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散文理解孤独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19-11-29

孤独并非只有伤感的色彩,倘若你能理解孤独,它便不再是伤感的,而是纷杂、喧嚣之余内在整合与寻求属于自己宁静归属后的清醒的境地。

——题记

最近在读周国平的文章,其中蕴含的哲理与修养无需我再赘述。《孤独的价值》一文使我颇有收获,既然我写关于孤独的文章,那么肯定有自己对孤独的理解。我想很多人看到文章题目后会由生伤感,或许会刻意逃避这些敏感的词语,这也是人正常的意识反应,没有权利去责备并定论任何人。我觉得这种意识大概是阅历异样和眼光长短以及理解深浅的缘故吧!

由于懒于对周国平《孤独的价值》一文的概括,索性照抄些语句以达准确表意之目的。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的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以上一段文字虽平淡却道出了我们习焉不察的潜在规则,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应该只能接受,只能坦然面对。看来周国平确实是写出了他真实的感受,也用文字同化生活,他可以在他孤独的世界里安静地消化,而我却做不到,若要深究原因难免会让我词穷。

回想起即将结束的一年,若谈及收获不免有些空泛,这一年去图书馆的次数应该是最多的吧,其次便是小湖边。睡意未完全清醒时就“闯入”图书馆,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到三楼的第一张桌子,找到那个属于我的位置,说也奇怪,每次即使这张桌子其他座位都被占,那个特殊的座位也空余。如果不是我的一位朋友在闲谈之余告诉我她经常看见我在图书馆的那个位置,我也从来不敢奢求被别人注意,只是这样的话语让我心存感动,心中有种暖暖的感觉。很多时候在学习困倦之余会莫名地发呆,似乎这也是一种放松,是在清醒和倦怠间徘徊的放松。灯伴随着优雅的萨克斯乐曲渐渐地熄灭,书桌拖着黑暗向我袭来,宛如小湖水面的微波拖着月光向我袭来一般,似乎要将我这个“厚脸皮”的家伙连同他们一起赶走,似乎都蕴含些驱逐的意味。起身收拾背包,还是有些不舍也夹杂些不忍,忽然对孤单和孤独有了一些概念的区分和理解,自从出生我们感觉不到孤独,因为我们还懵懂,渐渐长大了明白了人生的一些道理,渐渐地触及孤单,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很少去思考,而当某一天真正失去的时候才会认真思考,也许会叹息,也许会挽留,也许会困惑,只是因为没有习惯失去,当你某一天真正的从内心习惯失去后才会变得从容,洒脱,才能达到孤独的境地,否则只是孤单。猛然间抬起头竟发现我从来都是在享受这种安静,从来没有想过在别人眼中是否会被称作孤独,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孤独,充其量只能称为外在形式的孤单。

人生没有朋友是可悲的,在我看来也是不可能的,更是孤独的,但是有朋友甚至有很多朋友也未必不会感到孤独。在当下,想找到一个真正理解你的朋友是足够奢侈的,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理解你的朋友也是极其困难的。我从来不敢也未曾奢望过我的朋友都能理解我,理解我的文字,因为当我在深夜沉思后发现我也没有理解他们,当然也没有资格和理由要求他们理解我。当下的多数交往都是寒暄下的一种庸俗,无奈的默认,若要达到推心置腹只能在圣贤的时代去寻求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有人能与你分享他的阅历与感受就已经很够朋友了,我觉得还是不要再奢求得好。有些人写文章的时候习惯抽烟,也许烟能让人沉静地思考,我不抽烟,但喜欢喝茶,也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喝茶。好友的一句“你写文章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让我备感欣慰,以前我曾告诉他我这个习惯,他记住了而且付诸行动。这是对我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肯定,支持,虽谈不上深刻,一致的理解却足以使我由生一种认同感。在没有理解的熟悉人群里穿梭确实会感到孤独,但我宁愿别人不打破这种孤独,因为在我眼中孤独是足够的清醒,足够的冷静,更足够的淡定,但愿某一天它能让我在酩酊大醉后顿悟一些。

细想之下,大师都有自己的孤独,往往也不希望被人打破。若有人打破了梅兰芳的孤独,他也许就永远失去了那种纯粹的境界,也就不可能成就大师了。这种孤独往往只有自己明白,也只有自己能够把握。有时候之所以陷入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限制,而是由于自身的气质。也许正是由于没有用中庸的思想把握孤独,才会陷入无尽的困惑与纠结中。起初由于种种的原因或无知我们成为了朋友,经过实践的冲蚀慢慢地变淡了,渐渐的可以压制自己,让自己变得隐没,进而过渡到极端孤独的边缘,而这种孤独往往会因找不到归属而自破。也许这种极端孤独后的回归有人能够接受,但这并不代表宽容,也许有人会在默认后选择淡漠,这并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思考之余的无奈。

也许人生注定是孤独的,而这孤独的含义只有自己可以定义,也只有自己可以把握,更唯有自己可以理解。从一个人外在的表现来判断孤独是极为荒谬的,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伪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而是通用的生存计谋。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有些人适合在整日无尽的忙乱中找寻自己,有些人却适合在宁静中找寻自己,前者在空白的人际交往后慢慢地荒芜,掩饰,甚至屏蔽了自己的内心,当某一天细细打点的时候才发现残留的只有虚伪后的无尽空虚;然而后者一直保持着那种孤独,在孤独中获得一份清醒,寻求一种内在的归属与宁静。

说实话,我以前对境界持怀疑态度,它经常使我产生玄虚的感觉,现在终于相信并且坚信境界的存在,但我还不明白境界究竟是什么。文字有时候很可耻,有时候也很孤独,我姑且把孤独理解为一种清醒的境地吧。也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思考思考孤独,不枉我夜半时分安静地思考,略微思考一些足矣,足矣。但愿某一天能在清醒的孤独后顿悟一些,洒脱一些。

共 2 0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理解孤独》孤独是什么?该文从题记一直到结尾一直在阐释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孤独不同于孤单,它是一种清醒的境地,希望被他人理解,不被打破,更希望在其中顿悟人生。此孤独已非彼孤独也!在我看来,孤独就是一种心境,普通的人觉得难耐,卓越的人独自享受。在你们看来,孤独又是什么呢?该文具有很大的哲理性,推荐读者朋友们共赏!期待更多精彩!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凌翔云越高山】 【江山部·精品推荐 4】

1楼文友: 11:17:40 《理解孤独》孤独是什么?该文从题记一直到结尾一直在阐释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孤独不同于孤单,它是一种清醒的境地,希望被他人理解,不被打破,更希望在其中顿悟人生。此孤独已非彼孤独也!在我看来,孤独就是一种心境,普通的人觉得难耐,卓越的人独自享受。在你们看来,孤独又是什么呢?该文具有很大的哲理性,推荐读者朋友们共赏!期待更多精彩!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2楼文友: 1 :11:44 文章很有深度,见解独到,值得一阅,欣赏作者才思! 生活做了一个梦梦很长又很短梦醒了,生活死了

楼文友: 15:11: 9 拜读佳作,问安作者

如何缓解腰酸背痛

老年痴呆症什么症状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保健品

小儿四磨汤
小孩积食食疗偏方
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