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九龙山传奇游记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09-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不见经传的九龙山(俗称王府山)位于豫南舞钢、叶县、方城三市县交汇处,山高虽不过500米,可流传故事则是八百里伏牛山的精髓。选在晴和日丽的天气,携家人一次近游,览九龙山风光,向当地乡亲探寻这里流传的神韵故事。
一、皇子修道第一站
王府山由大塘山、小塘山、老婆壳山、老虎头山、九龙顶等9条山系组成,所以也被称为九龙山。相传山上的祖师庙曾是玄武修道第一站,被称为“天下第一道场”,王府山的由来,据说与祖师爷在此修炼有关。
祖师爷未修道前是先古时期静乐国的三皇子,他自幼勤奋好学,心地善良,国王下诏立他为静乐国太子。国王驾崩后,三太子悲痛欲绝,向大臣请教:“人为何会死,能否长生不老?”大臣回答道:“凡人寿命或长或短,都难免一死;除非得道修仙,方可长生不老。”太子心想:即使我做了皇帝,也躲不过死亡的一天。如果我修道成仙,既可以为民多做善事,又能长生不老,岂不是良策!于是,三太子悄然出了皇宫。
“勿怨皇儿意如磐,挥剑断袍别亲眷。皇权富贵视粪土,深宫不恋向青山。”三太子逃出皇宫后,面向皇宫磕了三个响头后便坚定地走了。可没走多远,他就犹豫起来,到底该去哪座山上修行呢?此时,一位仙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向仙人诉说了自己的疑虑,请仙人指点去处。仙人说:“九龙山云蒸霞蔚,峰灵秀奇,是修行的圣地。”
受到仙人的点化,三太子就直奔九龙山而来,并在山上潜心修行。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多年。远离尘世,身在九龙山中,三太子没有与外界联系,思乡之情日渐加重。修炼之余,他常常站在响水台边向王宫方向眺望,思念宫中的家人。这些年他苦心修行,自感道行没有多大长进。极其苦恼,认为九龙山可能不适合自己修炼,要到其他地方再度找寻修行之地。
于是,三太子下了山。当他走到山脚一口井边时,见一老妪在石头上磨铁杵。三太子好奇地问老妇人:“你在石头上磨铁杵是为何?”老妇人答道:“我是在磨绣花针。”三太子惊讶道:“要用铁杵磨成绣花针,那要磨到什么时候?”老妇人回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妪之言使三太子猛然恍悟,他回想当初神仙对自己的点化,认为自己缺失毅力,修行也太肤浅。想到这里他返身回到山上,继续潜心苦修。
再度回到山上,三太子更加刻苦修炼。苦志太和渊泉间,白云松涛栖鸟伴;幽中不知红尘事,岁月悠悠化自然。这就是他苦行僧的真实写照。春去秋来,他一坐又是多年。终于有一天,曾指点他出行的仙人来到九龙山对三太子说:“这么多年你在此苦心修行,脾性和道行都经得起考验了,如果要修得更高的道行,就需要到其他名山再度修行。”
听完仙人的话,三太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九龙山。至今在山北坡响水台的一块石头上,还留有三太子的一个明显的脚印。三太子一路远离达官显宦和显赫的皇室是是非非,最终在武当山修道成功,成为道教的祖师。后人为敬仰他,在九龙山最高的山头为他建观塑像,所建道观也被称作祖师庙。山民们还把九龙山改名为王府山,以示对这位从王府走出来的道教祖师的怀念。
二、痴情女化身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诗仙李白一首《望夫石》传唱千古,沧桑几载泪雨纷飞。这正是“望夫石”的真实写照。
相传先秦时期九龙山脚下住着姜姓和孟姓两户人家。他们老实本分,世代靠打柴为生,两家关系和睦融洽,生活过得平凡而安乐幸福。遗憾的是,他们都无儿无女。
一年春天,孟家在自家墙脚下种下一棵葫芦,风调雨顺,葫芦长势喜人,枝蔓一直延伸到姜家的围墙上。到了秋季,延伸到姜家围墙上的藤蔓结了一个硕大的葫芦。葫芦惹人喜爱,孟姜两家人整天围着葫芦啧啧称赞。
然一个晴天霹雳,葫芦里竟然生出一个粉嘟嘟的漂亮女孩,两家人惊喜不已。孟家说葫芦是他家种的,姜家说葫芦是长在他家的墙上,孟姜两家为女孩归主而争执不休。最后,两家意见折中,给女孩取名为孟姜女,他们便都有了这个共同的漂亮女儿。
且说,这孟姜女,天生乖巧可爱,人又长得漂亮。不觉间,十八年过去了,孟姜女出落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一日,夕阳落山之时,两家人从山里打柴回来,见孟家院内躲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原来,此人名叫范喜良,是为了躲避修筑长城逃难于此。于是,好心的孟家就收留了范喜良,范喜良为人忠厚老实,且长得一表人才,两家商量把孟姜女的终身许配给了范喜良。
不料,一段时日之后,范喜良还是被秦王派的官兵抓去修筑长城。两家人欲哭无泪,孟姜女更是悲痛欲绝。她决定去寻找丈夫,来到长城脚下听说范喜良被累死,悲愤交加的孟姜女,三声呼嚎哭倒了一段长城。回家途中,孟姜女来到王府山,一个人痴情伫立颠峰,回望哭倒的长城,想到秦王不会放过自己,一怒之下化作了一块巨石伫立在山头,似一个痴情女面向西北方向,永远守望自己冤死累死的丈夫。从此,这座山又有了一个悲凄的名字叫“望夫石”山。
凄美故事流传千古,如今,王府山顶有望夫石伫立,远远望去似一个多情的女子屹立在那里,石头回望着西北方向,如痴如醉、如泣如诉,让人心生痛惜。
李白的《望夫石》吟唱华夏大地,这里孟姜女的故事更是久传不衰,望夫石山在当地人心目中也成了爱情山。今天的“望夫石”南北皆有,孟姜女的故事版本多样,谁为正宗,不得而知,但凄美故事感动着天下。
三、唐公主化凤为冢
山灵动,林荗密,水灵秀,是人们对九龙山的赞誉。山脚下不远处那棵两千多年的银杏树见证了这里的传神,故事里也渗透出这里是曾经的风水宝地。
毛仁寺村里这棵沧桑挺翠的银杏树,置身村庄右方的土丘之上,但见树身雄伟,树冠庞大,这棵六、七人才能合抱的古树,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
据村里人讲,千百年来,这棵银杏树它枯而不死,死而后生。如今树身部分老树干周围有新躯干簇拥,人称四世同堂的古银杏,树龄距今已经2200多年。更为希奇的是,树主干上方竟长出一株比碗口还粗的苦楝树,同为一体的两种树木反差,预示出苦甜兼备,风风雨雨平安。多少年来,信仰者已把它传为神树,尊为圣树,谁家求子求财、谁家消灾避难、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只要到树下烧香祈祷,准灵!
来烧香拜佛的人多了,600多年前就在这棵古树右后侧建起一座寺庙,取名毛仁禅寺。毛仁寺与山上祖师庙遥相呼应,寺依古树而灵,香火不断。村以寺而名,迎来八方香客游人。
离开毛仁寺沿山道南行,不远便是近期修筑的王府山(望夫石)山门,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仁寺水库,湖面与山林相映,垂柳倒挂,湖光波影,一幅自然山水盆景,诱人景色,美不胜收。
水库上方不远处,一片翠柏郁郁葱葱,翠绿之下有一座硕大土丘,当地人介绍,这就是唐朝公主坟,也叫凤凰冢。公主坟奇妙之处在于无论湖水高度如何,坟冢与水面始终同高,“公主”与山水相伴,而湖水却不会淹没坟冢,据此也是一大奇观。
有关公主坟的传说有二。其一说法:唐朝公主死后,朝中为其选茔地,选中了这里秀丽怡人的景色才埋在这里,因此叫做公主坟。
其二说法:当朝公主死后灵魂化作凤凰鸟远飞而去,飞临此山上空时,见这里林木苍翠,山水相依,风景迷恋。遂落地在此筑巢,后化作坟丘,所以也叫作“凤凰冢”。
两种传言无可考证,但这里曾经的宁静秀丽和自然美景不容置疑。
地下沉睡的公主可曾知道?因为你的出身显赫,而多少年来你在地下却不得安宁,先后遭掘墓贼盗挖无数,近几年还有人多次被公安现场抓获。笔者近前考证,硕大坟丘上方伤痕累累,洛阳铲盗洞痕迹依稀可见。
可怜当年的公主眼光不长远,战乱、野火、滥伐、盗挖,使这里不见了往日的秀丽怡人景色,留下的只有满目沧桑。
好在今人引进南竹北植,一片名曰“井冈竹”的林子铺满山坡,形成四季碧绿景色。富裕的村民还请来能工巧匠,青砖、青瓦、马头墙,成片的微派风格建筑群成了这里山民的居所。人造北国江南美境,抚慰从古代以来迁移这里的人们,清新气息让人感受到唐公主与山民千年守候的价值所在。
四、“金鸟”赐福碾盘沟
这里有青山,这里有山泉,这里原本没有村庄。不知从何时起,有人躲避兵荒马乱、避开天灾是非,或是进退无门的困境挣扎,不得不背井离乡流浪到偏僻的九龙山下居住。
曾经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小山沟,收留了流落漂泊他乡的远客,自此,他们成了这里的第一代山民。
依水而居、依山凿洞,这便成了他们最初的居住小窝。勤劳憨厚的苦难者懂得如何生存,山泉边开垦种水稻,开垦岗地种谷子。再从山上凿出石碾支在山脚下,成熟的稻谷经过碾轧,就是入口充饥的粮食。
这种自食其力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小山沟又来了几拨同样的落难者,无根无源却同命相怜,博大胸怀和人间真情在这里一代一代地延续着。以诚相待、善良接济,收留落难者。让后来者感到这里才是人间最温暖的天堂。
多少代繁衍生息,小山沟在变,小山沟里的人口在增加,与山外的联系也逐渐频繁。山民们懂得“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路”的道理。从无人瞧、无人问、无落脚地的流浪者,到“我有地盘我作主”的人模人样生活。这群人给养活自己的山沟,起了个有象征意义的名字,以山脚的碾盘而冠名——碾盘沟,给自己群居的部落取名为“碾盘沟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也流传着离奇古怪的故事。
当年每逢山民碾米时,成群结队的野山雀蜂拥而至,乘人不备时便落在碾盘上啄食。碾米人心疼粮食,就不间断地驱赶,可鸟类仍然不间断地落下。一套米碾下来,总有不少进入鸟类腹中。山民只能望鸟兴叹。
有一日,一山民照例去碾米,突然间飞来一只金色雀鸟,该鸟全身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鲜艳无比,美丽之极。金鸟的到来,众山雀却不见了踪影。莫非这“金鸟”是鸟中之王,金鸟在此,诸鸟退位?
碾米人没有了山雀围剿的困扰,带着惊奇,立足旁边静观这如此美丽的“金鸟”在碾盘上啄食。
金鸟吃饱后,飞身落在不远处的树枝上开始欢叫,此鸟长得美丽,歌喉也如此动听,欢快的鸟语,似乎是对碾米人善良施舍的感激。
树上美丽之极,树下痴迷无限。等金鸟唱足唱够远飞而去,碾米者恍然醒悟,赶紧收米回家,快快将这一喜悦告诉家人和邻居。
细心的主人拿来盛具斗量,不料三斗稻谷竟然碾出了三斗又三升,整整多出了三升米,莫不是那神鸟施法赐福本家?全家人喜出望外,向全村邻居炫耀着他们家今天发生的一切。
第二天又有人去碾米,照例来了金麻雀,吓跑了野山雀。主人任由金麻雀啄食,如此如此,这般那般地回家斗量,一斗稻谷果真多出了一升米。眼见为实,“金鸟”赐福的消息在村里村外传开,有人把这只金色羽毛的鸟叫“金小虫”、“金麻雀”,更有人把它尊为“金鸟”、“圣鸟”、“神鸟”。
村上也有人不信邪,专门弄一斗稻谷来做试验,碾米全过程严加看管,不许鸟类靠近,甚至连“金鸟”也不许近前半步,那金鸟见此情景,远远地落在树枝上鸣叫。那叫声,一改先前的美丽动听,换之悲哀凄凉的声音让人听起来不寒而栗。
碾完米回家斗量,善恶报应显现,一斗稻米没被鸟类啄食,碾出的米非但不增加,还整整减少了一升。“金鸟”传神,连不信邪的人也不得不信服这只“神鸟”的力量。
天长日久,“金鸟”庇佑九龙山下碾盘沟百姓的消息不径而走。消息传到江南,专门窃宝的江南蛮子那肯坐失良机?于是,不辞千辛万苦,辗转来到九龙山下的碾盘沟,扎等待“金鸟”光顾,终于有一天,“金鸟”钻入大盗们布下的天罗地。
“金鸟”被掳而去,这里又恢复了往常。
山民们怀念“金鸟”,盼望着有一天,它会神奇般地飞回来!也不知盼了多少代,望眼欲穿也没有把它盼回来。
这里的“金鸟”虽比不上格林童话中《金鸟的故事》那样传神,但从传播的离奇故事中,可以看得出,这里的山民不乏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那就是——乐善好施、善待大自然、善待弱小生命。
当年的石碾盘还在,只不过在新修的碾盘沟水库里若隐若现。“金鸟”虽然没有再来,可山民们心中的“金鸟”永存,把对它的思念化作施舍,施舍给满山遍野的野山雀。
五、祸及山民的“怪兽”
落难逃荒而来的人,成了九龙山山沟里的百姓后,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却也觉得日子悠然自得。突然有一日,一头“野水牛”闯入了他们的生活,打破了这里往日的平静。
共 605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这篇游记里,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去大力渲染九龙山的美丽景色,而是选取了五则故事,用五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来赋予九龙山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使得人们在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里面去慢慢回味九龙山的美丽和神奇。这里有皇子修道的锲而不舍,有孟姜女幻化望夫石的情深意切,有唐公主变身凤凰的传奇,有金鸟赐福山民的动人场景……每一个小故事都在呼唤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些良知,诸如:善良、宽厚、勤劳、勇敢,也昭示着人们盼望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文章巧妙的安排在与农人的对话里结束,在“王府佳苑”的新居里,在“北国毛竹第一园”的幽静里,我们看到了依山而居、临水牧渔的崭新面貌,也看到了当地人们那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夏日清荷。
1楼文友: 14:52:50 想不到小小九龙山竟然汇集了这么多美丽动人的美丽传说,这一游可真是收获颇丰啊! 小小职员,爱好摄影,喜欢写字
回复1楼文友: 15:42: 8 清菏的精确编按让我敬佩和感动,费心费力了。谢谢!
2楼文友: 15:11:25 九龙山的美景尽收眼底,九龙山的传奇世代相传。写得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2楼文友: 15:44:21 谢谢小泥儿来访留评。祝2015创作快乐!
楼文友: 15:50:56 中国地大物博,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啊!孟姜女望夫石,好像河北也有吧?重庆嘉陵江的 望夫石 传说是大禹治水时期,妻子涂山氏的身影。这里边蕴含了多少个凄美的故事。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 楼文友: 16:4 :44 上查天下南北都有,但版本不一,豫南传说就是这样,舞钢、叶县交界处的王府山也叫望夫石山,现正开发这一景区。本文属我的王府山系列记录,现重新整理成文发来。谢谢建民老弟读文。
4楼文友: 18:56: 2 山水文化承载的是民族文化。
回复4楼文友: 06:52:50 谢谢老师到访并留评,送去冬日问候!
5楼文友: 22:50:59 游记,在我看来,倘若仅仅停留在美景的描绘上似是不够的,就像一场大戏,背景很炫丽,但主角却不在场。我喜欢那种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感觉。跟着作者行走,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脚步声、喘息声和感叹声,于是,我会不由自主地融入此情此景中,难舍难分。
一点拙见,供作者参考。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5楼文友: 05:0 :58 同感,同感,与月楼社长同样喜欢读来如身临其境的游记,之前所发游文也是这样做的。本篇不单单循游记散文多样化而写,只想以传奇故事告知世人其中的一些道理,因此标题前缀以 散文 冠名,单就本篇编按是非常到位,表明了我的初衷。只是时把我的原 梦里九龙山 题目改成了 九龙山游记 ,两字之差,味有不同。月楼或老树能把现在的标题再纠正过来吗?这是我的期待。另:文章结尾倒数第三行 问起当地农民今天靠什么生活? 中, 当地 还恢复我之前的 失地 为好。谢谢你直击要害!社长辛苦,送去真诚的问候!
6楼文友: 12: 0:52 游记的美好之处在于天马行空,跟不羁的行走一脉相承。 在文字世界里,在自由与孤独之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7楼文友: 12: 1: 0 感谢先生赐稿!您的这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quezhichaorongshuxia ,之后可在 查看历史消息 中查看。 在文字世界里,在自由与孤独之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房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脏房颤是什么原因
血糖仪什么牌子好用孩子上火
奥利司他胶囊在药店能买到吗
上一篇:心灵沙枣树散文
上一篇:荷塘青涩年华细雨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