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年殷殷翘首盼春节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0-27

殷殷翘首盼春节,切切凝眸望除夕。——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

雨还在哗哗哗地下,风还在呼呼呼地吹。走在大街上,极目望去,尽是挈小拉幼的全家福。这春节的脚步在慢慢走近,哪怕再恶劣的天气也未能阻挡人们上街添置年货的激动之心。

走近一看,那被寒风吹得红通通的小脸呀,被帽子、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双喜不胜喜的小眼睛在骨碌碌地转呀转。跟在这些全家福的身后,我的心里不禁一暖:好幸福呀!

走着走着,思绪不禁随着风飘呀飘,飘到了九霄云外。

在闽南一带,习惯把春节叫做“年兜”。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年那么长,虽说只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每个季节都有三个月,而每个月又有二三十天。这三百六十五天呀,十个小指头怎么数也数不完。

不管如何,只要挨过了这一年,到了年末,就可以过几天红红火火的“年兜”了。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盼望年的到来呢?说白了就是,这一天可以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大鱼大肉,还可以换上新衣裳,并且有崭新的人民币可以拿。

对于平日里与鱼肉少缘,与新衣服绝缘,与钱无缘的小孩子来说,只要“年兜”一到,就可以做这么多梦寐以求的好事,任是谁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于是,大家一年之季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没上学前,不知道这“年兜”是怎么一回事?懂事后,就特别好奇了。为什么要过年呢?这“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终于这个困惑在书上得到了解答。

原来这“年”竟然是一种头长触角的怪兽,非常凶猛。平时只在海底生活,只有到了特定的日子才会爬上岸来扰民。吞食牲畜,毁坏庄稼,伤害人命,给村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了逃过这一劫,每天除夕这一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纷纷逃往深山,以躲过伤害。

后来,有一位乞讨的老人经过村子,从一位老婆婆的嘴里知道了这件事,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一位老婆婆家里的大门贴上大红纸,在家里把蜡烛点亮,等到“年”进门了,又穿上红袍,点燃鞭炮。

“年”被这突如其来的鞭炮声给吓住了,又见到一个穿大红衣的人,就吓跑了。原来这“年”最怕的就是火光,红纸,鞭炮声。

初一时,外出避难的村民们都回来了。老婆婆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大家才知道这个除“年”的办法。

后来,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点亮火烛,欢聚守岁。时间一久,这过年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知道这个故事后,我还曾经问过母亲,她说自己也不知道原来“年”竟然是一种怪兽,只是跟着长辈一直这么做。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识字的好处,从而坚定了认真学习,争取成就的念想。

等我回忆完童年趣事时,人已经走到了菜市场。

到了菜市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这年末时节,平时不见的人都跑到街上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流把菜市场围得水泄不通。

十几年了,我买菜都找熟悉的人买,已经养成习惯。买肉只找那个矮个子的中年妇女,她人嘴甜,做生意也比较老实。买鱼只找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伯买,他也很诚恳,买卖公道。可惜,后来,他就回家安享晚年,不出来摆滩了。买菜就没固定了,看哪个人顺眼就停下来买,只买自己相中的菜。

我等买完菜后,又买了一大堆儿子爱吃的水果,这才提着沉甸甸的袋子一路走回家。

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卖春联的摊子。这卖春联的摊子都是突击户,一年只赚这几天。只是,近年来, 联的人少了许多,因为很多地方都有免费赠送春联,所以,这联还照贴,只是就不用买了。

边走边想,这上街买菜自是有一番趣味。这过年贴春联是一大习俗,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哪一户人家过年不贴春联的。

以前的春联都是红纸黑字,叫人写上去的对联,一对才几毛钱。现在的春联是镶金嵌粉,写字插画,别提有多华丽了。当然,越是豪华的春联越是昂贵。这买得多了,花的钱也自然就多了。不过,一年忙到头就在于年末庆丰收,能够任性地花一次钱,图个吉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倘若家中有亲人刚过世,这过年就不能贴春联了。遥想母亲去世头一年,娘家不知道有多冷清。这娘家对联不能贴,鞭炮不能放,更是不能穿红衣服。生死无常,冷暖自知。这过年也并非年年都是喜庆的。

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收红包……这些习以为常的春节习俗,到了现在已渐渐失去诱惑了。习俗照过,家照回,年味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单说“跳火群”这一习俗,娘家照样年年跳,年年余,而老家却是从未有过这样的习俗。吃过年夜饭后,大家围着电视观看春晚,已经成了近年来的除夕压轴戏。每年看过都是同样的感慨:这春晚是一年不比一年了。

其实,我印象中最怀念的就是“跳火群”这事了。小时候,吃完满满一桌年夜饭后,大家都围在家门口。母亲收拾完碗筷后,会在门口的空地上升一堆火,等祭拜完,便招呼大家一起跳。

其实,按规矩,只有家里的男人才能够跳火群。父亲与兄长总是轻轻松松一跃,便完成仪式。而我们几个姐妹只有等到火苗快熄灭时,才会做做样子,从上面一跨而过。

跳完火群,母亲就会拿出扫帚畚斗把灰烬扫到床底下,一边扫还一边念念词,大意就是期盼明年有余。等这一大串祝福念完了,这地上的灰烬也就被她扫光了。大年夜的习俗也算完成。这时,父亲跟兄长就会离开家门,到左邻右舍家去串门。只有我们姐妹俩陪着母亲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守岁……

想到已经过世的母亲,我心里又开始隐隐作痛了。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

春节将近,这思乡的心又将返航。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金玉满堂的春节快点到来!

共 21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在渐渐走近,不畏寒冷的人们顶着风雨在置办年货,大人小孩都露出幸福的笑脸。作者用深情的笔墨,写出了自己购买年货过程,同时也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写出小孩子盼望过年的心情,并用细腻的文笔介绍了闽南一带过春节的风俗,那里习惯把春节叫做“年兜”。以及年的由来,回忆中一家人快乐地过春节的场面历历在目,然而一想到已过世的母亲心里就会隐隐作痛。一篇情感浓烈的作品,有记忆中过年时的快乐,更有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文笔流畅、自然。年味浓浓,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不错的文字,欣赏阅读,力荐佳作!【:深冬暮雪】

1楼文友: 17:07:07 问好老师,遥祝您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冒昧写按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回复1楼文友: 20:27:51 暮雪妹妹辛苦了,你的评语很到位,我很喜欢。请茶问好,也提前祝你新春快乐!

灯盏花领军企业产品

灯盏花药业骨干企业

灯盏花领军企业有哪些产品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一款小程序如何开发
红河灯盏花能入药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