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报告和大数据权衡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1-05-25

中国的移动互联主力用户都是谁?上哪些APP应用最热门?跨界+移动互联转型的机会在哪?今天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大数据峰会上,全国媒体委员会中国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和TalkingData联合发布:2015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报告和大数据指标规范,盘点了2015移动互联行业的整体状态。

图片说明:2015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报告和大数据指标规范发布现场

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专家组、中移指数大数据移动互联研究院及其副理事长单位TalkingData,基于对覆盖超过20亿智能设备、10万个移动应用监测的大数据,以独立第三方的视角完成《2015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数据报告》。中央信办、国家信办移动局和中国工程院等专家共同发布了该报告。报告显示:

截止2015年移动设备规模达12.8亿台,在移动互联迈入全民时代的同时,用户规模趋于饱和,人口红利时代已结束。在用户人群分布上,90后与00后用户份额已超移动民的三分之一,且比例持续上升,3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73.6%,年轻一代已经绝对主宰移动互联。另外可喜的是女性用户占比攀升,移动互联用户男女趋于平衡。

大数据的结果还显示,移动互联用户继续向一线城市集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移动端渗透在加速。广东是移动端用户最为集中的省份,比例占全国的14.3%, 其次是北京和江苏。四川与湖北两省是全国移动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省份,价值不容忽视。

的使用比例上升, 更多平板电脑可实现的功能正被大屏幕所取代, 用户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景开始与关联,已成为重要纽带。19.1%的用户在使用4000元以上的高端设备,中屏与大屏份额增长明显;2015年底 ,在4G络环境下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已约占整体用户的五分之一,较年初增长近4倍,移动上环境有明显改善。苹果、三星、小米、华为占到市场的58.9%,四大品牌形成绝对优势。

图片说明:全国媒体委员会秘书长吴红晓正在解读该数据报告

全国媒体委员会、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专家组秘书长吴红晓介绍说,在APP移动应用方面,移动应用突破固有工具、娱乐、消费等功能性阶段触发使用,已进入生活场景化全时服务使用阶段,2015年高成长应用TOP30中,生活服务相关应用占一半, Uber、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快速兴起,用户逐渐习惯于通过获取线下的便利服务;内容类尤其是视频新媒体、健康医疗、教育阅读、金融理财等新兴领域的人均使用时长增长明显。

资讯用户规模达9亿,在移动端渗透率为70.3% 。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达10.9亿,移动端渗透率较高,爱奇艺视频的用户覆盖率排在首位,为29.1%,腾讯视频、优酷次之,三者用户覆盖率均接近或超过20%,其他视频应用的覆盖率与Top3差距较大;与2014年同期相比,芒果TV的增长最快,排名进入Top10。

是对公众健康的漠视 用户覆盖率TOP20的应用榜单中,BAT应用占16款, 其中,腾讯系应用依然占据最多席位,共7款进入前20。阿里、百度应用分别为6款与3款;360应用占据2个席位。 360助手依然居应用商店覆盖率首位,应用宝覆盖率居第二,百度助手居第三。小米、华为、OPPO等硬件品牌自有应用商店的地位提升,也跻身榜单前十。

移动互联用户在应用使用习惯趋向少而精,每台设备每天打开应用款数稳定在25款左右,细分行业的数字则仅在款之间, 通讯社交、金融理财、游戏、络购物、视频等满足用户基础刚需的应用,平均安装与打开款数领先,而餐饮、旅游、出行、医疗等非刚需行业应用安装与打开款数仅在1款左右,细分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性凸显。一屏之争 激烈化。

传统行业、政府机构及移动互联行业内参与者在不同领域的跨界与融合加速。行业内巨头加速业务跨界与整合,致力于构建自身移动端产业生态圈并开拓新的流量入口。

TalkingData CEO崔晓波表示:移动互联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和信息消费的增长点,已成为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成为当下这一变革时代的大命题,其本质上都与互联尤其是移动互联和数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移动互联以其巨大的信息交换能力和快速渗透能力,通过定向整合生产要素,来扩展新的创造空间,从而跨界改造、融合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代变革背后最有力的支点--移动数据服务行业, 正前所未有的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整个世界。

图片说明:TalkingData CEO崔晓波发表演讲

福州龟头炎治疗哪家好西安男科河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昆明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西宁早泄治疗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