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桃园结义各怀心思赏析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8-14
罗贯中妙笔点春秋,《三国演义》风雷激荡高潮迭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后世读者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刘关张组合,关系铁杆情感深厚纵横无敌。
书中主要人物不下数十位,率先出场的正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投军途中邂逅,言语投机酒逢知己,在张飞庄后的桃园结为异姓兄弟,传为千古美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
我个人却认为,桃园结义可能是史上最为草率的结拜,刚通报完姓名,说了几句大话,便结成生死之交,不是草率么?为何后世传为佳话,并且效仿者众多?因为它也是最成功的结义。草率与成功,这两个词根本属于对立关系,但刘关张三人干得实在漂亮,貌似草率,其实都动了心思,所以他们成功。
古时候,结拜可不算小事,马虎不得。大多是相处日久了解颇深,或是共度患难生死相托的朋友,才结义成兄弟,如评书中七侠五义、瓦岗英雄等。结拜的仪式非常隆重,必须宰杀家禽牲口祭神,焚香祷祝跪地宣誓,相当于微型结盟。其中最重要的程序便是宣誓,“皇天在下后土在下,我某某与某某因为什么理由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违背誓约,天人共戮……”古人信神,不轻易立誓,誓言比现在的法律条文还具约束力,今人违法的不少,古人违誓的不多。刘关张三个热血青年一见如故,当场就欲结拜,是否头脑发热?非也!我认为他们三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大脑转得贼快,都觉得对方有利用价值,最终达成默契,铁三角关系是日后处出来的。
按书中顺序,我们先看刘备,卖履织席换钱度日,胸怀大志自命不凡,典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角色。刘备身高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说白了就是个奶油小生,个子还挺高。古人以尺论身高,常见有“六尺男儿”和“七尺之躯”的说法,可见六尺属正常身高,七尺算是大个子,刘备七尺半,比普通人高。高也罢了,偏偏他耳朵大得垂到肩上,手臂长得伸过膝盖,有这两点与众不同的“异相”,再加上胸怀大志,刘备哪能轻易瞧得上别人。
再看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只一个照面,刘备就动起了心思:嗬,这人比我还高半头,长得山魈似的,囔起来不用麦克风全村都能听见,嘿嘿,可用,可用!我猜测刘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可交,而是可用。果然刘备识人,张飞单凭狮吼功,一声吓死夏侯杰,此为后话。
轮到关羽出场,比张飞还惊艳,简直亮瞎人眼。关羽身高九尺,按古一尺等于现在七寸换算,二米三,与姚明一般高,一下子就把刘、张二人比了下去。如果那时流行打篮球,关羽混个国际球星当不在话下。再看他胡子二尺长,拖到肚脐眼,脸皮如一块老红木板,嘴唇厚实而充血,两道卧蚕眉不怒自威,一双丹凤眼精光闪烁,书中形容“相貌堂堂”,我不敢苟同,整个就一妖怪巨灵神。刘备一眼就相中关羽,心道好家伙,不错不错,可用之人,没事拉出来吓吓人还是可以的。
三个相貌与众不同的“愤青”一见如故,但还不应该热乎到立即结拜的程度。我想这事是刘备一手促成的,三人中就数刘备最能瞎掰忽悠,后来有了诸葛亮,刘备就藏拙了,不再鼓弄唇舌,而动不动把压箱绝活拿出来抖抖,什么绝活,哭呗,要不怎么有“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说法。结义这事肯定是刘备倡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那是因为人卑言轻,没人把他当回事。刘备思量着如果拉拢住这两个凶神恶煞,哥俩往他身边一站,走在大街上谁敢招惹?也许刘备的初衷就是做个街面上的黑老大,不受人欺负,还能顺带收点保护费调戏花姑娘啥滴,怎么说也比卖草鞋强上百倍。
张飞是三兄弟中唯一的有产阶级。刘、关二人是走村串户的小贩,张飞是酒肉店老板。张飞的店面规模可能不小,书中张飞说愿用家资招兵买马共图大事,用来招兵买马,这得多少钱财!所以我估计张飞是大老板。好多人都认为张飞是粗汉子,把他与梁山李逵划为一类,大错特错!李逵与张飞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若张飞行事冲动鲁莽,又怎能积下偌大家产?《三国演义》中张飞粗中有细大智若愚的事例不在少数。张飞再傻,也不会傻得拿全部家产当儿戏,他甘拜刘备作老大自有用意,因为刘备有底牌——一张伪造的身份证——中山靖王 之后,论字排辈当今小皇帝还得管他叫叔。刘备就是个大忽悠,因为与皇帝一个姓,也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意思,其实八竿子打不着,小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族姓中还有刘备这号人。偏偏刘备这张伪造的证明成了他逐鹿中原的王牌,每当底气不足,一亮出根正苗红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形象立马高大上。张飞可能一眼就看穿了刘备的把戏,然而在乱世,真作假时假亦真,我老张出钱,你刘备做形象代理兼发言人,再拉个大块头关羽作打手,说不定成就一番大事,当然张飞也绝想不到“大事”后来竟然那么“大”。自古有钱的怕扛抢的,兵荒马乱年代,张飞虽有家财,也担心朝不保夕,所以决定弃商从戎。注意,是“从戎”,不是“从军”,毕竟身价决定眼界,张飞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做普通士兵,他花钱最起码可买个军官当当,而刘备、关羽则是为了进军营混个温饱而已,说报效国家那是虚话。
诚然,刘备最动心的正是张飞的财产。当张飞说“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时,刘备大喜。本以为交上这个人以后喝酒吃肉方便,酒肉朋友尔,谁知他“颇有资财”,还自愿奉献招兵买马,刘备能不乐吗?野心一下子便膨胀起来,暗说运气真好,碰上个愣头青。因为有运作资金,所以他们的誓言中除了“同生共死”,又加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字,这就是欲干“大事”的兆头。我觉得誓言中有一句实在好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张可亏大了,年纪比刘备小还得与他同死,而结果却是关老二先驾鹤,张老三再归西,刘备反而最后一个升天。在生死面前,誓言一下子变得轻如鸿毛。
再看关羽,后世尊为武圣人,但彼时实在寒碜——头扎破头巾,胸前挂着邋遢的二尺长胡须,推着辆独轮车,口中吆喝:“卖枣呐,又甜又脆的山东大枣!”我想关羽算是赶了个巧,占了个子高胡子长的光,被刘备相中,硬拉着入伙。三人初次见面不知深浅,我料关羽根本不知刘备是个花架子,文不能写诗文武不能耍刀棒,被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所忽悠。关羽窃喜,刘皇叔亲民,张老板仗义,我卖大枣的老关攀上这两棵大树,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或许还能成“大事”,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貌似三个热血愤青的冲动行为,一个“草率”的决定,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一道炫彩,光芒夺目。如果他们是普通人,结拜后的场面可能是这样:刘备铺开草席,关羽捧来大枣,张飞从家里取来酒肉,三人席地而坐,喝酒吃肉嚼枣子,发发牢骚吹吹牛皮谈谈理想,最后打着饱嗝迈着醉步回家做春秋大梦。偏偏三人都不同凡响,老大刘备雄才大略,连曹操都佩服忌惮;老二关羽出身寒碜,在拼杀上最卖力,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更奠定后世武圣人地位;老三张飞,厨房里杀猪战场上杀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经典战例一嗓子吓退曹操八十万大军,曹将夏侯杰当场死亡,估计那爷们患恐惧症。
有人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刘备这两名“队友”可不是猪,他们是雄狮、是猎豹,刘备如虎添翼。乱世出英雄,桃园结义,一个野心家,两个超级杀手,因为共同的理想而走到一起,虽然各怀私心,但在历史的风头浪尖同心协力奋勇前进,终于实现共赢。刘备成就霸业,关、张成就功名,佳话留青史。稍许遗憾的是关羽、张飞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自古“瓦罐不离井沿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也许正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共 299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桃园结义,各怀心思】桃园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分析他们有悖常理的生死结拜入手,入木三分地分析了三位胸怀大志的乱世英雄各取所需,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谋大计的心计。总而言之,刘关张之所以成为生死之交的铁三角,首先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救民与乱世的共同理想,再就是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以及以后南征北战中在这两者基础上的逐步加深的兄弟情义。桃园结义,造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千秋伟业,更造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美谈,同时也为后人为人处世,打造利益共同体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标准。文章语言诙谐幽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推荐共赏,问好侠心,期待更多精彩!【山水:周会涛】
1楼文友: 09:17:56 周末愉快,遥祝夏安!
回复1楼文友: 10:58:10 此文有局限,没有联系原著前后文,只在 结义 这个点上自我分析,也许有曲解之嫌,老师辛苦了!
2楼文友: 08:02:42 若云长见此文,其必曰: 腐儒也配论英雄乎?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回复2楼文友: 08:55:59 云长轻文人,我还没资格做文人,所以不怕。哈,欢迎秦老师,谢谢批评。
楼文友: 17:0 : 4 遇辱不惊,可谓成矣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回复 楼文友: 17:12:07 呵呵,再谢老师。
七台河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好宝宝不消化肚子疼怎么办成都看白癜风的医院上一篇:游戏攻略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