当家子,日子过得很富裕,可是两口子一辈子也没有生育,就把三坏爷的大哥过继了过去。三坏爷的大哥也不是省油的灯,还入了义关道,成了当时村里响当当的一个人物,没人敢惹,更没有人敢碰。

解放后,人民政府查入过义关道的人,说那是旧社会的残渣余孽。十村八里凡入过义关道的人,不是风风火火地被专了政,就是常年累月地被劳了改。三坏爷他家大哥就此倒了霉,在村里再也没有抬起过头来。三坏爷大哥的运气算是好的,因认罪态度好,交待问题彻底,只被判了个坏分子,就被送回村接受贫下中农改造。于是,只要有运动,三坏爷的大哥就好不了,大会批,小会斗,天天清晨五点准时给村里扫大街,直到老死,也没有过上什么安生的日子。

当时我们村有两个斗争对象,一个是地主大中,一辈子生养了十二个孩子,十女两男;另一个就是三坏爷的大哥,入了义关道。大中个子大,人高马大的,很有派头,三坏爷的大哥个子比较小,一辈子也没有长起个子来。一斗争他们,人们就说,斗大个的,还是斗小个的。说斗大个的,就用绳子牵出了大中;说斗小个的,就用绳子牵出了三坏爷他大哥。因此,三坏爷一辈子也不敢与他大哥家亲近,虽然都在一个村里,在我的印象里,三坏爷和他大哥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三坏爷一个姐姐嫁到了当村,离得也不太远,两家子走动的还可以。过麦收秋时,两家还经常相互帮一下忙,你帮我收,我帮你拉。但她姐姐姐夫一口气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经常是筷子赶不上碗。三坏爷还经常接济一下她姐姐家,可是因为姐姐家的人口太多,根本就接济不过来,也只能说是蜻蜓点水,了胜于无,只是尽尽心而已。

三坏爷的二哥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也是我们村的一个大户。可是因为妯娌不合的原因,他们两家根本就不说话,更不用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了。就是在大街上两家的人迎头碰上,也会扭扭脸,相互绕道走开。他们家的大辈说合了好多次,可是谁也说不服谁。亲兄弟,骨肉情,最后却成了不是仇人的仇人,想起来就让人感可惜。可是这样的事,在我们那里却有好多。真是让人想不明白,都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姐妹,怎么会一辈子没有来往呢。

三坏爷个子不高,人也老实,话不多,但人长得还算周正,也比较精神,特别是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这双大眼睛,是很多北方男人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大老爷们堆里就特别打眼。北方人可能是因为风沙大,不论男女都以小眼睛居多。或许因为人长得周正,眼也有神,三坏爷的第一任老婆也是出了名的漂亮。漂亮的女人心眼就活,是非也多,也特别引人注目。只可惜,两个人结婚没半年,就离了婚。漂亮媳妇说三坏爷人太肉,太蔫,性格不合,脾气不投,硬是改嫁到了邻村。

三坏爷人长得不错,又有好几个兄弟,村里是没有敢随便欺负的。三坏爷家的家业不算太大,也不能说太少,日子也过得中等靠上。没过多久,村里的媒婆就给三坏爷又介绍了一个隔壁村人家的女儿。虽然介绍的这个女的比三坏爷年纪大四岁,可人家毕竟还是没有结婚的姑娘,家境也不错,只有三个女儿,算是个绝户,就是过了门也没有什么负担。娶绝户家的女儿,在当时乡亲们的眼里,是一件比较合适的事。

在媒人的帮助下,三坏爷的爹娘也偷偷见了人家姑娘一回,算是点头同意了。丁对丁,卯对卯,只要双方对眼,哪天结婚就哪天好。于是,离婚没有多久的三坏爷,就开始了幸福的第二次婚姻。这个新娘子,就是我的大国奶奶。大国奶奶个子很高,比三坏爷还得猛半个头,这也是三坏爷的爹娘一眼就相中大国奶奶的主要原因。常言道,爹矮矮一个,娘矮可就要矮一窝了。

三坏爷第二次结婚的时间,是在春节的前几天。当时我们那里过年时,农村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庙会,没有舞厅,没人集市,就流行在村里转圈敲大鼓,让精壮的后生们挥发一下旺盛的精力。一敲起鼓来,村里精壮后生们谁也不肯认输服软,经常丁丁咚咚地一敲就敲上几天几夜,把十里八乡都给震得嗡嗡直响。

三坏爷一生没有什么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敲大鼓,只要一攥起鼓槌,大眼睛就瞪了起来,象钢玲一般,腰杆也挺了起来,肚子也腆了起来,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就不管不顾、不理不睬没命地敲个不停,非把对面的后生敲得换人不可。老人们说,三坏爷曾经为了看敲鼓,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一直盯着大鼓出神,真的是入了迷。

那里敲鼓也特别有意思。一旦敲鼓的后生和对面的后生对上了点,双方都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绝不后退半步,那才真是叫劲,那才叫有力,那才叫拼命。只见那鼓槌被后生光着的胳膊,抡得象雨点般地落到牛皮鼓面上,发出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不同节奏、高低不同的鼓声,把屋里的窗户纸都震得哗哗直响。谁敲得声音大,谁敲得时间长,哪位后生就算赢了。那时为了敲鼓,有好多后生的胳膊都敲肿了,十天半月也好不了。

那时我们村里还没有电灯,当敲鼓的大车转到村里的哪条街上时,旁边的乡亲就负责把自己家的马灯拿出来照亮,算是为敲鼓的后生鼓劲。由于没有别的娱乐,过年前敲大鼓就成了俺们村过年前的一大盛况,男女老少,大姑娘小媳妇们,齐齐挤满街头,里三层,外三层,把敲鼓的后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如果哪个后生赢了敲鼓,就会被乡亲们议论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三坏爷结婚当晚,家里的人就再也找不到新郎官三坏爷了。三坏爷的爹娘知道三坏爷爱敲鼓的毛病,就去敲鼓的地方叫三坏爷回家,前前后后叫了十几趟,就是把正敲得起劲的三坏爷叫不回来。结婚当天的洞房花烛夜,新房里竟然没有了新郎,这还了得。于是,三坏爷的爹娘也顾不了什么了,就跑过去对三坏爷说,你家里那口子生重病了,得快点回去送医院。三坏爷听说新娘得了重病,吓了一大跳,说白天不是好好的嘛,怎么一下子就病了。没办法,三坏爷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悻悻地放下鼓槌,极不情愿地回了家。

新娘大国奶奶一见三坏爷回来,就急忙在炕上铺好被褥,暖好被窝躺下来,然后大国奶奶一下子就哭了起了。三坏爷愣在了屋子门口,自言自语地说,俺爹俺娘不是说你病了吗?原来你没有生病呀?!话一说完,三坏爷扭头一溜烟地跑了出去,也不管大国奶奶在身后如何喊叫他、喊他、骂他,只管疯一样地去接着敲他的大鼓去了。新婚之夜,三坏爷竟然在外边敲了一夜的大鼓。

第二天中午,三坏爷浑身大汗乐癫癫地跑了家,对大国奶奶乐呵呵地说,真痛快,真痛快,真痛快,终于把二狗子这小子给干败了,他算是彻底服了俺,俺终于赢了。大国奶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三坏爷的鼻子说,哎呀,你呀你,看你四蹄周正的,你怎么就那么傻呀,你不知道昨天晚上是什么日子呀,你怎么一敲鼓就疯了呀,你你你,你还知道回家呀,你还知道回家呀。三坏爷任由大国奶奶用手指戳他的鼻子,还是忍不住地笑个不停。

大国奶奶是有福气的,三坏爷一辈子都让着她,让她当了一辈子的家。大国奶奶的肚子也争气,一口气为三坏爷生了三个女儿。在农村,如果没有男孩子,就算是绝户,会被人看不起。于是,大国奶奶就把自己女儿分别起了棉、柳、改,说一定要改一下,生男娃。结果,大国奶奶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真就又为三坏爷生了两个男孩子。这可把三坏爷给乐蒙了,连说大国奶奶是他们孔家的大功臣,从此,就更加宠爱大国奶奶了。

大国奶奶的娘家没有男孩儿,结婚时她的娘家培送了很多彩礼,再加上三坏爷分家时也分了一些东西,因此他们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很不错。三坏爷虽然不太爱说话,但是有内秀,会做香油。有手艺就不怕穷,家里的生活不太好过了,三坏爷就在家里开始磨芝麻做香油。由于三坏爷为人朴实,用得芝麻绝对没有掺假,因此他做出来的香油永远都供不应求,所得费用,多少也补贴了一些家用。

后来,三坏爷的女儿都结了婚,大女儿嫁到村西头,二女儿嫁到俺们村南的那个村,三女儿嫁到我们村东的那个村,两个儿子也先后结了婚。三坏爷和大国奶奶终于苦尽甘来,也算过上了几年幸福生活。他们的儿子又先后有了儿子、女儿,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少说也得有二十多口。其乐融融,那段日子,乡亲们经常会从三坏爷的嘴里听到几声哼不成调的京剧,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哼的是那场戏。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三坏爷就是到了六十多岁,也根本就闲不下来,还是照旧地下地干活。他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怎么劝他也不听。农忙时,三坏爷就是一个壮劳力,草帽一戴,一干就是一个白天,白天忙不完,晚上就接着干;农闲时,三坏爷也没有闲着,而是背一个粪框,在村外的田间小路上开始拾粪。一个冬天,三坏爷拾得粪堆得象小山一样高。第二年一天开,三坏爷就会把这些粪上到麦子地里。正因为这,三坏爷家地里的麦子,永远都比四周的麦子长得旺。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幸福地过着,三坏爷的孙子、也慢慢地长大了,眼看着就要四世同堂了。在三坏爷六十五岁的那一年冬天,三坏爷早上照例地背着粪框出了门,拾了一框粪后才回家吃早饭。在回家的路上,三坏爷在村口还碰到了两个老乡亲,双方还不住地开玩笑,把人逗得差得笑得岔了气。别人说三坏爷,孩子也大了,该换班了,还这么忙干什么。三坏爷说,这哪里是干活呀,这和玩有什么区别,权当溜弯。

三坏爷回到家,大国奶奶早就把早饭做好了,照旧是玉米面做的白粥,熥的馒头。三坏爷刚伸手要抓馒头,大国奶奶一把打开了他的手,说,老头子,快洗手去,俺把洗脸水都准备好了。三坏爷缩回了手,老老实实地去洗脸,却找不见他自己的那个旧毛巾了。大国奶奶说那个旧毛巾被大儿子拿走了,你就用那个新的吧。三坏爷没有说话,就伸手去拿挂在屋里绳子上的那个新毛巾。手刚伸出去,三坏爷的身子一下子就倒了下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大国奶奶一看急了,急忙上前抱起三坏爷的头,怎么叫也没有把三坏爷叫醒。三坏爷就这么永远地走了。

三坏爷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也当了一辈子的顺民,从不油手好闲,惹是生非。三坏爷老实巴交,诚恳善良,勤劳能干,一生也没有离开过以我们村为中心十里方圆的地方。三坏爷当然有他的大名,据我回忆,好象叫孔庆虎,是庆字辈的。三坏爷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别人根本不会注意他,更不会为他写点什么。作为三坏爷的晚辈,今天晚上我靠自己零星的回忆,和乡亲们的叙述,不自量力,斗胆写下了以上这些文字,算是给三坏爷立个传吧。因为三坏爷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姑且就叫三坏爷小传吧。

共 42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三坏爷小传,文章的题目,就透着华北平原上朴实的民风,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一时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文章开头详细的介绍了三坏爷的家庭背景,和他那一大家人之间的人物关系,让读者一目了然。紧接着作者运用铺叙的手法,细致入微的描写出华北平原上,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三坏爷,三坏爷,憨厚少语,却聪明,能干。一位朴实的农民,一生经历了两次婚姻,却没有风花雪月的传奇故事,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三坏爷本该如此。娶回的第二任妻子大国奶奶,才是伴他一生的枕边人,娶妻的新婚之夜三坏爷竟然为打鼓争胜负一夜未归,从而可见,三坏爷是一个不会轻易认输之人,骨子里犹存着一种骨气。贤惠的大国奶奶,没有因此而怪罪与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责怪他几句。这样一对恩爱夫妻,于平凡的日子里,过着幸福殷实的日子,他们膝下有五子,长大后个个日子安稳,儿女又孝顺,三坏爷有着一个极其愉悦的晚年,三坏爷,因心底简静朴实,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文章思路清晰,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流畅朴素,文章不动声色的把华北平原上的乡土人文,展现给了读者。好文,倾力推荐共赏【:潇湘竹雨】

2楼文友: 19:40: 0 剑客笔下的三坏爷朴实可爱,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

楼文友: 19:41:0 期待剑客更多精彩文章,祝你一切顺意!

4楼文友: 08:20: 8 今天晚上我靠自己零星的回忆,和乡亲们的叙述,不自量力,斗胆写下了以上这些文字,算是给三坏爷立个传吧。因为三坏爷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姑且就叫三坏爷小传吧。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小孩脸色发黄吃什么

小孩脸色发黄如何调理

小孩子脸发黄怎么回事

月经期延长吃什么好
诊断尿路结石主要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