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说法无量威仪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07
僧侣的姿态摄影:丁祖和
2017美国《国家地理》
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
这是一群疲惫的乘客
一位出家人卓而不群的身影
无心彰显佛门“四大威仪”中
“坐如钟”的庄严魅力
其无声说法的僧伽之美
让我们深受感染
遥想当年马胜比丘无声的威仪
度化舍利弗尊者
是何等的殊胜而亲切
众生无尽的烦恼生死流中
这一袭僧衣
乃是如来使者悲心不舍的
众生希望
做为佛陀的弟子
做为任何场合都穿着僧装的出家人
威仪教相、举止动态真的太美好了!
向庄严伟岸的僧
致敬!
这张图片荣获了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有网友这样评价:僧侣的姿态、芸芸众生睡相,震撼。在而今与信仰早已被物质文化追逐主流思潮替代的时代,你看到精神力量的不一样。
在这幅摄影作品中,一列飞驰的火车,6个疲惫的旅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童,车上的6人或坐或卧,旅人的疲态尽收眼底,与其他5个旅人不同的是,画面左侧居中的是一个禅坐的僧人,他也是画面中唯一的老者。僧人结跏趺坐,后背挺拔,微颔头部,这是佛家标准的禅坐姿态,僧人的长袖自然下垂,与对面熟睡的女子、画面前端卧眠的男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幅有速度感的画面,飞驰的列车,匆匆的行者;这是一幅能看见宁静的画面,禅坐的僧侣,香甜酣睡的孩子。
也许,人类的世界就是这样,无论有多少失望和痛苦,总有一些人在坚守着那方净土。僧侣的姿态,也是我们内心最美好的姿态。
僧侣的姿态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动静威仪常如是,不枉佛门修道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僧侣
僧侣,指离开世俗生活,为了信仰而独自修行的人们,在东方指和尚僧人,在西方,则是指修道士。最初,修道院实际上是作为反教会机构而存在的。修道士们反对教会世俗化,他们认为这是违背教义的,人应该追求来世生活和精神上的拯救。他们坚持原始基督教义,以独修方式代表个人的意愿,生活俭朴、孤独。修道士最早在埃及出现,后来发展到叙利亚等地。后来,这种修行方式随着罗马的灭亡而传到欧洲西部。逐渐地,基督教会注意到修道士在宗教范围内的影响,一部分修道士也认为修道院不能脱离与世俗而存在。于是修道院与教会双方开始接近,最终,修道院被纳入教会的分支,两者形成了结合。
上一篇:绝品邪少 【1852】死伤惨重
上一篇:p戴荣里pp我喜欢欣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