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鲁迅全集拳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4-23
光明出版社推出《鲁迅全集》,呈现一个完整的鲁迅 201 -07- 0 光明-《光明》 理顺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鲁迅是文学大师,还是翻译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科普作家,和书法家、美术家、设计师。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鲁迅,理解鲁迅。光明出版社推出的《鲁迅全集》,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的鲁迅。
早在19 8年,就有《鲁迅全集》面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三种《鲁迅全集》版本,即1956年的10卷本、1981年的十六卷本、2005年的十八卷本,为学习鲁迅、研读鲁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四种《全集》都有遗憾, 全集 并不 全 ,鲁迅先生的一些著作没有收入,从而使鲁迅先生的成绩没有能够完全地展现出来。
进入新世纪,光明出版社约请一些专家学者组建了新的《鲁迅全集》编委会,历时五年,在以前各版的基础上,尽力搜索鲁迅先生的遗稿,成一套崭新的《鲁迅全集》。这套《全集》力图全面反映鲁迅先生在创作、翻译、古籍辑校、科学普及方面的成绩,并触及鲁迅先生的书法、绘画、美术论著和书刊装帧设计等,是迄今为止相对最全面地反映鲁迅先生各方面成就和贡献的文集。
在搜集、钩沉鲁迅轶文上,光明出版社版的《鲁迅全集》颇具特色。诗歌方面,他们从《周作人日记》中录出了《别诸弟三首》(二辑)《莲蓬人》《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惜花四律》等,从周作人日记手稿中录出《题照赠仲弟》,对理解早年鲁迅的思想感受很有参考价值。杂文方面,他们重新了鲁迅逝世后出版的文章,依照鲁迅先生生前的构想,辑录为《人海杂言》《荆天丛笔》,其中《〈劲草〉译本序》《〈魏子〉序》等均系残稿整理而成。应当说,这样的思路更符合鲁迅先生的初衷,也有助于读者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脉络。
将中国文化推向了新高度
鲁迅先生曾就《红楼梦》说过: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不幸的是,鲁迅身后,他自己也遭遇了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把他刻意打扮成 金刚怒目 式的 革命家 ;有的则把他仅仅局限于 亭子间 里的 文学家 ,乃至 小说家 或 杂文家 ;更有甚者,拿着放大镜,专挑他的某些词句,把他 还原 成冷酷、好斗的小人形象。
这其实也很正常。除去一些真正的 小人 从自己的阴暗心理出发去贬损、侮辱他人不谈,另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所要实现的意图不同,都会影响对某个特定个体的判断。而真正的高山大川,因其博大与丰富,都会留给人们无限解读的可能性。苏东坡曾说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认为原因是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就算跳到山外,也仍然难以掌控高山、大川的各个方面。
鲁迅先生就是高山,就是大川。新版《鲁迅全集》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他的崇高、伟大和丰富。
鲁迅是高尚的。他与章士钊、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周扬等的纠葛,近年来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热议的话题。这固然可以讨论,但却不能因为要公正评价他们的成就,就非要去贬低鲁迅。他们之间的争辩,主要是观念的冲突、思想的分歧,岂是私人恩怨么!而鲁迅对郁达夫、瞿秋白、柔石、萧红、萧军、胡风、刘和珍等,却是满怀深情和温热,从中可以看到他胸怀、心灵的纯洁与博大。
通过鲁迅先生的诗文,特别是他的日记和书信,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内心经常在咀嚼痛苦。其诗曰: 孤单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弄文罹文,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这都是在《呐喊》《彷徨》出版十年后写的,而写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纠结、痛苦、郁闷的心情!惋惜那时候又有谁知?先生忍受着痛楚,以坚强与韧性,不断耕耘,不懈跋涉,终究将中国新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
留下一笔思想资源
煌煌20大卷,是鲁迅先生留下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一笔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特别是对由愚昧禁锢的封建社会迈向现代民主社会进程中的中国人的深入剖析,迄今恐怕难有几人可以企及。他提出的 改造国民性 问题,应当说还远远没有完成。尤其是,旧有的贫弱、愚昧、专制、奴役、渎职等观念和痼疾尚未完全清除,又迅疾堕入了利欲熏心、金钱至上、尔虞我诈、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淖里,文明、开放、自由、公正、诚信等健全的现代人格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鲁迅先生提出的 改造国民性 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而且还增添了新的使命,我们要沿着先生指引的正确道路,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更应该走在时期的前列,自觉地承当起时代赋予的重担。
因此,切不可将鲁迅供奉起来视为图腾,更不能将其当作招摇过市的幌子,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奉为 精神导师 ,以之为明灯,照亮我们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征程。
翻读这套《鲁迅全集》,我从内心深处钦佩鲁迅先生的才华。就算从他1906年进入学界算起,其浏览之广,亦令人感慨。他1906年撰写的《中国矿物志》,先是被清政府农工商部大力举荐,后又为清政府学部批准为 中学堂参考书 ,并屡次再版。鉴于当时的现代教育水平和矿产研究状况,鲁迅先生的荜路蓝缕之功,真的要好好地加以估计。朱辉军(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
西宁治疗性功能障碍方法宝宝健脾助消化吃什么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消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