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我曾经熟悉的人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9-27

刚在同学论坛上读到一个同学谈阎庚华的短信,才知道他已不在好多年了。尽管和同学们交流了当年的一些旧事,可心中却仍有一种沉沉的难以名状的感觉,想想,还是写几个字。

我认识阎庚华是从78年上大学开始。他是我的同龄人,学校后勤的教工,在学生食堂做饭和卖饭。自入学起,我们就几乎在食堂卖饭的窗口天天见面。他黑不溜秋,个子1.72—1.7 米左右,声音低沉。近视眼很重,厚厚的镜片子让你一下子就记住他。

和他的接触开始并不融洽。他似乎有这一种落考生的失意和隐隐妒忌,每次到他所在的窗口打饭,他常把装着比平常量要少的饭盆朝我面前一墩,眼镜后的小眼睛直盯着你好像在挑衅,“你不服”。我无可奈何只有拿着这点可怜的饭菜走开,同时一边低声地咒骂:“小近视眼,戴着再厚的眼镜你也没考上大学。”

我和他真正熟悉是大学一年级以后。他父亲是我们学校体育教研室管理体育器材的教工,我这个医学院校的体育棒子常和他打交道。一来二去,也就知道那个给饭菜很吝啬的厚眼镜就是老阎的儿子,敌意也就淡了。即便如此,我每次去食堂打饭,还是尽量避开这小子的窗口。

与他父亲相比,阎庚华没有体育细胞。他爸爸至今保持着我们学校教工百米记录——10.8秒;他却是百米没速度,万米常打狼。但他锲而不舍,风雨无阻,每天在田径场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在不停地跑。我和他都是田径场上的常客,相处下来,彼此也就有说有笑了,我也感到他是个很厚道和固执的人。虽然相熟,他给我的饭菜也是正常的量,从未因熟悉而照顾一下。

大学最后一年就很少见到他,他似乎不在学生食堂卖饭,到后勤的其它部门工作。当我第一次听到他要进行跨省市长跑的事好像是8 年。当时我还在暗笑:“这家伙田径场上跑不过别人,所以到公路上去争高低。”

最后一次见到阎庚华是85年,他在跑漠河到海南的途中经哈尔滨市,他家在校部家属楼,他回来短休。当时我在学校读研究生,在校园路上遇见他时,他还是老样子,厚厚的眼镜,只是比以前更黑了,低沉的嗓音中有着过去没有的平和和自信。短短的交谈中,我知道他大概是每天跑一个马拉松或稍长一点的距离,他的哥哥骑自行车陪伴他。至于跑完漠河—海南之后还干什么,他还没想过。

阎庚华已长眠在珠穆朗玛峰上1 年了。有关他的消息勾起了我对往事的许多回忆,温馨中还有淡淡的苦涩。许多旧事,故人的点点滴滴原以为已被平淡的生活消磨贻尽,现在才知道一切都没忘,只是更深沉,更厚重地藏在心底。

当年,我是百里出一的大学生,研究生,阎庚华是千万个落考者中的普通人;今天,我是普通中的普通人,阎庚华是一个中国的传奇。他的坚持,执着和追求的精神,让他站在世界最高峰。

我对他的死没有多少难过的感觉,却又有难言的感叹。人早晚有一死,死在人生的顶点,死在世界的巅峰,是死的壮丽,死得其所。

阎庚华,一个中国的传奇,一个我曾熟悉的人。

阎庚华,1958年出生,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勤职工,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极限运动爱好者。自198 年至今阎庚华已先后完成了多次挑战身体极限的壮举:

▲198 年,历时65天,从哈尔滨徒步长跑 150公里,跑到第5届全运会的举办地上海,创下了一项国内长跑纪录。

▲1985年9月1日—1986年1月14日,从黑龙江省最北边的小镇漠河出发,历时 个月又14天徒步长跑6200公里到达海南的天涯海角。

▲1986年4月18日—1986年7月16日,历时80天完成万里长城的长跑;成为徒步跑长城的世界第一人。

▲1987—1994年多次带队并参加国际铁人三项赛,取得一定成绩。

▲1996年,着手准备登珠峰,作为热身,先去天山登至 800米,又到博格达峰登上4000多米的第三峰,接着又去了慕士塔格登至5500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6年6月24日,阎庚华离开哈尔滨,拉开独自攀登珠峰的序幕。9月19日,阎庚华按预定计划登上珠峰7000米高峰。

▲1999年5月,在体能、经验都具备的情况下,阎庚华冲击珠峰顶峰8844.4 米,由于身体不适及气候原因,孤身登至8000米高峰后返回。

▲2000年 月2日,阎庚华在黑龙江电视台的陪同下再次从哈尔滨出发,迈向珠穆朗玛峰峰顶挑战,5月21日,阎庚华成功地独自登上珠峰。在下山途中不幸遇难。

共 170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写阎庚华,写了他很平凡的过去,百米竞赛和万米跑都没有成绩,写了作者和他的斗气,写了和他一起在田径场上的相见,写了他的“突然”卓越。从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执着追求者的成功经历,看到了正如作者说的,作者曾经是一个优秀者后来成为了平凡者;而阎庚华曾经普通得掉渣,后来成为了中国的传奇。文章体现出的这一主题是值得我们品味的。【:春雨阳光】

1楼文友: 08:4 : 1 来到你的空间,分享了你的其文章,你也可以把你的诗,组成诗组在空间发表,祝你的诗能得精品。

2楼文友: 21:12:24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把作者和该文主人公对比,把主人公的变化对比,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问题。 语文教师

男人夜晚尿频是什么原因

男士尿路结石的原因

男性尿急憋不住吃什么药

小儿厌食中药治疗
灯盏花龙头企业都有啥
间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