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孟婆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2-23
是了,孟婆,我就是孟婆,我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一个人,我在阴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世人都以为我是鬼,而且是断红尘的“恶”鬼。呵!实则不然,这不过是世人的污蔑以及道听途说罢了。
我生于公元前120年,正是西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共同繁荣的时代,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拥戴与支持。
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很小的贾人,没有富甲一方,但家庭还算宽裕,父亲的书房中有许多关于儒家的书,父亲不仅是一位贾人还是一位“诗人”,母亲的琴技与女红也堪称一绝,只是不被世人所知晓罢了。
父亲的诗没有流传出去,当时我四岁,就取笑父亲“孤芳自赏”,父亲只是宠溺地摸摸我的头,而母亲也在一旁掩面偷笑,我也没注意到母亲的脸上早已嫣红一片。
即使这是一个妻妾成群的时代,父亲也没有纳妾,而家里也只有我一个女儿,所以父亲对我极其宠爱但不放纵。
我家做的是本地生意,所以父亲很少出远门,店里也有小二和掌柜照看,父亲只需每天核对帐目,闲暇时间便陪我和母亲,或捧卷读书,或研习剑术,父亲在剑术上也颇有造诣,这样的日子倒也逍遥快活,一家人也幸福美满。
在这样的日子下,我又过了一年岁,也有自己的主见了,每天就缠着父亲教我识字,当时虽设有太学,但因男尊女卑,女子是不能上学,我以前也偷偷地跑去书房翻书看,倒也识了些简单的字,我以为父亲是不知道的,却不想他早已明了,而我还傻傻的利用父亲对我的宠爱让他教我识字,所幸父亲也允了。
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的学习突飞猛进,半年的时间,我已熟读了《论语》、《大学》,父亲也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连夸我“孺子可教也”,母亲就责怪父亲,怕我太过自满,在书与父亲的熏陶下,我也学会了写诗。我也曾偷偷看过父亲的诗,原来都是写给母亲的情诗,难怪没有流传开来,难怪父亲但笑不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从父亲那里习得了剑术,我到底是对剑术毫无天赋,经常练也不曾进步半分。我也从母亲那里习得抚琴与女红,我对音律倒颇有天赋,快赶上母亲了,世上到底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承袭了父母的容貌,八岁便脱颖而出,上门说媒定亲的络绎不绝,父母也尊重我的意愿,所以我没有喜欢众多公子中的一个,父母也没为了利益而不顾我的幸福,就一一替我拒绝了,说媒的边走边骂“不识好歹,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会有年老色衰的那天,仗着几分姿色就瞧不起人,小心嫁不出去”。
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偷偷跑出去玩耍,看见叫买糖葫芦的小贩便买了几串糖葫芦边走边吃,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男子念着“之乎者也”走了过来,我心想又是一个想考取功名的人,顿时玩心大起,想要整整他,我故意走在他身前让他把我撞倒在地,他听见了我的哭声才从书中回过神来,忙拉我起来连连对我道歉,我心里早笑开了花,果真是个书呆子。离得近了我才看清他的容貌,斯斯文文的,倒也清秀,大约十三十四左右,不过,衣服却是补丁摞补丁,他看向我的时候我感觉他明显愣了一下,继而又懊恼,可能是因为自己居然对一个小孩子的容貌无抗拒力的懊恼吧,我一会欢喜一会忧,喜的是他不是登徒子,忧的是他觉得我是小孩。
那天我没看见桃花,但我知道我的心里是桃花朵朵开,为一个叫叶青的人而开。
叶青叶青,竹叶青青,扰以我心。
后来叶青成为了我家下人,帮王伯打扫院子,虽说是下人,我们却从没把他当下人看,父亲没有儿子,叶青就成了父亲的干儿子,父亲早就看出我对叶青有意,就让我与叶青订了亲来个亲上加亲,父亲也把叶青的父母接过来住,届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个弟弟---叶小。
家里就突然热闹起来了。
我每天与叶青谈古论今、琴瑟合鸣,叶青也不打算考取功名了,而是继承父亲的生意,父亲也把剑术传给了叶青,原来叶青是个好苗子,母亲也常常取笑我们“各有所长,倒也补了缺”,言下之意是我们真是天生一对,任谁也明白这意思,每每这时我便羞红了脸。
我与叶青盟定“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只听远方有人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茅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相视一笑。
公元前106年,叶青被杀,为了救我,我恨自己剑术不精,才造成这样的结局,女人果然是红颜祸水,媒婆的话,终于灵验了么?
我对叶小说让他支撑这个家,养好一家老小,便与父母不辞而别了,父母大抵是伤心的,毕竟我是他们的独女,又是他们捧在手心的明珠,怎能不伤心?这一世我与他们无缘,愿来生再聚为家人。
自我进入寺庙后每天吃斋念佛,研读佛经,积功累德,只为赎清一世罪恶,我也经常下山专心劝戒世人要吃素,毋杀生。
公元前 9年,我已八十一岁高龄,却是童颜鹤发,我只记得我姓孟,山下的人都唤我为孟奶奶,我还记得叶青,还记得与他所有的点点滴滴,我一生无婚嫁,所以还是处子之身。
后来我入山修行,不知到了什么时代,因着有世人知晓我在山中修行,又传我是世外高人,于是我的藏身之所泄漏,但他们是找不到我的。
后又因我功德圆满,天帝特命我位列仙班---孟婆,上面的人是这样称呼我的。说也奇怪,我到天庭后三千华发尽数渐成青丝,我恍然明白神仙都是有万年长寿的,而我这不知年岁的年龄,在与万年寿龄的比较下,倒显得年轻了,我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时代,可惜物非人亦非。
我取了瑶池的水准备梳洗一番。
叶青!
我惊叫出声,没想到再次见到他是在天庭,叶青走过来,轻轻地抚摸我的发,我的脸,眼底是无限的温柔,盆子跌落在地发出“嗡嗡嗡”的叫声,像是警告般鸣个不停,我已无暇顾忌,一把抱住叶青的腰,还是那么瘦,低低地抽泣。
叶青只是抚摸着我的背,我忽然觉得自己与叶青从没分离过,中间未相见的时光只是叶青出了远门一般,我牵起叶青的手往自己的住所跑去,我还想再次与叶青琴瑟合鸣、谈古论今,我没有问叶青怎么会在这里,我知道叶青总会对我说的,我是如此的信任他。
我们这一天都在重复年少时做过的事,这么多年来,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第二天醒来,只看见桌上的“我走了,勿挂”,我发疯似的找他,满天地找,逢神便问“你看见叶青了吗”,都是摇摇头表示不知,天帝为此震怒,说我尘缘未断。便把我贬到地府,目的是为了让我看透一切七情六欲,自斩杂念。
这时我才明白,我与叶青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捞不得、求不得,我决定忘记叶青,于是我用自己的头发丝制成了一种汤药---孟婆汤,但我却没喝,到底是舍不得,还是让我在水月的长河中慢慢遗忘吧。
我来到了地府,此后我就是一个挂着神籍的人,所以我虽不死,却会老,奈何桥的彼岸有一望乡台,每个鬼魂都会经过并回头望一望家乡,故得名望乡台,我每天站在台上看来来往往的鬼魂,怕受刑的鬼踏上奈何桥就跳进了忘川河,尝受恶鬼的吞噬与刺骨的寒,最终灰飞烟灭,这样的人大多是在人间作恶太多,长痛不如短痛,这个比下地狱受无穷无尽的折磨好,也有一对对的鬼鸳鸯在三生石上刻下爱人的名字,约定三生三世,继而投胎去了。有想忘记自己的,可惜并无忘却记忆的药,我突然想到了孟婆汤,后来,世人都知道了奈何桥的望乡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忘却记忆的药,药名是孟婆汤。
看了许多深情鸳鸯,我蓦地恨起叶青来了,恨他不辞而别,恨他不守诺言,于是,每到那种端着孟婆汤嘴里说“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的鬼,我都会在汤里做手脚,让他们能暂时忘了记忆,适时就会想起,我只是利用汤把他们的记忆封锁罢了,所有像这样的人,脖子后面都有一颗痣---苦情痣。
到了那种眷恋尘世的,不买孟婆汤喝的鬼,我就会把汤强制性的灌下去,让他们忘记尘缘,安心投胎,有些鬼端着汤一言不发地喝下去,我也没有过多的为难。
天帝的目的没有达到,却适得其反地让我恨上了叶青,还把怨气发在鬼身上,天帝更为愤怒了,要我不仅完成以前的任务,还要积满功德才能返回天庭。
我满不在乎,我以为此举会让苦情人越来越多,可恰恰相反,倒是去三生石上约定的鬼鸳鸯越来越多,天帝的目的没有达到,我想要让尘缘混乱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我没等来叶青,却等来了阎王。
他说,他和叶青是朋友,叶青本是司命天君,现在却是牵姻缘的月老。
他说,我本是回生草,是女娲造人的回生草,这种草可治人回魄收神,不长于天下,不长于地上,已经绝迹,却在地府的奈何桥留下了最后一株,并且成精,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终于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为苍生少点痛苦,所以我注定为神,而叶青就是司命天君下凡来历情劫的,本就是神。
他说,因为叶青对我动了情,所以被贬为月老,为世人牵红线,唯独不能为自己牵,即使我再怎么做手脚,尘世的姻缘也不会乱,因为叶青给他们牵的线的另一端,一直是他们前世的情人,即使他们后来记起前世,也只会越爱越深,而不是有缘无分、疏离冷漠。
阎王说完便拂袖而走,绝尘而去。
其实,他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都知道,我刚来地府便去看了轮回盘,我看见了自己的前世,也知道叶青原是司命天君,却唯独看不见我们的来生,估计是因为有神籍的缘故,正因为我知道,也正因为我看见了鬼鸳鸯的深情,所以我怀恨在心,我恨叶青怎么不能与那些男子一样,紧抓住对方,我愿意陪他一起下地狱,为什么他不愿意陪我几生几世,我承认自己是嫉妒那些鬼鸳鸯了,所以我才这般整治他们。
我渐渐地看开了,不再从汤中做手脚,孟婆汤也不需要用钱买,而是每个鬼转生前必须喝的东西,我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帝下召说我功德已满,让我速回天庭,而我却选择不回,就呆在望乡台边熬制孟婆汤,天帝也允了,于是有个是仙的人呆在奈何桥这里给过路的鬼忘却前世的汤药,减少他们的痛苦。
我不知是眷恋这里,还是无法面对叶青,我终究是忘不了,忘不了那个救我于登徒子之手的叶青,我知道蔓珠沙华有唤醒记忆的作用,每当我要忘记时,风穿过花丛,飘来阵阵香味,我又会想起他,每天我都是这般过来的,到这里我已是行行泪阑干,就让这一段往事化为一把黄土随风飘扬吧。
琴瑟合鸣往日影,恩爱情仇随风停。世人莫把姻缘错,一碗孟婆情难拎。
共 9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花去舍蝶,蹉跎溯回,一场三生的奈何悲凉生,许成泪一行的沧海悲歌。孟婆,忘川河畔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全文以独白的方式诉说了孟婆的一生。在人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也一生无婚嫁。位列仙界:’水中月,镜中花,捞不得,求不得。”在地府,因爱生恨,即便有再大的怨恨,终究无法忘怀的还是那最初的那一场爱恋,恩爱情仇,不管是人,是神,还是鬼,依然无法掌握的尘缘宿命。故事情节丰富,耐人寻味,人,神,鬼三界,终究都逃不过那一个情子,用执着去印一份天长地久,愿世人握好自己的姻缘!感谢作者来稿,推荐欣赏!【编辑:雪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 22】
1 楼 文友: 2012-10-1 10: 0: 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的作品!
楼 文友: 2012-10-1 21:16:4 俗人中的一枚,一直以为孟婆是个让人丧失记忆的恶婆婆!而今看来,即便是位列仙班、功德圆满,也抵不过一抹浅笑嫣然,只羡鸳鸯不羡仙!
世人莫把姻缘错,一万孟婆情难拎。更道出了所有人对真爱的至死不渝和美好希冀!!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鲜花,鼓掌!!杭州丽都白癜风医院预约挂号柳州牛皮癣医院哪家好常年便秘治疗的偏方
我生于公元前120年,正是西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共同繁荣的时代,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拥戴与支持。
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很小的贾人,没有富甲一方,但家庭还算宽裕,父亲的书房中有许多关于儒家的书,父亲不仅是一位贾人还是一位“诗人”,母亲的琴技与女红也堪称一绝,只是不被世人所知晓罢了。
父亲的诗没有流传出去,当时我四岁,就取笑父亲“孤芳自赏”,父亲只是宠溺地摸摸我的头,而母亲也在一旁掩面偷笑,我也没注意到母亲的脸上早已嫣红一片。
即使这是一个妻妾成群的时代,父亲也没有纳妾,而家里也只有我一个女儿,所以父亲对我极其宠爱但不放纵。
我家做的是本地生意,所以父亲很少出远门,店里也有小二和掌柜照看,父亲只需每天核对帐目,闲暇时间便陪我和母亲,或捧卷读书,或研习剑术,父亲在剑术上也颇有造诣,这样的日子倒也逍遥快活,一家人也幸福美满。
在这样的日子下,我又过了一年岁,也有自己的主见了,每天就缠着父亲教我识字,当时虽设有太学,但因男尊女卑,女子是不能上学,我以前也偷偷地跑去书房翻书看,倒也识了些简单的字,我以为父亲是不知道的,却不想他早已明了,而我还傻傻的利用父亲对我的宠爱让他教我识字,所幸父亲也允了。
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的学习突飞猛进,半年的时间,我已熟读了《论语》、《大学》,父亲也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连夸我“孺子可教也”,母亲就责怪父亲,怕我太过自满,在书与父亲的熏陶下,我也学会了写诗。我也曾偷偷看过父亲的诗,原来都是写给母亲的情诗,难怪没有流传开来,难怪父亲但笑不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从父亲那里习得了剑术,我到底是对剑术毫无天赋,经常练也不曾进步半分。我也从母亲那里习得抚琴与女红,我对音律倒颇有天赋,快赶上母亲了,世上到底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承袭了父母的容貌,八岁便脱颖而出,上门说媒定亲的络绎不绝,父母也尊重我的意愿,所以我没有喜欢众多公子中的一个,父母也没为了利益而不顾我的幸福,就一一替我拒绝了,说媒的边走边骂“不识好歹,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会有年老色衰的那天,仗着几分姿色就瞧不起人,小心嫁不出去”。
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偷偷跑出去玩耍,看见叫买糖葫芦的小贩便买了几串糖葫芦边走边吃,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男子念着“之乎者也”走了过来,我心想又是一个想考取功名的人,顿时玩心大起,想要整整他,我故意走在他身前让他把我撞倒在地,他听见了我的哭声才从书中回过神来,忙拉我起来连连对我道歉,我心里早笑开了花,果真是个书呆子。离得近了我才看清他的容貌,斯斯文文的,倒也清秀,大约十三十四左右,不过,衣服却是补丁摞补丁,他看向我的时候我感觉他明显愣了一下,继而又懊恼,可能是因为自己居然对一个小孩子的容貌无抗拒力的懊恼吧,我一会欢喜一会忧,喜的是他不是登徒子,忧的是他觉得我是小孩。
那天我没看见桃花,但我知道我的心里是桃花朵朵开,为一个叫叶青的人而开。
叶青叶青,竹叶青青,扰以我心。
后来叶青成为了我家下人,帮王伯打扫院子,虽说是下人,我们却从没把他当下人看,父亲没有儿子,叶青就成了父亲的干儿子,父亲早就看出我对叶青有意,就让我与叶青订了亲来个亲上加亲,父亲也把叶青的父母接过来住,届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个弟弟---叶小。
家里就突然热闹起来了。
我每天与叶青谈古论今、琴瑟合鸣,叶青也不打算考取功名了,而是继承父亲的生意,父亲也把剑术传给了叶青,原来叶青是个好苗子,母亲也常常取笑我们“各有所长,倒也补了缺”,言下之意是我们真是天生一对,任谁也明白这意思,每每这时我便羞红了脸。
我与叶青盟定“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只听远方有人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茅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相视一笑。
公元前106年,叶青被杀,为了救我,我恨自己剑术不精,才造成这样的结局,女人果然是红颜祸水,媒婆的话,终于灵验了么?
我对叶小说让他支撑这个家,养好一家老小,便与父母不辞而别了,父母大抵是伤心的,毕竟我是他们的独女,又是他们捧在手心的明珠,怎能不伤心?这一世我与他们无缘,愿来生再聚为家人。
自我进入寺庙后每天吃斋念佛,研读佛经,积功累德,只为赎清一世罪恶,我也经常下山专心劝戒世人要吃素,毋杀生。
公元前 9年,我已八十一岁高龄,却是童颜鹤发,我只记得我姓孟,山下的人都唤我为孟奶奶,我还记得叶青,还记得与他所有的点点滴滴,我一生无婚嫁,所以还是处子之身。
后来我入山修行,不知到了什么时代,因着有世人知晓我在山中修行,又传我是世外高人,于是我的藏身之所泄漏,但他们是找不到我的。
后又因我功德圆满,天帝特命我位列仙班---孟婆,上面的人是这样称呼我的。说也奇怪,我到天庭后三千华发尽数渐成青丝,我恍然明白神仙都是有万年长寿的,而我这不知年岁的年龄,在与万年寿龄的比较下,倒显得年轻了,我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时代,可惜物非人亦非。
我取了瑶池的水准备梳洗一番。
叶青!
我惊叫出声,没想到再次见到他是在天庭,叶青走过来,轻轻地抚摸我的发,我的脸,眼底是无限的温柔,盆子跌落在地发出“嗡嗡嗡”的叫声,像是警告般鸣个不停,我已无暇顾忌,一把抱住叶青的腰,还是那么瘦,低低地抽泣。
叶青只是抚摸着我的背,我忽然觉得自己与叶青从没分离过,中间未相见的时光只是叶青出了远门一般,我牵起叶青的手往自己的住所跑去,我还想再次与叶青琴瑟合鸣、谈古论今,我没有问叶青怎么会在这里,我知道叶青总会对我说的,我是如此的信任他。
我们这一天都在重复年少时做过的事,这么多年来,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第二天醒来,只看见桌上的“我走了,勿挂”,我发疯似的找他,满天地找,逢神便问“你看见叶青了吗”,都是摇摇头表示不知,天帝为此震怒,说我尘缘未断。便把我贬到地府,目的是为了让我看透一切七情六欲,自斩杂念。
这时我才明白,我与叶青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捞不得、求不得,我决定忘记叶青,于是我用自己的头发丝制成了一种汤药---孟婆汤,但我却没喝,到底是舍不得,还是让我在水月的长河中慢慢遗忘吧。
我来到了地府,此后我就是一个挂着神籍的人,所以我虽不死,却会老,奈何桥的彼岸有一望乡台,每个鬼魂都会经过并回头望一望家乡,故得名望乡台,我每天站在台上看来来往往的鬼魂,怕受刑的鬼踏上奈何桥就跳进了忘川河,尝受恶鬼的吞噬与刺骨的寒,最终灰飞烟灭,这样的人大多是在人间作恶太多,长痛不如短痛,这个比下地狱受无穷无尽的折磨好,也有一对对的鬼鸳鸯在三生石上刻下爱人的名字,约定三生三世,继而投胎去了。有想忘记自己的,可惜并无忘却记忆的药,我突然想到了孟婆汤,后来,世人都知道了奈何桥的望乡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忘却记忆的药,药名是孟婆汤。
看了许多深情鸳鸯,我蓦地恨起叶青来了,恨他不辞而别,恨他不守诺言,于是,每到那种端着孟婆汤嘴里说“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的鬼,我都会在汤里做手脚,让他们能暂时忘了记忆,适时就会想起,我只是利用汤把他们的记忆封锁罢了,所有像这样的人,脖子后面都有一颗痣---苦情痣。
到了那种眷恋尘世的,不买孟婆汤喝的鬼,我就会把汤强制性的灌下去,让他们忘记尘缘,安心投胎,有些鬼端着汤一言不发地喝下去,我也没有过多的为难。
天帝的目的没有达到,却适得其反地让我恨上了叶青,还把怨气发在鬼身上,天帝更为愤怒了,要我不仅完成以前的任务,还要积满功德才能返回天庭。
我满不在乎,我以为此举会让苦情人越来越多,可恰恰相反,倒是去三生石上约定的鬼鸳鸯越来越多,天帝的目的没有达到,我想要让尘缘混乱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我没等来叶青,却等来了阎王。
他说,他和叶青是朋友,叶青本是司命天君,现在却是牵姻缘的月老。
他说,我本是回生草,是女娲造人的回生草,这种草可治人回魄收神,不长于天下,不长于地上,已经绝迹,却在地府的奈何桥留下了最后一株,并且成精,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终于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为苍生少点痛苦,所以我注定为神,而叶青就是司命天君下凡来历情劫的,本就是神。
他说,因为叶青对我动了情,所以被贬为月老,为世人牵红线,唯独不能为自己牵,即使我再怎么做手脚,尘世的姻缘也不会乱,因为叶青给他们牵的线的另一端,一直是他们前世的情人,即使他们后来记起前世,也只会越爱越深,而不是有缘无分、疏离冷漠。
阎王说完便拂袖而走,绝尘而去。
其实,他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都知道,我刚来地府便去看了轮回盘,我看见了自己的前世,也知道叶青原是司命天君,却唯独看不见我们的来生,估计是因为有神籍的缘故,正因为我知道,也正因为我看见了鬼鸳鸯的深情,所以我怀恨在心,我恨叶青怎么不能与那些男子一样,紧抓住对方,我愿意陪他一起下地狱,为什么他不愿意陪我几生几世,我承认自己是嫉妒那些鬼鸳鸯了,所以我才这般整治他们。
我渐渐地看开了,不再从汤中做手脚,孟婆汤也不需要用钱买,而是每个鬼转生前必须喝的东西,我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帝下召说我功德已满,让我速回天庭,而我却选择不回,就呆在望乡台边熬制孟婆汤,天帝也允了,于是有个是仙的人呆在奈何桥这里给过路的鬼忘却前世的汤药,减少他们的痛苦。
我不知是眷恋这里,还是无法面对叶青,我终究是忘不了,忘不了那个救我于登徒子之手的叶青,我知道蔓珠沙华有唤醒记忆的作用,每当我要忘记时,风穿过花丛,飘来阵阵香味,我又会想起他,每天我都是这般过来的,到这里我已是行行泪阑干,就让这一段往事化为一把黄土随风飘扬吧。
琴瑟合鸣往日影,恩爱情仇随风停。世人莫把姻缘错,一碗孟婆情难拎。
共 95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花去舍蝶,蹉跎溯回,一场三生的奈何悲凉生,许成泪一行的沧海悲歌。孟婆,忘川河畔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全文以独白的方式诉说了孟婆的一生。在人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也一生无婚嫁。位列仙界:’水中月,镜中花,捞不得,求不得。”在地府,因爱生恨,即便有再大的怨恨,终究无法忘怀的还是那最初的那一场爱恋,恩爱情仇,不管是人,是神,还是鬼,依然无法掌握的尘缘宿命。故事情节丰富,耐人寻味,人,神,鬼三界,终究都逃不过那一个情子,用执着去印一份天长地久,愿世人握好自己的姻缘!感谢作者来稿,推荐欣赏!【编辑:雪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 22】
1 楼 文友: 2012-10-1 10: 0: 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的作品!
楼 文友: 2012-10-1 21:16:4 俗人中的一枚,一直以为孟婆是个让人丧失记忆的恶婆婆!而今看来,即便是位列仙班、功德圆满,也抵不过一抹浅笑嫣然,只羡鸳鸯不羡仙!
世人莫把姻缘错,一万孟婆情难拎。更道出了所有人对真爱的至死不渝和美好希冀!!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鲜花,鼓掌!!杭州丽都白癜风医院预约挂号柳州牛皮癣医院哪家好常年便秘治疗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