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话说忽悠美食美食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1-01-07

随笔‖话说“忽悠”

话说忽悠。

◎ 吴联平。

我今天又被别人忽悠了。”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这么说。我最初见到忽悠”一词是在一本杂志上,它描述的是大旗被风吹得摇晃不定,说大旗被风吹得直忽悠。显而易见,忽悠一词的意思是晃动之意。但随着赵本山忽悠着把拐、轮椅、车卖给范伟,忽悠一词频频在春晚上亮相,忽悠便跟着也火了一把,它比赵本山和范伟本人更火更红更具有魔力。

忽悠这个词大致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在更早的时候,语言变化特别少,也很少转意使用。在七十年代以前的东北,忽悠一词是从忽忽悠悠转变过来的。原意是物质在空气中的一种状态,慢慢的降落、上升或飘忽不定的意思。例如:天空中有一片云彩,忽忽悠悠的飘了过来,一会就下起雨来了。这个忽忽悠悠就是忽悠一词的前身。

东北的早期语言使用,应该说和现在的北京话比较接近。满清统一中国以后,山海关内的汉人向关东迁徙的越来越多,一部分是有陆路迁徙,这部分人直隶(今河北)居多;另一部分是由渤海、黄海迁徙过去的,这部分人山东的居多。从1840年战争开始一直到1860年的时候,直隶、山东等受到战乱的影响,20年间近20万人由华北和山东迁徙到东北。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东北大规模移民,在更早的时间里,汉族人很少愿意迁徙到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尽管在明代辽东属于中央政权管辖,但最多也是满汉混居而已,而且汉人占少数。早期的东北口音,北部以直隶音为主,如长春、哈尔滨;南部以山东音,如大连、丹东、通化等地区。成立以后,东北北部继续延续直隶音,南部继续使用山东话基本互不融合。这种情况一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人口流动性加大,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口音。以沈阳为中心的直隶山东合成音的东北口音影响了整个东北,形成了现在的东北口音。但直到目前,大连和丹东地区还保留着胶东话的特点,听起来和青岛、烟台、威海的口音差别不是很大。

最早的忽悠一词,就是胡说”谣传”的意思,有使用状态为例。如某人从它处听来一件事情,回到家中转述,家人如果表示怀疑这件事情,就可以这样说:你别听他忽悠你了。”再后来,忽悠”一词又有了新的意义,有吹牛、煽动”的意思。比如形容某人在公众面前夸夸其谈,而且有不真实的成分,就可以说这个人可真能忽悠”再后来,就有劝说、鼓动、怂恿”的意思了,如果想让人做某件事情,但是考虑到这个人有可能不愿意做,就可以说我们去忽悠忽悠他,他就去了。”这个词在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中的应用环境,已经完全使这个词变成贬义词了,就是欺骗、骗人”之意了。一般来说,方言解释起来,很难十分准确,只能根据不同的语言使用情况去理解了。即使在东北年龄特别大的不知道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义,也不会使用。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词的意义还忽悠”得真快。

庄子中记载了关于忽悠一词这一神话故事: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中央的天帝叫。倏和忽经常到那里去玩,招待他们很殷勤周到,倏和忽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想报答。倏和忽见没有七窍,心想:这不但很难看,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咱们就帮他凿出七窍吧。于是倏和忽用斧头、凿子等工具每天为凿出一窍。倏和忽整整忙了七天七夜,终于帮凿成了七窍,使他变得好看多了。倏和忽心里很高兴,以为帮了的大忙,于是就叫睁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不想刚把凿成的眼睛睁开,就死去了。 搂草打兔子,是不是真相在这里,我还不敢确定。很多上的说法,忽悠一词于东北,可能缘于赵本山是东北人的缘故,忽悠一词也由此大行其道。从词义的感觉来说,只有这个故事很切合。由此联想是不是老百姓念了白字,把倏(shū)读成了悠(yōu)仅是我一家之辞,随便说说而已。不知道是否有人早就知道忽悠的真实来历,我搜索上的一般都是凭字面意思的臆想。 有人在上列举了学习忽悠的条件、忽悠的对象、忽悠的好处和忽悠的弊端,把忽悠说得玄妙,神乎其神。

实际上,在赵本山小品出现之前,我们听到忽悠一词后出现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或心态, 可是现在忽悠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搅和、闹腾、设圈套引诱上钩由此可见诸如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对于现代汉语的极大影响力,几乎在一夜之间一个词语(比如忽悠)就可能传遍大江南北,媒体赋予了词汇过去没有(或者仅在部分地区流行)的含义。

忽悠一词给现在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和冲击力,稍不留神,就会轻而易举地被朋友或是他人忽悠一把,就像过愚人节一样,冷不丁就会被他人愚弄一番。如果是善意的忽悠,会给你带来莫名其妙的惊喜;如果是恶意的忽悠,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有人认为忽悠是一种时尚,但我们不必去追求这种时尚,忽悠来忽悠去,最终忽悠的只是自己,那社会那国家那国民就没有任何可信度,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岂不糟糕?

个人简介:吴联平,男,1970年12月出生,湖北巴东人,现供职于宣恩县委办公室,县作家协会会员。一生酷爱灵性跳跃的文字,一生喜读哲理彰显的诗书。读高中时,开始尝试写作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小说、随笔、笑话,2009年开始在《故事会》发表笑话他们从上市公司获取的薪酬总额达到5.87亿元豆腐块使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变成纸上铅字,算是自己的作2013年在《恩施晚报》发表散文《人生两次泪》后陆续在《清江》《恩施》《贡水文澜》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随笔30余篇。

创作感言:从小就有一个追逐作家梦的情怀,从小就有一种摆弄方块字的执念。读文可以明理明智,写文可以修心修身。书看多了,人见多了,事经多了,集聚在心中的感悟就如喷涌的岩浆翻江倒海,急于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便是用文字潜心去表达。于是,一篇篇文章在挑灯夜战中出炉,一句句惊艳之作在冥思苦想中诞生。每一次作品的智造都是一个劳力费神的过程,都会消耗无数个脑力细胞。初见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就如自己新生的婴儿在阵痛中分娩,既有智造的阵痛,也有孕育新生的惊喜。从此,花草树木、虫鸟走兽、人间冷暖都会变成我键盘上跳舞的文字,我的文字便也在花草树木、虫鸟走兽、人间冷暖中依身附体,赋予他们全新的生命和灵魂。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赵本山

赵本山,中国喜剧表演艺术家。1982年主演《摔三弦》成名。1990年踏上央视春晚,连续十五年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获第二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

口音

1.带有个人、地方、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因见他是个旗装,却又有些外路口音。”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宜选作者:肄业生之通古今、识大体者,始遣出洋……年在二十左右。过稚则气质易染,过长则口音难调。”茅盾《色盲》三:“林白霜听口音知道是同事的何教官,只把身子略动了一下,手里依然在写。”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一个妇女说:‘萧队长也学会咱们口音了。’”2.指口气。《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辨。”参见“口气”。3.语音学指气流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普通话中的a、o、e、b、p、f等。

肺部结节边缘毛刺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沈阳妇科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