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那个镇是我的理想主义情结
文章来源:新竹文学网 | 2020-01-14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19岁,郑执开始他的第一部长篇创作。本来只是想写写自身的经历,挂在搜狐上发给高中毕业后的几个“哥们”看看,不料居然有了 60万的点击率。势头不错,郑执接受了朋友的建议,背着书稿直奔了作家出版社。他本来是想着,作家社的赶紧看完,不用就另投他社,不料两周内就接到了深蓝的,决定将书出版。只是《我们是不是很无聊》的书名改成了《浮》,发行后很快有了反馈:盗版书将作者名字改为韩寒,很快无孔不入,甚至有恃无恐地将盗版书摆到了郑执的学校门口。
这是 年前的事情了。现在,郑执推出的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别去那个镇》(作家出版社)。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爱情,死亡,童真和理想国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寓言味道,幽默十足的人物性格中又透露出一种极度荒诞感。主人公们以理想中的纯洁美好来对抗人性中的极端丑恶,只是这场战争异常惨烈。
6月20日,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的郑执恰好回到沈阳,接受的采访,这个因络与文字结缘的年轻人,如今已立志写作,并将在下一学期准备由所在的社会科学院转到中文系。
写作是因为有冲动
“高中过得比较混乱。”郑执说,在省里最好的高中里,他只愿意看闲书。在老师眼里是“不走正道”的学生,他的兴趣很多,而这些都不是学校教的。“在没弄清楚自己的目标之前,做事情没有动力。”郑执这样分析自己纠结了三年的高中生活,三年中他从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初中生,变成了稍微悲观、敏感但又富有吸引力的高中生。当他以作文成绩全省第一的成绩结束高中生活后,他有一种对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影响如此之大的三年做一次总结。“因为我的生活的时间段非常明显,三五年一个界线,有几年特别阳光,有几年特别阴暗。”
创作时,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什么世俗偏见或是品味标准,而在看过了其他人写的校园题材小说后,更增强了他的信念,“因为我所写的不是微不足道的无病呻吟,不是动辄就拿感伤说事儿的恣意矫情,有时我甚至因为这些作者的缘故而耻于称自己的小说为校园小说。”他自信地说,假如仍需要被冠以校园小说的名号,他不得不在“一部校园小说”的简介前面加上“最好看”三个字。
文学靠想象力支撑
第一本出版之后,能否走写作这条路,郑执还不太确定。第一本书是半自传体,很耐看,语言很幽默。但那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如果没有经历,还能不能写出?很多人对此质疑,但郑执自己知道对文学热情。高中时期的迷茫,恰恰培养了他对于文字的热爱,而且真的把她当成自己的志向。他强烈地想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落实到作品之中。“即使没有经历,我们也应该能写。文学是靠想象力支撑的。假如没有经历文革,我们这代孩子就不能写了吗?应该把想象力引入到作品中。”郑执说,他喜欢看王尔德、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他们是想象力支撑起来的唯美主义。他希望除了亲历外,通过阅读和听故事弥补自己的阅历。
与很多80后作家所创作的穿越、盗墓、玄幻等天马行空、想象力纵情驰骋的作品不同,郑执的想象力更富有真实性。他评价类型小说的想象力“西化”:“这种题材在西方20年前就被写烂了,像《古墓丽影》。这种想象力很简单。真正好的想象力不受题材限制,是对感情、故事的构建。”他说,别人也曾建议他写盗墓题材或职场小说,诱惑也很多,但他没动摇。
“我对文学有纯粹的热情。我是为了自己要写而不是给别人看。现在人跟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假的东西、经过修饰的东西太多。只有文字是属于我自己的。写作是排解我自己情绪的过程,文字对我这么重要,我也要尊重它。”郑执说,自己能“抵制诱惑”,跟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漂亮妈妈”同时是精神导师,对精神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给郑执创造了良好的宽松的生活环境,欣赏儿子的文才和能力,让他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成长的代价
《别去那个镇》的创作,动机和想法和仍然与经历有关。此书原来构思了一年,一直没时间落笔,而大学的学习很忙。父亲去世后,郑执休学一年,一个半月没有出屋。他想了很多,包括对死亡的理解。
“明摆着,让人成熟的事情都是不开心的。所以回头看时我很疑惑。我是要成熟还是要不开心?”在为父亲开死亡证明的那一瞬间,郑执有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之后写了一个关于死亡的黑色幽默的剧本。经历给让他内心感受丰富,也让他的思考更深刻。随后的日子,他陪着母亲去某个镇上散心,突然找到了故事的背景:就写“那个镇”。读者对城市比你更了解,而很多镇是未被开发的,有很多空白的角落,怎么想象都会合情合理,有很大的余地。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小说的细胞,郑执这种有力度又有内涵的语言,在青年作家之中已属自备一格,而在青春文学作者中更是凤毛麟角。”一向关注80后创作的评论家白烨高度评价郑执的小说语言:语言是讲述故事、文字是描画人物的,郑执显然深谙个中奥秘。他的小说语言,看似平实,读来朴直,但却外显劲道,内藏魅力,常常以准确的用词和灵动的语感,表达着微妙的感觉和飞扬的思绪,“以我对80后一代和青春写作长期关注的经验来判断,我敢说郑执在文学写作中所具有的禀赋与造诣,显然在这个文学群体中已后来居上,堪为他们之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
“这个故事充斥着高纯度的理想主义。”郑执用理想主义概括自己的新作:“每个人下生时都是理想主义者,只不过经历时间长短的不同,一个接一个地退化了,但丢掉的东西不等于被遗忘了,我写这个故事只是为了把自己尚在苟延残喘的理想主义记录下来,已备日后缅怀,因为截止今日,理想主义四个字仍然能囊括我生活的全部内容。”
作为80后迅速崛起的又一新锐作家,每当听人提到“80后”一词,郑执总是补充说自己是“非典型”的。“我身上的时代感不是很强,也没觉得社会环境变化对自己的人生有多明显的影响,因此我写东西时的想法也并不能特别如实地代表同龄人的想法,8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模式几乎是无法概括或类化的,写作只能记录一些比较抽象的感情罢了,我也不过是个天生的旁观者,一个十分和谐的异类。”
灯盏花制剂怎样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灯盏花制剂管用吗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腹泻宝宝的饮食调理
哪些部位能看出缺钙
上一篇:抗日联军走出的将军