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没有被抹掉的记忆散文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8-29

摘要:2015年春夏之交,我闻朋友说起灵寿县陈庄后山尚存日军堡垒,故前去探访历史,撰此文。现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分享给大家。 七十年了,日本军国主义在美国霸权主义的支持下,一步步又走向复活,战争的记忆被厚颜无耻的政客们想方设法地歪曲,为了自己的一点点私利,刽子手们再一次把带血的刺刀挂起。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尝过新中国初期的苦难;我没有亲眼见过日本鬼子,但我从老一辈的言谈中感受到震惊。我和朋友一次聊天中得知,在我县陈庄附近后山山脊上还保留着日本鬼子的堡垒。

这是没有被抹掉的记忆!

我决定前去探访,感受当年那充满硝烟的地方。

在朋友的指导下,我驱车来到了一块平地,将车停好,天突然刮起了大风。

沿着“八一健身”的箭头导引,我沿着山沟,爬坡牵藤,不到二十分钟,第一座堡垒就出现在我眼前了。

在堡垒前面,散落着一些滚石,缠绕着还没有锈断的铁丝。我左转右转,寻找到一个缺口,来到了第一个堡垒前。

这座堡垒是用石头和水泥修建的,建在一个相对于四周较高的山头上,门朝西开,里面上下两层,八个方位八个枪眼,隔层是用一根木柱顶着十几个门板,门板上还挂着锁链,门板上面是厚厚的水泥,一个能容下一人的方形小孔以便上下,顶上是八个垛口。从这个建筑上就能看出,老百姓的门板都被鬼子拆来修了炮楼。有多少人游离失所呀!又有多少民工命洒山涧啊!

远远望去,绵延不断的山脊上,从山顶到每一个相对制高点都建有一个堡垒,我数了一下,共有六个。

我决定沿着山脊走一番,拍下日军侵华的这一座座铁证。余下的这些堡垒,只有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的还算完整,只是没有了中间的隔层,其余四个都有所坍塌了,不知是岁月的侵蚀,还是被当年抗日的队伍催毁?

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坡上,两座堡垒之间,还保留着 排水泥石头房屋式建筑,有很多间,都没有了房顶,那些房屋里还长出了杏树、桃树,那粉红色的桃花分外耀眼。我在一个树枝上看到了景区挂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密侦办宿舍营”。原来这里住得是密侦班啊!这些堡垒的东北边就是横山湖,也就是著名的陈庄战役发生的地方,再往北就是城南庄,是晋察冀边区司令部。日本鬼子在这么高的地方设这么多的堡垒,残害当地山民,目的肯定是切断交通要道,侦察我抗日军民的情报。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据说有个叫二毛的,领导当地村民,破坏鬼子们的饮水和供电设施,与山上的鬼子们打游击。

在青山翠林之间,桃红杏粉之地,已经看不出当年那血雨腥风的痕迹。三三两两、大大小小的游客,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幸福地徜徉中是否还留有那段悲惨的记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虽然不能抱定仇恨,但绝不能忘记历史!落后了就要挨打,软弱了就会被欺!

感曰:

大风之中爬后山,日军堡垒六山颠。

铁丝旧依然在,兵营宿地破不堪。

青松苍翠涛声憾,几处桃红血一般。

苦难岁月今不在,幸福尚须开福源。

强身强国御外侮,不忘历史国方安!

共 1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没有被抹掉的记忆】是一篇短小的游记,寻访之地是家乡一处旧时弥漫着销烟的日军堡垒。文字中记述了堡垒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也写出了附近民众为之付出的代价,让人叹息。文中写到今昔的对比,在对比中总是让人感慨横生。短小的文字,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良知,推荐共赏,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山水神韵:伊蘭】

1楼文友: 19:18:14 问好文友,文章选材很好,如果写得再细致些,您的文章会更出彩的。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1楼文友: 17:00:01 谢谢!我会更努力

内痔会自愈吗

内痔如何治

内痔要怎么治疗

宝宝感冒鼻塞怎么护理
骨关节炎的物理疗法
2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